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社火

——河湟社火———。

话说土乡社火王文晋降妖”。

每逢过年,河湟谷地常以“茅草社火”以祈来年风调雨顺,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同时表现日新月异的新农村村貌风尚。河湟社火它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是一种反映党的政策精神多层面的艺术表现,是人们多元精神生活的一种体现,寄托了劳动人民对新生活的一种希冀。海东市互助县红崖子沟乡上沙沟村也不乏传统文化的演绎。

土乡社火中,由于受传统迷信的制约,演社火的演员以男性为主,节目有踩高跷、舞花灯、耍软船、滚滚灯、高三上坟、王文晋降妖……在众多节目中,最吸引眼球、最惹人发笑、观看人数最众的节目要算“王文晋降妖”了,其诙谐的语言,怪异的行头,还有那段神秘的传说——。

话说家乡有一道行颇深的异人,身无子嗣,房屋一间,地无一垄,一幅穷困潦倒的样子,但此人一副侠义心肠,每每村民农活忙不过来时,他乐于相助,凡求必应,但凡所求人的地里,皆能看到他忙做的身影,且同一时间出现,令村民诧异。一年冬天,他到村中一地主家去出粪(上世纪80年代前,海东农村由于受积极的制约,地里上不起化肥,常以牛马羊猪等牲畜的粪便及人的粪便发酵物做家肥。)恰逢一王姓老师傅在为地主家出符道,这位异人身背粪篓,进出大门时不时眼瞟其符,其举止令老师傅大为生气,于是乎以气话怂人——“你一目不识丁,不去背粪,看啥看,有本事来出道符?”谁知这位异人手执毛笔,顷刻间出符一道,隐约间笔端瑞气盈盈,王老师傅见此异端,心想此人非同一般,甚是吃惊,忙跪地请求:“得道的神仙莫怪老夫眼拙,万望您收我为徒……”原来这位异人是贬嫡人间的仙人,如他不讨得凡人的口封,不得飞仙回天。但王老师傅肉身凡胎,终不得善果。无奈,只求携其飞升。异人经不起王师傅的百般请求,于是答应其求,但有一条件,必须接住从天而将的东西,孰知接连三次天山落下巨大的蟒蛇、毛笔、书本,可惜王老师傅终归顾惜身躯,未能与之飞仙。异人只好授一卷无字天书于他……故互助红崖子沟乡以王姓老师傅出名而延续至今。

关于此位异人的故事常为老人们津津乐道,且愈传愈神乎,更有甚者有一次春耕,这位异人为一家耕地,日上三竿,该家年轻小媳妇前来送饭。那时,没有饭盒之类的餐具,农家地头送饭常用双耳粗瓷小罐子,喝完汤,他就用食指刮罐壁上的剩汁,小媳妇见此举止,颇感不耐烦,于是说:“刮啥刮,你还不如将罐子翻过来舔上……”谁知他应口而答:“也好。”遂将罐子底垫在膝盖上,手抓罐子双耳,向下一翻,罐子双耳就被翻在里面了……记得前几年一老者还说,那被翻过来的罐子在上世纪还在某某人家中,但是否属实,终究不得而知。但由于这位异人的缘故,“王文晋降妖”这一节目,更具神秘色彩。“王文晋降妖”的故事于是就流传下来了,成为土乡“茅草社火”的靓点、热点。

神秘总归神秘,“王文晋降妖节目之所以吸引观众眼球,真正原因是此节目表演者诙谐、押韵的台词,常使前来一睹风采的观众里三层外三层,且场内外喝彩不断。只见降妖者一身丐服,肩搭褡裢,满面灰尘,且以锅底灰涂抹,眼角以牙膏点缀眼屎,一副饱经沧桑,穷困潦倒之感。节目还没开演之前,表演者早已手端粗瓷大碗,以小木棍充当筷子,以白酒泡馍,边食边唱青海小调边转场,等节目正式开始,他已微醉。在讨饭至一员外家门时,恰逢员外家小姐鬼祟上身,久治不愈,请僧敬道,降魔驱鬼,终不见其好,其情景颇有《西游记》中“高老庄收服天蓬元帅”的味道。只见下人骂骂咧咧走出家门,神情颇为不满,无奈,肩负找寻降妖大师任务,务必请到降妖大师,谁想一出门就撞到王文晋身上,因内心焦急不满,以至于要大打出手,王文晋为讨一口饭,自称能驱邪治病。病急乱投医,下人一听非常高兴,遂将王文晋请到府上。于是,他手执皮鞭,口中念念有词,请神驱鬼。降妖之时,需蒸面老虎(以解日后果腹之饥),同时邀请黑虎令官值日功曹诸神下凡助其驱除妖邪。由于王文晋包藏私心,故将面老虎蒸大,且将面老虎四肢及各器官蒸的任务分解分配至给各家各户。分配任务时语言常以押韵诙谐称道,且以村人的属相、职业、嗜好为基点,句句精彩,词词合味,颇耐人寻味。每每此时,场内喝彩此起彼伏。如“某某是个磨主子(农村磨坊主),他给老虎蒸肚子。”“某某是个虎娃子,他给老虎蒸上个爪爪子。”“某某某搭上某某新(新),他俩给老虎要蒸心。”“某某是个皮影子,他给老虎蒸个肠肠子。”“某某是人精,他给老虎要蒸筋。”……说者心无恶意,听者会心一笑,期间,头顶牦牛尾巴、脸底黝黑的鬼祟扮演者在小姐身上又掐又拧,小姐呻唤声一声连一声,引得观众一阵欢笑。此时,场外人头攒动,虽说场内尘土飞扬,但丝毫也阻止不了观众高涨的热情,人人伸颈踮脚,争相观赏。小孩骑在大人的肩上一饱眼福。降妖所需皆备齐全,诸路神仙归位严阵以待,只见王文晋念念有词,鞭梢带风,随之作祟之怪惊恐失色,到处藏匿,以躲皮鞭之苦。场边一群经师人诵经以助其阵,僧人身披袈裟不顾尘土满身,扑地叩头,有时为了驱赶进入场内的观众,故意在叩头时扑向观众,只见观众一声惊呼,身退数步。

降妖达到高潮之时,王文晋将身上的丐服鞋袜一一脱下,扔向观众,鬼怪惊秫喊叫,小姐闺房中几个头戴面具的罗汉手持扇子以搌小姐驱除鬼祟。由于王文晋法力高超,最终以鬼祟收服装入宝瓶而拉下帷幕。

王文晋降妖”这一社火节目是上沙沟村流传了近百年的一朵艺术奇葩,它在延续过程中糅合了青海人民的一些风俗、村庄文化及艺术形式,融进了高原人民那浓浓的祈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春节梦和讴歌党的政策、反映人民生活红火的赞歌,深受年幼老少的喜爱。每年正月,河湟谷地在“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年不丰。”“锣鼓不响,庄稼不长”等思想的影响下,各村的社火从正月初六到二月二,浩浩荡荡,此起彼伏,将欢腾的正月气氛、浓郁的春节梦渲染的一场热闹,将“春节”演绎成了一个热闹非凡、和谐奋进的“狂欢节”。

岁月悠悠,但那充满农村传统文化的春节梦涛声依旧,依然是那样的清晰、令人向往。那歌声、鼓声、还有那空中飞舞的彩绸……。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