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初探

【摘要】推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是云南探索现代农业的新举措。

本文探讨了墨江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墨江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墨江 特色农业 发展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和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把“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作为对云南提出的“五个着力”之一,要求云南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十三五”时期,云南省委、省政府将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列为8大重点产业之一[1]。

墨江县作为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其独特的地域、气候优势为墨江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一、墨江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   (一)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且独具特色   墨江县素有“回归之城”的美誉,属南亚热带半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四季如春。

由于独特的气候类型,加之温度、降雨、日照等资源丰富,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

分布有各种珍稀药材、花卉,国家级保护植物19种,野生动物160种。

矿产资源和水资源都极其丰富[2]。

(二)区位优势明显   墨江县在历史上就是茶马古道、商贸文化极盛之地。

昆曼国际大通道穿城而过,使墨江成为云南连接东南亚、南亚的桥梁,面向西南开发的“桥头堡”建设的前沿阵地,更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泛亚铁路中线将在县城附近设置客货运站点,是昆明与东南亚地区优质农产品输送的中转站,为加快高原热区特色农业,对外开发创造了有力条件。

二、墨江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   (一)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目标明确   特色农业发展必须立足于当地的资源,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建立起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和体系,充分发挥特色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

墨江县是山区农业大县,县域“三江五河”流域的干热河谷地带是发展特色农产品弥足珍贵的热区土地资源,经过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培植了一批以茶叶、咖啡、烟草、蚕桑、畜牧、淡水渔业、紫米等为主的特色农业产业

(二)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发展规模   墨江紫米在2013年被评为云南省“六大名米”之一。

目前,墨江县15个乡镇均有紫米种植,其中以联珠、龙坝两乡镇较为集中,种植面积及产量占全县的70%。

截止2014年底,墨江县有咖啡园面积10.6万亩,16个咖啡初加工厂,1个加工规模为20吨/天的咖啡脱壳厂,1个加工规模为400公斤/天的咖啡精深加工厂,组建了咖啡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2个[3]。

三、墨江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存在的问题   (一)种植规模小,投入不足   墨江虽有“中国紫米之乡”和“云南省名牌农产品”等称号,但实际上墨江紫米生产却未形成规模,仍以单户种植、自行销售为主,发生病虫害时,难以实行统防统治,同时缺乏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低,制约了产业集约规模化发展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咖啡和茶叶的种植上,目前,墨江县缺乏纯种精品咖啡

虽然具有抗锈、矮杆、高产等优良特性,但品质相对较差。

由于咖农多采用单一作物种植及无荫蔽栽培。

咖啡种植管理、技术指导等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咖啡的产量、品质很不稳定。

在茶叶种植方面,墨江实有投产茶园仅是全国平均单产的65%、世界平均水平的32%。

茶叶机械化修剪、采摘普及率低。

园有效灌设施严重不足,有效灌溉面积几乎为零。

部分茶园老化,改造提质势在必行。

(二)加工工艺落后,品牌意识淡薄   茶业、紫米咖啡等的制作工艺简单,市场门槛又相对较低,没有龙头企业引领,基地零星、分散,产业投资渠道单一,初加工?h节靠个体老板投入,少量由公司投入,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品牌的打造无法实施,产品的推介宣传难以开展,无法形成优势品牌。

在技术改造和产成品创新上缺少资金的支持,产品附加值低。

致使墨江多种农产品的整体形象与国际精品的内在品质极不相称。

(三)产业竞争激烈,市场监管有待加强   目前,墨江县在省内外城市还没有完善的直销网络,还缺乏专业的交易市场。

同时,存在部分企业和商家投机取巧,滥用品牌等标识,有损墨江经济作物的形象。

有一些企业对执行标准的认识不到位,不按标准正确标注产品等级、生产日期等相关内容,使其市场竞争力较弱。

四、推进墨江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打造亮点,加快高原特色热区农业产业跨越发展   在农业产业群建设上,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的发展战略,推动林下经济增点扩面[4]。

更好更快实施“一粒米、一头猪、一条鱼、两片叶、两个果、三棵树”的“111223”工程。

依托特色资源打造特色品牌、实现特色发展、发挥特色效应,围绕产业抓好基地建设。

(二)加大扶持力度,继续重视与支持墨江特色农业发展   1.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我县农业发展特点和自然条件,围绕畜牧、烤烟、渔业、桑蚕、咖啡、茶叶、甘蔗、蔬菜、紫米特色产业

通过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等方式合理布局产业区域,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灌区节水改造。

2.培养发展农业龙头企业

加快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合作组织,既可维护小农利益,又可作为农业龙头企业整合分散农户的依托主体。

加大税收、财政支持力度,对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给予奖励,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农工商综合企业发展

3.加快建设现代化商贸物流服务业。

特色农产品企业纳入商业和旅游的发展规划中。

依托昆曼公路和玉磨铁路两大国际大通道,进一步提升“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三张旅游名片的品质效应,并逐步构建墨江县以文化旅游与商贸物流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4.健全农村财政、金融与社会保障政策。

由于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显著,一定程度上导致农村人口持续流向城市,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

建议进一步加大农村财政支持力度,推进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

五、结语   “十二五”以来,墨江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坚持以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农业生产规模化和市场化为基础,集中优化林畜烟渔带头的第一产业,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

但由于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在特色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很多实际问题需进一步完善。

总之开展墨江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规划研究,需按照“生态化、标准化”目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稳步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云政办发〔2017〕7号).2017(1)   [2]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志[M].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3]庾庆.墨江咖啡产业农工商一体化发展思考[J].云南农业,2016,(05):74—77.   [4]杨建忠.《墨江哈尼族自治县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3月21日).墨江县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网.   作者简介:甘春艳(1994—),女,汉,四川广安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云南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邵立晨(1992—),女,汉,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在读,云南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审计。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