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视域下文档管理理论与实践范式研究

公共管理视域文档管理理论与实践范式研究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一、公共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的主导理念   公共事务管理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共事务有两重含义:一为公共领域的事务;二为关涉公众共同利益的事务。公共事务可以界定为:公共领域内关乎公众共同利益的事务[1]。可以说,从日常生活中的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到市场秩序维护、大型水利设施的修建,以及公众的财产、人权和自由等权利的实现都与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以促进公共利益最大化为宗旨,运用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管理的理论与方式,民主运用公共权力,并以科学的方式,依法有效提供公共服务公共物品的活动[2]。与传统的行政管理相比,两者的责任对象是不一样的,社会管理理念也是根本不相同的。传统的行政管理主要是向国家负责,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缺乏一种人文关怀的公益性理念,而公共管理则主要是向社会与公众负责,强调以人为本的公益性理念公共管理是一种建立在得到强化了的公共精神、公共利益、正义原则与公众参与基础上的一种服务社会治理模式,它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人为本本文由收集整理与社会正义,即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并时刻关注公共利益的实现,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它的核心要素是管理好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意味着以政府投入为主、纳入公共财政体系的公益化发展模式的回归[3]。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公共领域的发展、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普遍运用等多种社会因素的推动下,我国社会步入全面的、整体性社会转型期,学习和借鉴公共管理改革的经验,从理念、体制到方式等进行深刻的改革,成为我国公共行政学众多学者关注的课题和理论取向,成为指导我国公共事务管理的主导理念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二、档案事业公共管理的核心要素   公共管理的核心要素是管理好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档案馆我国档案事业的主体,我国档案事业也可以理解成档案馆事业。我国档案管理体制将档案馆定位于事业单位是有利于档案馆树立公共利益服务目标的,因为事业单位定义内在蕴含了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组织,其概念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初,人们一般将事业单位理解为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实体性社会组织。1998年国务院发布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一次对我国事业单位进行了规范定义,即事业单位是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因此,事业单位的定位实际上强调了活动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性,也区别了行政管理社会服务。相应地,我国档案馆事业属于社会公益事业,是公共管理的核心要素之一[4]。 作文 /zuowen/   三、公共服务档案学思想的新趋向   档案事业的社会公益性质,成为公共管理的核心要素。公共管理理念和思想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档案管理领域,对当代档案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档案服务思想由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将封闭性的服务提升到了档案公共服务的高度,逐渐强化为全体公民服务、关注民生民意、维护公共利益的服务目标,更加强调档案部门的公益性和公共责任,更加重视服务受体的公众性和公民个人的权利实现。于是,以公共档案馆建设带动的档案公共服务思想成为我国档案学思想的新趋向,不断诠释着档案事业的服务本质,具体而言,这种趋向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公共档案馆理念的形成   公共服务理念使档案部门全面审视国家档案馆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并重新思考国家档案馆的传统定位和新形势下的正确定位,一种接轨国际、符合国情、以人为本的档案馆建设理念顺势而生。公共档案馆的首次提出源于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2002年,朱基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档案馆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将档案馆确立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自此公共档案馆理念开始在我国流行,公共档案馆建设成为学术研讨的热点话题,理论氛围开始形成。2003年在上海举办的新时期公共档案馆建设论坛就公共档案馆的定位、目标、功能开发、形象设计、实现途径、未来走向进行了研讨。2005年在上海举办面向未来的城市档案馆国际学术研讨会就新时期公共档案馆的发展之路等议题进行了探讨;200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举行的公共档案馆利用服务社会化学术研讨会就公共档案馆的界定等问题进行了研讨;2005年在沈阳举办公共档案馆建设专题报告会就公共档案馆的含义及其历史背景、我国综合档案馆公共服务的现状及面临的任务进行了阐述。尤其是近几年来,档案报刊发表了不少探讨公共档案馆建设的文章,也有学者在档案馆基本理论专著中就构建我国公共档案馆系统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探索。公共二字揭示了档案馆为民众所有的性质。公共档案馆公共文化设施,理应服务于人民,为民众共享[5]。公共档案馆的提出并不是建造一个新的档案机构,而是从理念到行动上变革档案馆的利用服务工作。公共档案馆的建设也并不仅仅是一种口号和理论,而是承载着我们实现档案公共服务的美好理想。公共档案馆建设,充分反映出我国档案服务公共性的加强,也凸显了社会公众对档案公共服务的现实需要和未来期许。对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实践发挥着总结、引导和前瞻的作用。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