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三种知识类型及其融合

涂凌波。

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是新闻传播教育的“灵魂”所在。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①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全面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加强并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不仅是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必要举措,也是推进新文科建设、振兴本科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高等院校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涵蓋了人才培养、理念引导、知识传授、方法训练、实践操作等多个层面,其中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是重要环节。本文梳理当前马克思主义新闻教学中部分主要教材②,以此分析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类型,最后讨论何以构建一种融合各种知识类型的教育模式。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经典文本知识

在党和国家的新闻舆论工作中,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延安时期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以及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论报刊工作、新闻宣传工作的文献资料陆续刊印,这些经典文本成为主要的知识来源。基于此,从早期的“无产阶级新闻理论”逐渐归结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一比较统一的称谓上③。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根基与历史传统,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教材理论基础。这逐渐形成第一种知识类型,这类教材比较突出经典文本的梳理和分析,近年来代表性的有《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童兵,2007)、《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陈力丹,2003)、《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思想经典文本导读》(吴飞,2005)、《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论著导读》(郑保卫,2007)、《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基础》(刘建明,2009)等。这类教材体系完整、逻辑严密、理论性强,经典文本的阐释占据了一大半的篇幅,文献资料十分丰富。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在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中得以检验和强化。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从事新闻传播工作,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不是空洞地喊喊口号、走走形式,而是要心平气和、实实在在地以理服人。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⑤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基于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基础上的思想观念教育,不能脱离新闻传播自身的规律和专业知识体系,理论思维、理论知识和学术传统的教育不可或缺。同样应该注意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过程也不应该是经典文本的简单“灌输”,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枯燥的所谓知识传授常常适得其反。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知识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果,“构成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新闻观点又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思想理论体系”⑥。第二种知识类型,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实践为基础,这类教材既强调经典论述的传承,又落脚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成果和新知识,“尤其是要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观”⑦。近年来代表性的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本书编写组,2019)、《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读本》(童兵,2016)、《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实践》(丁柏铨、双传学,2016)、《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第二版)》(陈力丹,2015)等。这类教材知识结构主要有两种:一是按照历史发展沿革的逻辑,以不同时代代表人物的论述来划分章节;二是按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主题来结构章节,分门别类阐释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原则、新闻事业的性质与功能、新闻传播规律、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新闻真实、正面宣传、新闻传播权利与责任义务、新闻队伍建设等知识内容。这种知识框架板块分明、主题集中,经典文献与最新成果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快速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除了理论脉络和学术传统的传授外,还要针对新闻活动的现实要求和最新变化,让理论“落地”,让知识变得“可见”,让核心内容与学习者连接起来。正如有论者所言,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应该创新价值塑造、理论建构和情感培养,结合宏大理论、现实问题和批判方法。⑧换言之,要从中观和微观层面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主题,尤其是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知识阐释清楚,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这些知识、产生身份和情感认同。以笔者所在的中国传媒大学为例,近年来学校率先构建“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体系,与新闻业界开展“双向互聘”千人计划,将近百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请进课堂,并通过国情教育讲座、“好记者讲好故事”等活动链接课堂与新闻业界,通过鲜活的、一手的新闻实践案例向学生阐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要义和要求,发挥卓越新闻人才的示范作用,效果突出。⑨。

三、面向互联网时代的新闻实践知识

当前,智能媒体方兴未艾,互联网传播革命引发新闻生产急剧变迁,带来了新的知识形态和新闻传播观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发展正是面向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和观念更新,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新的媒介技术和传播环境,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这构成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内容。第三种知识类型,即是对我国新闻工作最新实践经验成果的总结,是一种来源于实践、观照实践又指导实践新闻实践知识。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材方面,近年来代表性的有《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报道经典案例评析》(本书编写组,2015)、《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五讲(修订版)》(李彬、宫京成,2018)等。前者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案例教材,精心选取近60个鲜活的新闻报道案例,配有记者手记和丰富的新媒体链接资源;后者则是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材,涵盖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教学实践过程中诸多热点问题。

实践知识理论知识有一定的区别,它主要是一种默会知识,需要学习者在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习得。实际上,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也经历了党报范式、新闻事业范式和正在形成中的新闻生产范式的知识演进过程⑩。在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过程中,除了传授新闻实践知识外,还需要调动学生参与其中,通過“在做中学”“在学中做”领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同样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近年来师生团队编辑出版了第25届、26届、27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新媒体展示手册》,2013—2014年度、2015—2016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获奖作品新媒体展示手册》以及《好记者讲好故事手册》等融媒体案例教材;培养学生制作微视频、短视频、表情包、H5等新媒体作品,其中“民族一家亲”表情包、“长征路上小红军”微表情等传播效果十分突出。通过新的传播手段和话语形态来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延伸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课堂教学

结语:构建三种知识类型融合教育模式。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我国新闻传播活动的主导观念,是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灵魂”“旗帜”。新时期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要注重深入理论学习、完善教学体系、教材创新、积累培养成果。?当前,“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启动,“新文科建设则是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新科技革命交叉融合”?,这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也为如何坚持并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范敬宜先生曾精辟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要是解决“立场、观点、方法”问题?。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我们需要从教学实践环节入手,融合以上论述的三种知识类型,将马克思主义新闻传播经典文本知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化知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实践知识结合起来,用这些知识类型贯穿新闻传播教育的各个环节,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这将有助于解决“立场、观点、方法”的问题,有助于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①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02—20(1).

②限于篇幅,教材选取难免挂一漏万,特此说明。

③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192—193.

④童兵.试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哲学基础[J].南京社会科学,2016(1).

⑤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马克思主义新闻教学团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读本[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184.

⑦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2.

⑧胡钰,陆洪磊.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的创新思路研究[J].新闻传播研究,2018,25(11):5—17.

⑨由中国传媒大学高晓虹教授领衔的“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获得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⑩齐爱军.我国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建构的知识演进路径考察[J].新闻传播研究,2017(7).

?高晓虹,赵希婧.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时期新闻传播高等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6(12):11—14.

?教育部启动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N].新华社,2019—04—29.

?李彬,宫京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五讲(修订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3.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