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9政府工作报告【(广西)2019年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7年2月17日在自治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自治县县长 吴永合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自治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一、2016年工作回顾2016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第一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过去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生态立县绿色崛起为引领,以生态旅游扶贫三位一体为主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各项工作,实现了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0.55亿元,同比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86亿元,同比增长13.4%;组织财政收入完成5.57亿元,同比增长7.2%;工业增加值完成26.82亿元,同比增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0亿元,同比增长1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28598元、9576元(调整新统计口径数),同比分别增长7.9%、10.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一)狠抓特色促优品牌,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充分发挥龙胜生态优势,着力打响龙胜生态、环保、绿色、有机的特色农业品牌,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发展特色生态农业。2016年农业总产值完成17.76亿元,同比增长5.4%。全县完成粮食种植面积16.51万亩,完成粮食总产量6.81万吨。继续推进两茶一果加特色养殖产业发展,完成油茶新造林2856亩,新种茶叶1513亩,种植罗汉果3.025万亩,出栏凤鸡161万羽、翠鸭10.1万羽。高山无公害蔬菜、特色时令水果(柑橘、百香果、猕猴桃等)种植规模和品质不断提升,地灵花猪、黄牛、山羊等从散养转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养殖,以虹鳟鱼、鲟鱼为主的亚冷水鱼养殖初具规模。大力发展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等林下经济,2016年,龙胜被评为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广西仅有两地获此殊荣。继龙脊茶叶、凤鸡、翠鸭、龙脊辣椒之后,地灵花猪成为龙胜第五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桂林升旺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木耳、桂林美名扬有机茶有限公司的茶叶获得有机产品〔1〕认证;龙胜海松生态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肉牛(黄牛)、龙胜泓文生态农林科技贸易有限公司的皇金菊获得有机转换产品〔2〕认证。龙脊梯田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龙脊梯田农业系统正在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获得在罗马最终评选的入场券。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多渠道筹措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年内共安排各级资金3398.5万元,用于全县产业发展和产业扶贫奖补,对全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品牌申报进行了重点扶持。2016年,全县对贫困户的产业补助资金达1163.5万元,5543户贫困户享受到产业扶持政策,产业扶贫覆盖率达60%。启动农业产业发展风险基金,对受洪灾影响的西红柿产业和受市场严重冲击的罗汉果产业实行基金补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全年土地确权面积11.5万亩,确保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土地流转面积1.44万亩,林权流转面积3.25万亩。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专业大户+农户等新型发展模式,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87个、家庭农场新增10个,市级龙头企业达到4家,示范带动广大农户增收致富。如马堤乡东升村50多户贫困户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村级组织助力,贫困群众托养,按劳分配收益的模式养殖地灵花猪,转变了观念,增加了收入,得到了实惠。高标准创建高山绿园生态农业核心示范区、甘甲生态养殖示范区等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并顺利通过了自治区级验收,实现了以点带面、连片发展的带动作用。(二)加大力度调整结构,工业发展步伐稳健。以服务企业、促进投资为抓手,推动工业转型升级。2016年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60.71亿元、工业增加值26.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6.1%。其中规模工业企业22家,实现工业产值57.13亿元,同比增长5.5%;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44.3%,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42.0%;工业企业实交税金2.68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8.13%。抓好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桂广、龙广、华美滑石公司和电业公司,及合信、桂龙、宏发硅业公司的技改项目和恒源杉川木业公司的扩建项目进度。做精做深滑石产业,推进龙威新材料有限公司微细粉母粒项目,拓展滑石粉体改性造粒及下游产品项目。南山风电建设一期工程已完成并网发电,并按照环境保护要求对项目及施工造成的影响进行整改,积极推进二期工程,建设环境友好型风场。抓好全县移动、联通、电信等企业网络建设项目。继续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鼓励企业做大做强,抓紧做好桂广矿区加工厂服务工作,2016年进入规模工业序列。对铁合金冶炼企业进行技改升级,使产品生产与排放符合国家标准,抓好中国红玉、紫龙玉、土特产、农副产品等项目的工业旅游开发与扶持,实现龙胜工业旅游旅游产品的共同发展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积极把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2016年7月,我县荣获2016年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称号,阿里巴巴、京东、乐村淘等知名电商相继进驻龙胜。共有40多家本地企业在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微信商城等电商平台开展线上销售,个体网店约有400多家。各类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达到60多个,覆盖全县50%的行政村。 (三)提升地位挖掘特色,全域旅游厚植优势。巩固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成果,打造旅游特色品牌,推动全县全域旅游〔3〕不断发展。增强旅游业支柱性产业地位。继续坚持把旅游业作为龙胜的支柱产业、核心产业、品牌产业和生命产业来打造,以全县大景区旅游一盘棋为引领,积极发挥旅游+效应,以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中国生态旅游强县为目标,努力建设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旅游体系。加强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抓好《龙胜各族自治县全域旅游规划》《龙胜生态旅游扶贫大环线总体规划》等全局性规划,完成了《龙胜县城──温泉旅游绿道建设规划》《双洞旅游集散综合体概念性规划》和系列特色小镇建设、传统古村落保护等具体项目的规划编制,正确引导和规范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加大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落实了生态旅游扶贫大环线、龙脊创国家5A级景区、龙脊景区大循环公路、双洞游客集散中心等重大建设项目。高标准建设了广南、宝赠、板坪等15个旅游厕所,完成了一批停车场、游客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标识标牌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新建和改造工作。加强特色旅游品牌宣传。继续强力唱响世界梯田原乡、世界滑石之都、多民族生态博物馆、中国红玉之乡、康寿养生胜地五大特色旅游品牌,推动红色文化游、农耕文化游、民族风情游、休闲度假游、乡村体验游、生态森林游、康寿养生游、中国红玉文化游等旅游方式持续火热。通过举办龙脊梯田文化节开耕节红衣节辣椒节红糯节等民族节庆活动,扩大龙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6年,龙胜荣获中国品牌节庆示范基地称号;龙脊梯田景区入选首批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成为广西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全年全县共接待游客647.57万人次,同比增长17%;实现旅游总消费66.5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8%。(四)全力以赴脱贫攻坚,扶贫工作首战告捷。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大的发展机遇,定向施策、精准发力,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凝聚合力,精准指挥。全县成立了县、乡、村三级脱贫攻坚作战指挥部,其中县级指挥部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指挥长,下设10个专责组;县委常委会、县四家班子会议、县政府常务会和县脱贫攻坚作战指挥部例会定期专题研究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建立信息化管理指挥系统,开设专线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组建脱贫攻坚微信群;强化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指挥部成员各负其责、后盾单位到村、帮扶人员到户的脱贫攻坚责任制,严明脱贫攻坚纪律,形成了全县上下一盘棋、齐心协力抓脱贫攻坚的氛围。持续发力,精准扶贫。实施产业扶贫,引导和帮扶贫困群众发展两茶一果加特色养殖及新品种水果为主导的特色生态农业产业,覆盖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比例达72%以上,助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实施旅游扶贫全县直接从事旅游业的有2.5万人,间接从事旅游业的有5万多人,乡村旅游业覆盖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比例30%以上。在龙脊梯田景区举行的2016年旅游扶贫成果分红中,大寨村民分到奖金473万元,平安寨村民分到奖金260.4万元,龙脊古壮寨及周边村寨共分到255.6万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开工建设17个项目,竣工建房556套,全年完成搬迁1614人。完成老乡家园336户贫困户安置房的认购工作。每年安排1500万元资金,筛选15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聘用一人为生态护林员。同时,还深入开展基础惠民、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电商扶贫生态扶贫、精神扶志等扶贫工作,形成多角度、宽领域、深层次的立体扶贫格局。帮扶到位,精准摘帽。因村因户选派帮扶人员,共安排107个帮扶单位3687名帮扶干部、40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聘请了327名扶贫协理员,对全县7680户贫困户和3578名贫困学生进行帮扶联系,实现帮扶全覆盖。出台了《自治县2016年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奖补发展资金实施方案》《自治县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建设等实施方案(试行)》《龙胜各族自治县脱贫摘帽激励办法(试行)》等政策,落实配套文件,助力脱贫攻坚。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对照贫困户八有一超〔4〕、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5〕的标准,分析原因、梳理类型、找准路径、分类施策,全面推进七个一批〔6〕,实施十大行动〔7〕。2016年,我县代表广西在贵州参加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扶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并做典型发言;在全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现场推进会上做典型发言;在全市农业工作现场推进会中,做产业扶贫及其他方面的典型发言。顺利完成国家对龙胜扶贫考核验收工作,在历次各级扶贫检查中均得到上级好评。2016年共有2034户8158人、12个贫困村实现脱贫摘帽,全县贫困人口降至21380人。脱贫攻坚首战告捷,成效显著。(五)项目带动重点推进,抢抓机遇加大引资。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突出招商引资工作,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实现了新突破。坚持以项目带动发展。建立重大项目建设机制,全力服务好项目建设,千方百计增加投资总量,增强发展后劲。重点推进桂三高速公路(龙胜段)、龙脊景区大循环公路、龙脊大道(原县城迎宾大道,含桂三高速双洞出口连接线)、生态旅游扶贫大环线、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老乡家园庆新路扶贫移民搬迁园区建设、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乡村电子商务、龙脊景区创5A级景区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等60个重大项目和重大工作。其中,列入自治区重大项目的桂三高速公路(龙胜段)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7.89亿元;龙脊景区大循环公路一期工程,实际完成投资1.01亿元。列入市级层面重大项目7个,2016年计划投资1.59亿元,实际完成投资1.80亿元。生态旅游扶贫大环线已修通路段277公里,占总里程69.9%。瓢里镇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建设、勒黄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等项目已竣工使用,龙胜镇第二小学已开工建设。抓紧推进彭祖坪景区至马堤乡张家村新建路段、伟江乡潘寨至平等镇河口(小南山至野牛坳)扩建路段的建设

加大招商引资和筹融资力度。坚持招商走出去不放松、请进来有选择的原则,积极组织团队赴广东、深圳、珠海等地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主动出击考察和洽谈招商项目。2016年,我县共实施外来项目11个,资金到位1.79亿元。其中区外境内项目5个、市外区内项目1个、县外市内项目4个、境外项目1个。成立投融资工作领导小组,通过向国开行、农发行、建行、农行等金融部门积极融资,授信金额共计25.69亿元。其中,签订贷款合同金额7.10亿元,已到位资金4.12亿元,有效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缺口问题。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争取政策、资金支持,获得交通、住建、水利、农业、扶贫项目补助资金5.2亿元。(六)城乡统筹促进协调,和谐共建美丽龙胜。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注重统筹协调联动,加快提升城乡品质。加快县城建设推进县城老城区改造和新区开发建设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完成了县城山体公园及龙脊大道的城市设计和三江(桑江、浔江、和平河)六岸城市设计方案,县城总体规划已完成规划草案并报市人民政府审批,县城控规已完成初步方案。投资200万元实施县城华龙街(种子公司—农业局—滑石矿)道路抢修工程,实施民族中学至龙胜小学段道路建设工程。加强对污水、垃圾的处理,推进龙脊镇、瓢里镇、三门镇、平等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和拉麻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站项目建设。继续推进绿化、美化、花化、亮化等工作,提升县城夜景灯光及县城至温泉花化等风貌和园林改造工程。2016年,龙胜入围自治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试点名单。加强集镇建设。瓢里镇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项目投资总额达14366万元。通过考核验收,瓢里镇正式成为第二批桂林市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三门镇百镇建设示范工程正在推进龙脊国际旅游小镇通过3A级景区验收,打造了具有本地民族文化特色的歌舞演艺节目《龙脊交响诗》,有效培育了龙脊小镇业态。其他乡镇集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呈现新风貌。扎实推进美丽龙胜生态乡村建设。2016年下半年由生态乡村顺利进入宜居乡村建设阶段。全县范围内聘请755名保洁员守护美丽龙胜,县财政安排村屯卫生补助190万元。全县整合各方资源、项目、资金,加上群众自筹资金,大力实施村屯道路硬化村屯绿化饮水净化等系列惠民工程,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硬化(新建)通组路、通村路、乡镇联网路452公里,新建桥梁11座338.3延米,实施屯内道路硬化示范项目14个,全县119个建制村全面实现了村村通水泥(沥青)路。实施村屯绿化798个,绿化面积达833.79亩。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30处,5971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5个,改善灌溉面积7900亩,恢复灌溉面积4430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9600亩。以伟江乡新寨村、龙胜镇平野村白岩组为样板,完成创建马堤乡张家村平寨组、伟江乡甘甲村决支组等14个生态乡村建设示范点。龙脊镇金江村、伟江乡新寨村等19个村落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8〕。(七)坚持不懈对外开放,深化改革释放红利。牵住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向开放要空间。推进放管服改革。以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目标,全县直接取消审批事项15项,调整为其他权力事项7项。38个部门共取消和整合部门权力事项2517项,精简权力事项比例达43.5%。落实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全面实施先照后证〔9〕六证合一、一照一码〔10〕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公共服务流程。加大政府机构改革。统筹优化机构职能,推进乡镇四所合一〔11〕改革,完成10个乡镇的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站(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组建,基本完成国有里骆林场体制调整转变。整合和调整了民族宗教、南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龙脊梯田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局、温泉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妇幼保健计生服务、卫生计生等机构、职能和执法资源;将扶贫办调整为政府工作部门,新设立扶贫开发综合服务中心,有效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效率。加强外宣,扩大开放。我县成功举办了自治县第五届龙脊梯田文化节,进一步推动湘桂黔边区的旅游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提升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龙胜官方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影响力进一步提升。2016年共接待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等100余家国内外新闻媒体400多人次。在各级主流媒体上稿3100多篇(幅),尤其是龙胜扶贫工作龙胜生态农业、龙胜民族节庆、红军长征过龙胜等5条新闻亮相央视新闻联播;在央视播出《了不起的挑战》《秋收龙脊气势雄 金穗叠天梯》等10个专题,总时长达250分钟;《秉承红色基因,合力脱贫攻坚》及其他新闻稿件共34篇在中央级党报党刊刊登,全面提升了龙胜的对外形象。(八)持之以恒抓好环保,生态优势继续保持。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发展战略,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12〕,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坚决把好生态红线关和底线关,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加强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深入实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防治行动,严把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关,按上级统一部署完成环保违规建设项目清理整顿工作,深入开展环境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全县境内禁伐杂木,严格执行林木限额采伐和凭证采伐制度,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水源林行为,保护好水源涵养林;完成各种造林34357亩、退耕还林5000亩,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1802亩。全县480多条河道继续实施全面禁止采砂挖石,设立举报电话,全年开展日常巡查300余次,现场处理水事违法行为55次。严厉打击非法捕鱼行为,实施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控整治;不断加大节水灌溉、水源保护、水土保持、农田水利等工程建设力度,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围绕占补平衡,严格推进土地开发复垦;严厉打击土地矿产违法行为,对全县采石场进行全面综合整治,对10家采石场进行关闭和停业整顿。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龙脊梯田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成立了温泉管理处和南山管理处,加强对温泉国家森林公园和南山高山草场的保护和开发。

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立足龙胜重点生态功能区布局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促进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融合发展,打造龙胜生态旅游品牌,建设中国生态旅游强县。先后建成第一批全国森林养生基地试点单位和第一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单位,龙脊梯田被遴选为国家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2016年,我县通过自治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环境质量现场核验,环境空气、地表水、饮用水源、区域环境噪声等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相应要求,县域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九)发展成果惠及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聚焦重点领域,奋力改革攻坚,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让各族群众享受到改革红利。努力扩大就业创业。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措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返乡农民工等各类劳动者就业,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016年,城镇新增就业263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人员565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低于4.5%的控制目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社会保障实现基本全覆盖,实现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险合一征缴,五险征缴完成任务情况排在全市前列;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残疾人社会保险、灾害救助等社会救助水平和保障标准;续建公共租赁住房129套,棚户区改造529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489户,受益人口达5956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入推进各项教育惠民工程,2016年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所有教育基础设施项目累计资金投入达3500万元;兑现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普通高中免学费、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交通路费补助等各类助学资金达2639.1万元,惠及学生46230人次,共为1005名贫困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金额达664.045万元,保证不让一名学子因贫困失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全县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2016年高考、中考再创新高。全县高考一本上线72人,连续3年有学子考上清华北大;中考一等生99名。在全县小学安装爱心免费电话112部;安排留守儿童、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班级班主任每人每学期100元的电话费补助,累计发放补助资金59400元。加强支教、走教工作管理,全年支教的教师有59人次,惠及全县29所学校,有效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科普工作成效显著。加强科普工作,加大科普示范创建工作力度,我县荣获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荣誉称号,首次跻身全国科普示范县行列。发展民族文化体育事业。成立自治县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项目指挥部,抓好民族文化挖掘、保护与传承工作,实施两馆一站〔13〕免费开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广、支持具有龙胜少数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体育项目,成功举办了首次由县级承办的桂林市第三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发展医疗卫生和人口计生事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步伐,建设了远程诊疗服务平台、ICU(重症监护室)和体检中心。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升乡、村医疗服务水平,落实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的防治、管理。抓实医疗惠民工程,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全年新农合参合率为99.35%。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调整新农合补偿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补偿、大病保险报销比例分别提高5%、10%;实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切实解决贫困人口就医住院难问题;完成了6324例农村妇女两癌(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130多例白内障手术和贫困人口医疗卫生签约服务;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深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全面落实计生奖励扶助政策,全年共兑现各类计生家庭奖励扶助资金552万元。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全面推进依法治县,深入开展法治龙胜、平安龙胜建设,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精准排查、精细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严厉打击各类犯罪,建立健全高效联动的立体化防控网络。2016年,县公安局被评为2019年度全区优秀公安局,桂林市仅有我县获得该项荣誉。扎实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实现了县乡村网格化全覆盖;强力开展控违打非行动,如查封9处违法建设施工工地,拆除龙脊镇黄洛瑶寨2宗违章建筑;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全年无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发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贯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应急处置能力有效提升;加大信访积案化解力度,依法依规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全年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群众安全感和社会治安满意度居全区第一,实现了全年零非访零命案的目标。(十)勤政廉政内生动力,政府效能不断提升。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县政府党组主体责任,扎实抓好政府系统廉政建设。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坚决纠正四风,整改落实群众反映的各项问题。坚持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修订完善政府工作规定、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以及党政机关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管理办法等系列规章制度,积极开展办公用房和公务用车清理整顿,严格规范会务安排、公务接待,三公经费支出同比下降5.26%。自觉接受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7件、政协委员提案83件,办结率为100%。全面落实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的制度,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一年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人事、审计、监察、统计、物价、编制、接待、机关事务、档案、供销、保密、地方志、市场服务、广播电视、水库移民、检验检疫、防震减灾、老龄、科协、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社会科学、文联、残疾人工作不断推进,税务、公路、国土、工商、金融、气象、水文、民爆公司、石油、烟草、邮政、通讯等部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国防建设、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及双拥工作得到加强。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自治县人大、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各族人民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和社会各界关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工商联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我县各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所有关心、支持我县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脱贫任务艰巨。我县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受到基础设施和自然环境的制约,扶贫成本高,部分贫困户还存在等、靠、要的落后思想,脱贫摘帽任务十分艰巨。二是增长动力不足。全国、全区、全市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和共性特征对我县影响明显,部分经济指标增幅回落较大,特别是重大项目储备、投资不足。工业经济增速放缓,滑石、冶炼企业的生产和经济效益下降,创税不足;现代服务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缺少新的增长点。三是发展基础薄弱。全县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相对落后;制约发展的融资、用地、投资环境等瓶颈仍十分突出,各乡镇产业基础仍比较薄弱,发展不平衡。四是招商力度不够。招商项目储备少,项目前期工作力度不足。重商、亲商意识不浓,招商引资方式滞后,配套服务和办事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担当意识,始终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用新理念、新办法不断解决前进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二、2017年工作安排各位代表,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更是全面发起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自治区三个生态、桂林市两个建成要求和县委十四届二次全会要求,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和生态旅游扶贫三位一体发展思路,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扎实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年和基础设施攻坚年,着力推进两区(龙胜大景区、有机农产品大园区)建设,一本蓝图绘到底,为脱贫摘帽夯实坚固基础。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力争7%;财政收入增长5%,力争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力争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力争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力争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力争11%;旅游总消费增长12%,力争13%。要实现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必须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一)坚持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发挥科技创新牵动作用,在产业转型上聚焦,在产业升级上发力,做特一产、做优二产、做强三产,着力构建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龙胜特色现代产业新体系。特色化生态发展农业,提高现代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促进农民增收。一是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强化基本农田保护,稳定粮食产量,优化粮食结构,提升粮食品质。确保全县16万亩粮食种植面积;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粮食品种和富硒有机品种;做好水稻、玉米良种补贴和政策性水稻保险等惠农工作。二是发展壮大特色生态农业。根据县情发展实际,通过调整农业奖补政策,调优农业产业品种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发展壮大以两茶一果加特色养殖和特色果蔬为主导的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完成油茶造林5000亩;新种茶叶1500亩;种植罗汉果3万亩,罗汉果烘干和精加工数量达到总产量的40%;推动水产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健康养殖,提高凤鸡、翠鸭、地灵花猪等养殖规模和品质,出栏凤鸡160万羽、翠鸭5万羽;推广以沃柑默科特为主的新型柑橘品种,种植猕猴桃、百香果等优质水果3万亩;种植高山无公害蔬菜4万亩。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和示范工程。发挥龙胜生态优势,大力培育高山有机食品,打造绿色、生态、无公害的有机农产品大园区。全力推进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县创建工作,编制有机农业规划,并分步实施。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与中国有机绿色食品实业有限公司及其他企业、机构开展实质性战略合作。积极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14〕认证工作,推动龙胜各种农产品走向高端市场,打响龙胜生态+高山+、绿色、有机等品牌。坚持因地制宜,抓好特色农业一品两带三区示范工程,着力打造高山特色生态农产品品牌,龙脊至江底(以猕猴桃种植为主)、平等乐江瓢里三门(以柑桔种植为主)两条特色水果种植示范带,高标准建设高山绿园生态农业核心示范区(创区级示范区)、龙脊休闲农业示范区(创市级示范区)、平野河扶贫产业示范区(创县级示范区)共3个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实现以点带面、连片发展、示范带动的目标。四是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种养大户和规模适度的家庭农场,引导和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培育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壮大。通过各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辐射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发展和增收致富。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能人+农户等发展模式,支持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现代农业建设、服务农村发展的积极性。利用农产品展销会和电子信息市场平台,解决农产品入市难和流通难问题,建立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体系。成立龙胜农村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整合、盘活各种涉农资源、资金和资产,扩大外销渠道,精准服务三农。新型化绿色化发展工业,推动现代工业转型升级。一是坚持抓好工业和商贸业经济动态监测和运行协调工作。要支持冶炼企业完成技改,进入恢复性生产,拉动供电、发电产业发展。二是坚持实施抓大壮小扶微工程。争取有条件工业企业进入规模企业统计序列,增加规模企业户数,提升对规模企业服务水平,加大扶持力度;争取有条件的商贸企业进入限额以上企业统计序列,为2017年工业和商贸目标提供实体支撑。三是认真做好工业项目的策划和储备工作。全程跟踪和服务重大工业项目,策划储备一批工业项目。四是认真实施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按照资源整合、体系健全、功能完善、服务规范的思路,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有机结合,通过2016至2017两年的规划建设,打造县域农村电子商务生态链,构建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网上通道,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综合服务等配套体系,通过电商扶贫促进全县扶贫工作的进程。

全域化特色化发展旅游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持续坚持把旅游业作为龙胜的支柱产业、核心产业、品牌产业和生命产业来打造,建设特色化、品牌化、智慧化的龙胜大景区。一是健全全域旅游规划体系。抓好《生态旅游扶贫大环线规划》以及各个节点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构建完整的龙胜旅游规划体系,做好十三五的旅游产业布局。积极引导有序开发,科学指导全县旅游发展。二是加快旅游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县、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复核和龙脊景区创国家5A级景区为契机,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建设的带动作用,扩大全县旅游发展空间,迎接高速公路旅游时代的到来。启动和新建花海梯田、洪门梯田、小寨梯田、潘内梯田、南山景区、龙泉景区、孟龙茶园景区、温泉森林公园、民族文化园、金竹壮寨古民居民宿、平等鼓楼特色小镇、瓢里特色小镇、广南千户侗寨、花坪林区、平野河谷等景点景区项目。加快实施县城特色街区、双洞游客集散中心、龙脊景区大循环公路二期工程、二龙桥至大寨道路改造、龙脊古壮寨电瓶车道、金坑电瓶车道、龙脊镇停车场、龙脊镇大寨村停车场、温泉景区升级改造、里骆至温泉骑行绿道、传统古村落和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开发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加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突出红色文化保护和传承主题,打造一批长征驿站和宿营地。新建一批旅游标识标牌、旅游步道、旅游厕所、停车场、休闲驿站等旅游服务设施,为构建全域旅游格局打好坚实基础。三是强化旅游管理。健全旅游管理机制,抓好全县旅游综合环境整治,成立旅游公安、旅游工商、旅游法庭等执法机构,加大旅游执法力度。大力开展旅游秩序、旅游市场和旅游环境的整治工作,加强旅游安全的宣传和监管,整治违规建筑和乱搭乱盖现象。加大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切实提高旅游管理、旅游服务水平和行业监管服务质量,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四是提升旅游发展品位,打造特色旅游品牌。要尽快完成龙胜旅游数据中心的建设,充分利用大数据提升全县旅游管理和旅游信息服务能力,实现智慧旅游〔15〕。精细化开发丰富的旅游产品,因地制宜开发红色文化游、生态观光游、健康养生游、休闲度假游、乡村体验游、森林探秘游、农耕文化游、文化研学游、民族节庆游、生态美食游等项目建设各具特色的织锦村、织布村、雕刻村、豆腐村、糕点村、油茶村、腊肉村等等,把规模做大、产品做精、质量做实,形成一村一品,打造出各自独特的旅游品牌,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深度开发具有唯一性和地域性的旅游商品,要把龙胜的高山有机果蔬、高山有机特产、高山有机养殖和旅游紧密相结合;要把中国红玉、民族工艺等产品做精做细。全面探索旅游+模式,通过旅游带动,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物流仓储、金融保险、生活服务,提升教育文化、居民文明、生活福利水平,建立健全卫生医疗、综合管理等现代化服务体系。深化电视、网络、影视、掌媒、广告等多位一体的宣传模式,巩固和提高龙胜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全力打造世界梯田原乡、世界滑石之都、中国红玉之乡、多民族生态博物馆、康寿养生胜地五张特色旅游品牌。全面推进龙胜旅游向品牌化、生态化、高端化和国际化发展,实现与国际旅游胜地的高度融合。五是要加大旅游扶贫力度。坚持全域一区一线〔16〕发展思路,按照全域旅游的理念,把整个龙胜建设成为一个大景区,利用建设生态旅游扶贫大环线为切入点,在沿线合理布局建设乡村旅游服务设施,串点成线、串线成面、广泛辐射。扶持A级景区、乡村旅游度假、乡村民宿等项目建设。挖掘利用自身的优势,将旅游扶贫结合起来,把群众身边的一草一木和特色文化、名优特产推向旅游开发一线;发挥好旅游脱贫中的引领作用,继续探索旅游扶贫的先进经验,强力推进旅游扶贫工程,辐射带动更多的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开发,为旅游发展提供服务,实现全社会共享旅游发展红利,争创旅游扶贫全国典型。(二)坚持项目引领、扩大投资,集聚经济发展新动能。坚持把扩大投资作为富民强县的重要手段,作为夯实基础、蓄积后劲、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长久之计;通过项目带动、把握导向、改善结构,确保投资总量较快增长。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一是以制度保障项目进度。继续执行县领导联系重大项目制、项目指挥长终身负责制,推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团队、一套机制、一抓到底的制度,加强项目跟踪服务,确保项目进度和工程质量。抓好项目规划和前期准备工作,全力争取张吉怀高铁南延桂林、经过龙胜并设站,计划实施市政基础设施、社会民生、旅游等10大类共80个重大项目,总投资93.22亿元。确保桂三高速公路(龙胜段)于国庆前全面通车;龙脊梯田风景名胜区大循环公路基本完工;生态旅游扶贫大环线公路主干道基本打通。二是抓好要素保障和协调。统筹调度土地、能源供应,盘活存量,做好储备,满足发展需要。积极探索资金筹措新路子,做大做优融资平台,实现多渠道融资和信贷支持。深入研究国家投资方向和专项建设资金支持方向,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重点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棚户区改造、扶贫开发、传统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向上级争取资金支持。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重商意识,创新工作机制,凝聚招商活力,形成以大开放谋大作为、大招商促大发展的浓厚氛围。精心策划高质量的招商项目,既要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招商引资,又要围绕新兴产业招商引资。按照热情招商、冷静洽谈、审慎签约、全力落实的要求,在产业链招商、资源优势招商、专题招商、精准招商等方面下功夫。注重大小结合,既要招大引强,也要在小而专、小而特、小而优、小而新方面取得新突破。完善服务机制,优化投资环境,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科学谋划项目储备内容。充实完善项目三年滚动投资计划,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重点抓好重大产业、城建、交通、生态环保、旅游休闲等一批兼备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项目储备,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启动70周年县庆、县城礼堂改造、民族公园建设、县法院整体搬迁等项目,认真做好三门镇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平等鼓楼特色小镇、民族生态博物馆、龙胜旅游特色街区、龙腾花海梯田、潘内梯田景区、彭祖坪国家健康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强与桂林福达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他公司的战略合作,积极与上级部门对接,努力争取更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三)坚持多措并举、精准发力,取得脱贫攻坚新成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以集中攻坚、稳定脱贫工作重点,深入推进七个一批十大行动,分类施策,落实到户,全面完成7000贫困人口和14个贫困村脱贫摘帽任务,实现全县长远的、稳定的、持续的、不可逆的脱贫

〔2〕有机转换产品:从开始有机管理至获得有机认证之间的时间所生产的产品,有机转换期为3年,在此期间经过认证的产品必须标注有中国有机转换产品的字样,方可进行销售。〔3〕全域旅游:是将特定区域作为完整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综合统筹管理、一体化营销推广,促进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旅游业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发展模式。〔4〕八有一超:有稳固住房,有饮用水,有电用,有路通自然村,有义务教育保障,有医疗保障,有电视看,有收入来源或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5〕十一有一低于:有硬化路、有水喝、有稳固住房、有电用、有服务设施、有电视看、有网络宽带、有医疗保险、有集体经济收入、有特色产业、有好班子;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低于3%。〔6〕七个一批:扶持生产发展一批、转移就业扶持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教育扶智帮助一批、医疗救助解困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7〕十大行动:特色农业富民行动,生态旅游扶贫行动,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扶贫移民搬迁行动,农村电商扶贫和农民工培训创业行动,金融扶贫行动,贫困户资产收益扶贫行动,科技文化扶贫行动,社会扶贫行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和残疾人关爱服务行动。〔8〕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分别于2019、2019、2019、2016年公示第一批至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龙脊龙脊村入选第三批名录,龙脊镇金江村、伟江乡新寨村等19个村落入选第四批名录。〔9〕先照后证:照,即营业执照;证即营业相关许可证。市场主体先向工商部门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即可从事一般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要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再到许可审批部门办理营业有关许可证。〔10〕六证合一、一照一码:将工商质监部门的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机关的税务登记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部门的统计登记证、公安部门的企业印章准刻证,合并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加载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和企业印章准刻证不再另行发放。〔11〕四所合一:广西推行乡镇国土资源、村镇规划和环境卫生、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监督等机构四所合一改革,并将县级国土、规建、环保、安监等部门相关执法职能以委托形式交由其承担。〔12〕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用在安全生产和环保工作领域。党政同责,是指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对相应工作都负有领导责任;一岗双责,是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履行岗位业务工作职责的同时,履行相应工作职责。〔13〕两馆一站: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14〕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15〕智慧旅游:也被称为智能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智慧旅游建设发展最终将体现在旅游管理、旅游服务和旅游营销的三个层面。〔16〕全域一区一线:全域:即全域旅游。一区:即全县大景区,是指将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建设,按照旅游一盘棋来发展,把龙胜建成国家生态公园。一线:即生态旅游扶贫大环线,是指通过建设一条主线全长396公里,连接全县10个乡镇和81个行政村的大环线,将全县的主要旅游景点串点成线、串线成片,推动龙胜旅游全面提升,带动全县各族人民脱贫致富。〔17〕五级五覆盖:在省、地、县、乡镇(街道)、行政村五级,实现党政同责全覆盖;一岗双责全覆盖;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担任安委会主任全覆盖;向党委组织部门报送辖区内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全覆盖;三个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全覆盖。〔18〕五落实五到位:各类企业必须落实党政同责要求,明确董事长、党组织书记、总经理对本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共同承担领导责任;必须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明确所有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相应职责;必须落实安全生产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主任;必须落实安全管理力量,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齐配强注册安全工程师等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落实安全生产报告制度,定期向董事会、业绩考核部门报告安全生产情况,并向社会公示;必须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 推进重点领域集中攻坚。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统筹推进非贫困村的贫困户脱贫工作。重点在贫困村和贫困发生率超过25%的非贫困村建设300公里通组道路,确保今年计划出列的贫困村的20户以上自然村(屯)实现通硬化路;改善预脱贫人口饮水条件,抓好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实施944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抓好搬迁安置户后续产业扶持和发展,特别是要加强乡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规划指引,突出建筑风格,优化人居环境。加快推进产业扶贫。按照县级产业精准扶贫规划,确定各乡镇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坚持大中小长中短结合,形成多元丰富的产业体系;引进民间资本参与产业扶贫开发,确保今年预脱贫的贫困村每村至少有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引进有实力、有品牌的龙头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建立健全贫困户参与机制和受益机制,促进贫困群众增收;想方设法盘活村级集体资产,探索将财政补助资金入股的方式,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力促进生产对接市场,发展农村电商扶贫,发挥互联网+扶贫作用,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强化后续发展能力建设。加大教育扶贫力度,加强农村学校教育投入,落实贫困户子女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阶段扶持政策,实施农村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帮扶行动,确保应助尽助;加强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联系、跟踪和帮扶,尽最大限度防止贫困学生辍学。加强农村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实现就业信息精准对接,提高贫困群众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促进稳定就业。加大生态补偿脱贫工作力度,让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就地转为生态护林员,解决其就业问题。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充分利用好医疗对口支援贫困地区政策,深入开展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建立贫困户健康档案并完善数据库,加大医疗救助、大病保险力度,提高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水平。狠抓后续扶持,推动稳定脱贫。切实增强脱贫实效。着力抓好责任落实、政策落地和群众动员三个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的脱贫攻坚责任制,层层压实脱贫攻坚责任。完善脱贫攻坚督查工作机制,建立脱贫攻坚工作逐级督查制度,抓好县乡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和实绩考核,特别要抓实自治区对贫困县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和第三方评估各项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扶贫小额信贷财政贴息和风险补偿工作,加强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衔接。统筹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认真落实金融和产业扶贫等方面政策。引导贫困群众转变等靠要思想,提倡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提升自身造血能力。加强对已脱贫农户的动态跟踪帮扶,防止返贫。完善扶贫相关的表格、联系卡、帮扶手册及档案的归档工作。实施能人带领工程,进一步动员、凝聚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脱贫攻坚再攻坚,小康路上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生态建设新突破。深入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发展战略,严把生态红线关和底线关,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经济发展,强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打造国家生态公园。强化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强森林、湿地、城乡、农田等生态系统建设,开展生态价值评估,严格划定生态红线,优化资源空间布局,增强生态服务功能,丰富生态产品供给,加快形成华南生态屏障保护区,促进生态资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建设森林生态系统,按照经济林功能区、水源涵养林功能区、旅游风景林功能区划分,优化林区生态和经济功能。抓好防护林建设工程,严格控制天然林采伐。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山体、水体、岸线生态环境的保护,巩固河道禁止采砂成果,加强对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城市噪音污染的防控防治,以及对工业三废、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农村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等治理,建设山青水碧天蓝地净的绿色龙胜。依法依规划定生态红线,进一步完善环保设计、规划、监测、执法、宣传等方面的建设,构建大环保格局。做强升级生态经济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依托龙胜良好的空气、水、土壤、气候等生态资源,突出龙胜特色,走生态+战略的特色发展道路。支持低碳旅游发展,拓展民族风情旅游生态休闲旅游产业,促进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融合发展,加快龙脊湿地公园、温泉森林公园、南山风景区等健康养生度假产业发展,打造龙胜生态旅游品牌,建设中国生态旅游强县。(五)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开创城乡建设新局面。城乡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围绕建设民族特色宜居城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两大主题,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打造具有多民族特色的美丽城乡。打造民族特色城镇集群。调整优化县城规划布局,发挥县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核心作用,辐射和带动城乡建设,增加县城民族文化元素,打造特色乡镇,做到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协调。一是继续抓好县城新区开发、老城提升改造各项工作,高标准规划建设龙脊大道沿线片区,进一步扩大县城范围,对桂龙路进行维修,继续完善县城污水管网和其他市政建设;开展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启动县城第二水厂、第二水源建设;加大县城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二是结合乡镇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遵循城镇发展规律,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乡镇所在地为重点,推进三门镇新型城镇化示范工程,完善其它乡镇集镇建设建设瓢里镇、平等镇、三门镇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运行。着眼长远,科学规划,选择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建设马堤乡、平等镇等5个乡镇垃圾处理中心,实现乡镇垃圾就地处理。以乐江乡、伟江乡成立30周年为契机,打造一批展现民族文化、加快城乡建设的惠民工程,不断探索民族乡镇发展新路子。继续推进龙脊景区沿线综合整治项目,把龙脊景区沿线打造成特色鲜明的桂北少数民族民居风景线;加快推进龙脊镇金江村江边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生态+旅游+扶贫新模式试点。抓好全县民族民居的规划设计,彰显民族特色,突出民族元素,融合人文历史,体现经济实用,因地而异,顺势而建。加强对民族民居的管理与保护,要与城镇化建设相衔接。

深入推进美丽龙胜宜居乡村建设。突出宜居主题,重点实施产业富民服务惠民基础便民三个专项活动,不断巩固提升清洁乡村和生态乡村活动成果,努力让广大农村群众过上更加文明舒适的现代生活。实施产业富民专项活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不断融合,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农民群众收入持续增加。开展服务惠民专项活动,不断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在部分行政村试点建设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试行开展村级就业、社保经办、教育助学、卫生健康、群众文体、法律援助等服务,努力让农民群众办事不出村。开展基础便民专项活动,着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群众生活生产条件,稳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统筹推进农村垃圾治理、道路通行、饮水安全、村屯特色、住房安全,提高能源利用水平,增强农村供电能力、通信能力和公共照明能力。在全县建成10个村屯垃圾处理设施试点;实施农村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圈项目和村屯太阳能路灯项目;实施农村美化绿化花化工程;实施自然村(屯)通水泥路工程;实施53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实施14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完成10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大力开展特色名镇、名村建设,积极开展传统古村落、特色民族村寨文物修缮保护工作,加强对龙脊镇金竹壮寨、乐江乡宝赠侗寨等一批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力争更多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六)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激发县域发展新活力。大力推进各领域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合作,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推进阿里巴巴、京东、乐村淘等农村电商发展,加大创业力度,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态势,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新活力。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工作,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完善权责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理顺权力交叉事项和部门职责边界,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全县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建设。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培育、扶持、发展微小企业,加强服务、指导和规范化管理,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式发展。积极推进投融资模式创新,扩大金融总量,增加金融资源,探索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及其他融资模式。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统筹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社保等其他领域改革。加大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强经济、科技、文化、体育交流和合作,塑造龙胜新形象。建立健全完善协调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库并出台系列配套政策。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区域投资合作,引进外部企业、资金、技术,加快优势产业发展。全面融入大桂林旅游圈和湘桂黔原生态区域合作旅游圈,积极创建旅游区域合作平台,共同构建特色旅游精品线路,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加大推进科技创新。围绕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特色旅游及民生等方面的需求,加大科技投入,动员和鼓励全县各行业,积极引进新技术、新成果、新材料、新工艺,创建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示范基地,大力开展技术创新,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建立创新服务平台。结合我县实际,出台相应的政策,着力培养、引进一批领军人才,积极培养本土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及重点岗位紧缺人才。同时,要建立健全人才引进的工作机制、评价机制和考核机制,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性作用。(七)坚持保护利用、传承发展,促进民族文化新繁荣。依托龙胜的民族文化底蕴,把文化建设与全国文明县城复核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全县文化品位,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凝聚人心、激发创造力、推动发展的功能,把龙胜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文化繁荣先进县。加紧实施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项目。充分调动县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项目指挥部的工作积极性,指导和引领全县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深度挖掘和弘扬民族文化,搭建民族文化展示平台;加快推进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的出台和民族民居建筑保护的立法工作;建立完善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的长效激励机制;全县干部带头参与我带头唱民族歌曲活动,唱响民族文化是龙胜各族人民的根,是龙胜特色旅游的魂的民族旋律。有序开展民族节庆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节庆、民族体育竞技等活动,每个乡镇要打造至少一个民族节庆活动,促进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在继续抓好民族文化进校园、民族节庆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挖掘一批少数民族文化项目;筹备策划70周年县庆活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积极推进龙脊梯田农业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继续深入挖掘和整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继续做好国家、自治区、市各级非遗保护名录与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不断完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加大非遗传承扶持力度,开展非遗传承名师带徒活动;重视发现和培养本土文化能人、民族和民间文化传承人,进一步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展示工作。(八)坚持改善民生、共享发展,争取各族人民新幸福。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提高公共财政投向民生事业的比重,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各种问题,保障民生链正常运转,努力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保障水平,提供更优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增进民族团结,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优先发展教育。坚持把教育摆在脱贫攻坚战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挖掘本土资源,开发乡土教材,加强民族文化普及;着力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龙胜镇第二小学、县第二高中、龙胜镇初级中学、县第三幼儿园等项目,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狠抓师德,强抓培训,广招人才,重求稳定;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

促进就业创业。积极实施更加灵活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鼓励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促进充分就业。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引导工作,高度重视返乡农民工就业问题,强化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认真完成新增城镇就业工作和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拓展就业增收渠道,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扶持,切实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保障水平,确保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大力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积极推进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工作;统筹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并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为特殊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保障;继续做好农村低保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完善准入退出机制,解决低收入群体住房难问题;科学规划新民政园区,年内开工建设老年养护楼项目,打造自治区示范性民政养老园区;抓好养老服务综合改革工作,确保县福利院公建民营养老模式达到预期效果。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县中医院搬迁项目进度,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社区)卫生室为基础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继续依法组织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深化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卫生计生监督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能力;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建设县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面实施我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提高全县人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推进法治龙胜建设,认真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提高群众法律素质,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广泛开展基层平安创建工作,使全县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平安龙胜建设,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继续保持在全区前列;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扎实抓好网格化管理及一村一警务助理工作推进天网工程向乡镇延伸,实现视频监控无缝对接全覆盖,有效震慑犯罪分子;进一步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保障群众安居乐业;进一步精准排查和精细化解矛盾纠纷,严防矛盾纠纷激化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民转刑案件的发生。进一步推进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建设,提高气象、地质等灾害的防御及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认真贯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五级五覆盖〔17〕和五落实五到位〔18〕的要求,强力推动打非治违工作常态化,落实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全力推进职业卫生监管工作。以宣传、培训为载体,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营造全民重视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九)坚持依法行政、廉洁发展,提升行政管理新效能。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机遇、新要求,政府使命在肩、责任重大,必须以提升能力为导向,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学法制度,努力提高全体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法治素质,用法治思维思考问题,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履行责任、行使权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健全决策机制,认真执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论证程序,确保重大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推动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立法工作。提高行政效能。推进互联网+政府服务工作,健全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建立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快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互认与业务协同,力争做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最大限度提高办事效率。加强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努力做到审批环节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好。强化权力监督。积极推进督查和审计情况公开、决策执行情况公开、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公开,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的舆论监督,加大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的督办力度。加强政府督查,对责任心缺失、不作为、乱作为的政府部门及工作人员严格执纪问责,以责任追究倒逼责任落实,确保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早见实效。持续改进政风。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政风政纪督查,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守约法三章底线,加强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强化主体责任意识,筑牢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各位代表,全面完成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而要实现全年的目标任务,关键在于崇尚实干、狠抓落实。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全力以赴完成全年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为实现十三五美好蓝图,为建设经济发达、民族团结、社会和谐、文化繁荣、山川秀美的中国生态旅游强县而努力奋斗!名词解释〔1〕有机产品: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产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国家认证机构认证的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有机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产调节剂、饲料添加剂、激素等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最小;加工、包装、运输、贮存、销售过程中不受污染;有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