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沿江公路邗江段沥青路面病害处治及体会

摘 要:本文结合扬州沿江高等级公路邗江沥青路面病害调查和维护方案及施工的体会,简述重交通沥青路面病害与修补技术方面意见,提出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病害及与修补技术方面合理施工方法,这些措施和方法能有效的提高重交通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与修补技术方面的服务水平,延长沥青使用的使用寿命,提高工程投资效益。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沿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维护   U416.217   工程概况:扬州沿江高等级公路设计技术标准一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为80km/h;路基宽度为25.5m, 路面宽度24 m,土肩路 2 x 0.75m;桥涵设计车辆荷载:汽车—超20级,挂—120;桥梁与路基同宽;全段按低路堤、开放式方式建设。

沿江高等级公路邗江段全长约22.6公里,沥青混凝土路面

整个工程分三期建设,沿江公路瓜洲先导试验段1.556公里,于2002年10月开工建设,2003年10月建成通车。

沿江公路一期工程1.938公里,于2003年11月开工建设,2004年9月底建成通车。

沿江公路二期工程19.1公里,于2004年12月开工建设, 2006年4月15日建成通车。

全线路面面层施工考虑资金因素,仅实施了8厘米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I)下面层经过几年通车,尤其是先导段和一期工程沥青路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2008年5月沿江公路邗江段建设指挥部决定对沥青混凝土(AC16—I)上面层进行加铺。

工作内容对沥青路面进行病害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病害进行处理后加铺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1.沥青路面病害调查及分析   随着沿江高等级公路全线通车,交通流量急剧增加,且重载车辆增多,先导段和一期工程沥青路面局部破坏严重。

经调查多处破损路段病害结果显示。

路面纵横向裂缝严重,雨水沿缝下渗形成唧泥,并有少量网裂和高填土路段沉陷

经过对路面结构钻芯取样检测,基层钙化良好,说明路面基层强度已经达到设计规范要求。

为了及时对沿江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维修及防治,指挥部及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原路的病害进行了调查,主要的病害有:路面裂缝路面车辙、路面涌包和坑槽沥青路面松散、沉陷、剥落等。

经分析造成路面缺陷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超载、交通量大、重载车多是造成路面破坏的主要原因。

二灰碎石是一种半刚性材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产生干燥收缩与温度收缩,半刚性基层的收缩裂缝是不可以避免的,同时二期工程二灰碎石掺入少量水泥,产生收缩裂缝,随着雨水下渗,在行车大流量、重荷载的作用下加速裂缝的发展,出现唧泥、坑槽或沉陷病害现象。

2.病害的成因和处理   2.1沥青路面裂缝成因及修复   横向裂缝,横向裂缝可分为荷载裂缝和非荷载裂缝两大类。

荷载裂缝是由于路面设计不当和施工质量影响,以及车辆严重超载,致使沥青面层或半刚性基层内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而裂缝

荷载裂缝是横向裂缝的主要形式,它有两种情况:沥青面层温度收缩性裂缝基层反射性裂缝

纵向裂缝由于沿江地区地质较差,及路基压实度不均匀,产生路面不均匀沉陷而引起的;另一种情况是二灰结石基层沥青面层分幅摊铺时,两幅接茬未处理好,在行车载荷作用下,易形成纵缝。

经调查纵向裂缝多发于半填半挖路基处,主要由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

龟裂又称网裂,通常是沿轮迹带出现单条或多条平行纵缝,逐渐在纵缝间出现横向或斜向连接缝,一般多发生在行车道轮迹形成龟裂。

主要由路面结构强度不足引起。

同时,路基部分密实度不够,路面基层温差涨缩,混合料级配控制不严,超速、超载、荷载的反复碾压,剪切冲击作用下,也易形成路面裂缝

如不及时处理,雨水渗入到基层易形成翻浆、坑槽,严重影响了路面质量。

沥青路面路面结构引起的裂缝处理方法:裂缝小于6mm可不留开槽直接灌缝,需用吹风机吹净裂缝裂缝大于等于6mm用扩缝机扩缝,扩缝机割缝后,用空压机吹净尘屑后灌缝。

路面灌缝受开槽深度,槽壁干燥度、清洁度、施工气温、灌缝材料等因素影响。

为保证灌缝效果,灌缝机、开槽机、吹风机国产进口设备都可,但必须保证清缝宽度、深度和清洁度,灌缝后撒干水泥粉混合砂养生后,再开放交通。

2.2路面车辙修复   车辙变形车辙是在行车载荷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累积永久性的带状凹槽。

主要是由于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不合理、稳定性差或由于基层面层施工时压实度不足,使轮迹带处的面层基层材料在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出现固结变形和侧向剪切位移引起。

沿江高等级公路车辙形成原因主要是车流大,超载车多,载荷接触区夏季磨擦温度高达60℃以上。

接近超过沥青软化点指标。

再者受施工石质材料级配和路面基层结构的影响及荷载冲击作用,易形成车辙。

车辙修复时,宜采用小型铣刨机铣6cm,宽度为整个车道,洗净清理完毕后,重新铺筑磨耗层,以达到路面平整度效果。

2.3沥青路面涌包和坑槽   沥青路面涌包是在荷载的推挤碾压作用下,沥青混和料结构层变形或是路面基层破坏形成的。

如果是结构层变形而基层不损坏时,直接铣刨或开槽铲除涌包,重铺上面层即可。

基层损坏,则先修复基层,再铺面层基层修复和坑槽修复技术要求类同。

路面坑槽:主要原因是面层的网裂、龟裂后不及时养护而逐渐形成的。

另外基层局部强度不足,在行车作用下也易产生坑槽。

是由龟裂和松散等其它损坏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路面混合料、矿料级配,路基压实缺陷,使路面局部出现破碎形成坑槽。

再者是由路面透水引起沥青与石料剥离,外加交变载荷反复作用,形成路面坑槽。

若修补不及时,就大大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路面坑槽修补有冷料修补和热料修补两种方法。

沿江公路采用用相同级配的热料修补。

2.4沥青路面松散、沉陷、剥落   沥青路面松散原因主要是采用的沥青粘结力差,沥青用量偏少,或所用的矿料过湿,铺撒不匀,或所用的嵌缝料不合规格而未能被沥青粘牢。

沉陷一般是由基层局部成形不足,强度不够,在行车载荷和自然因素等作用下形成的。

对于大面积沉陷往往是由于路基(高填方地段)不均匀沉降及路基压实度不足引起。

剥落,如果沥青混合料中使用了中性或酸性石料,将会造成集料与沥青之间的粘附性不足,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集料从路面剥落,使路面形成麻面,进而可能发展成为坑槽、松散等病害

当出现松散、沉陷、剥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对于面层松散、剥落首先将损坏部分按正或长方型整块划线,然后用切割机切割,保证开挖的坑槽槽壁垂直平整。

将槽内旧料清除,并用压缩空气机将槽内彻底吹净,涂刷乳化沥青时,要保证槽底四壁都要均匀的涂上一层,不能露白。

对于路面沉陷进行基层开挖,采用二灰结石处理养生后,再摊铺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3.沿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防治体会   沿江公路邗江段经过对调查的病害进行分类,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维修方案进行处理后加铺沥青混凝土(AC16—I)上面层

到目前为止,全线22.5KM经过近5年的运营,沥青路面状况良好,近年来局部病害维护费用仅使用约50多万元。

本人通过总结、分析认为沥青路面要保持良好路况必须做到:(1)防止沥青路面发生早期破坏,应采取的措施。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严格控制沥青路面设计、施工等各项指标,严格把好质量关,科学合理地安排工期;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精心组织,科学施工,严格控制材料质量、施工工艺、监理标准等环节,确保施工质量;加强管理,加大检查力度,控制车载超载运输现象,减少超载车辆对路面的破坏;(4)加强养护管理措施,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2)做到重交通通行情况下早期维护。

近年来,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基本采用沥青混凝土作为面层结构。

虽然公路沥青路面建设质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建设水平和施工工艺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同时加强新建路面在缺陷责任期内检查与维护显得非常重要,可以有效预防路面早期破坏。

特别是重交通情况下,早期破坏如果发生在雨季或春融季节,则会加速沥青路面表面功能的降低和伤失。

所以说沥青路面要及早维护,发现病害及早处理,使原路面迅速恢复服务功能。

4.结束语   路面早期破损已成为沥青路面的主要危害之一,只要交通管理部门引起重视,措施科学,合理并根据其成因从路面设计、原材料进场到具体施工,有针对性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改善措施。

同时,必须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从建设单位、设计部门到施工部门,层层重视、层层控制、层层落实。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沥青路面的早期破损现象的发生。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