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制造业拥有共同成长的机会

中国制造大国,也是急需转型制造大国。

对于这个“大”而不强,我们有一个共识,就是我们都同意需要转型,但如何转和如何做强,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缺乏共识

我们希望今天的论坛能为中国制造业转型做点小小贡献。

下载论文网   近些年来,我们一直关注中国制造业转型,最早是关注工厂管理,后来关注工业经济。

中国制造业确实为中国近40年的高速成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进入小康社会,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在发生变革。

以前大量产品是相对低成本、低质量,但消费需求在升级,供给方面临很大挑战。

以往的竞争优势是建立在价格和质量之上,未来的竞争是快速反映和定制化。

虽然共享经济的发展,人人都可以成为制造者,人人都可以成为个性化产品的消费者,但面对供需双方都需要转型的时代,企业面临前所未有转型挑战。

我本人的研究领域是信息化。

我一直在呼吁融合,但成效不大。

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檎嬲?的融合提供了前所未有机遇

中德两国的制造业有很强的互补性。

我们竞争优势是战略管理、市场机会。

中国企业最强的地方就是把握机遇,商业模式创新非常多尤其在B2C端。

中国企业的弱势在流程管理方面,这正好是西方尤其是德国制造企业的强项。

这就是我们共同成长的机会。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