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犀相通 [在沟通中“灵犀相通”]

新闻生产的流水线上,编辑部门相当于工业生产的“总装”工序,前面的环节服务于最后的“总装”,“总装”则起到对采访部门产品进行包装、提升的作用,因而构造和谐的采与编是现代报纸的需要。

基于此,我常常不敢苟同于“采与编历来是一对矛盾”的观点,而是认为,采与编应如恋人般“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我想,这正是采访部门编辑部门应达到的最高境界。

2004年10月,大河报实行“采编分离”运作模式后,采、编之间的沟通难度增大,但沟通的必要性却增加。

而地方新闻编辑部,每天要处理省会、热线、省内三大采访部门70多名记者的百余篇稿件,是编采矛盾相对集中和突出的地方。

要与采访部门灵犀相通”,我和编辑们认为首先应打造一个主动的编辑部门

建立退稿机制      地方新闻编辑部在“采编分离”之初便郑重向采访部门承诺:善待记者的每一篇稿件,保证做到篇篇稿件(指未见报的稿件)有回音。

说得具体点,就是责任编辑对所有当天传到自己版上的未能见报的稿件写明退稿原因。

退稿原因无外乎三类:一是编前会上毙掉的,这类稿件编辑写明被毙掉的原因;二是因版面有限,编前会虽通过却没能发上、第二天可复传的,这类稿件要求记者复传时对新闻事件有变化或最新进展的内容进行补充;三是稿件须按编前会或编辑的意图进行修改、完善的,这类稿件第二天可复传。

每天签完版差不多都凌晨1点了,编辑们都要认真给每篇未能上版的稿件写上退稿原因。

因版面紧张、可复传的稿件还好办,须修改后复传的也好说,对那些被毙掉稿件就不那么简单了,编辑们常常要字斟句酌一番,毙掉的理由既得让记者心服口服,又得言词恰到好处不致伤人自尊,有时一篇三四百字的稿件编辑退稿理由就有二三百字。

有的编辑退稿时可谓言词严厉不留情面:“不要问我为什么退稿,而是问你为什么要去写该稿,它的新闻价值在哪儿……”还有的编辑退稿时不忘幽它一默:“如果有可能我真想把报纸接长一截,这样你的稿件就能发上了……”   通过稿件的来来退退,不仅加深了彼此的理解,而且大家已将它视为沟通编采部门的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

热线采访部一位记者说,每篇不见报的稿件都写明原因退回来,我们对自己的稿件都心中有数,再也没有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迷茫。

采编沟通》让我们“灵犀相通”      采编分离不久,我发现仅靠编辑部的退稿制来和记者沟通是远远不够的,退回记者稿件往往是个性的、局部的,但一个时期又可能具有共性;同时作为在前线“拼杀”的记者不可能冷静地分析近期报道特点、不可能全面了解编辑部意图。

记者非常需要编辑部门能站在一定的高度,理性地、全面地加以诠释其所思所想,这样才可确保采编流程的运转顺畅,《采编沟通》便应运而生。

为了使《采编沟通》更有针对性、操作性,我平时留心发现和收集记者稿件中具有共性的问题或有助提高业务的报道,“以案说法”,整理成文字的《采编沟通》,每一两个月向采访部门记者通报。

去年12月前后,编辑部门经常发现有一些记者通讯员合署名字的稿件,甚至通讯员照片被冠以某某记者拍摄,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在某几个记者的身上,这样发展下去后患无穷。

意识到这一问题后,我在《采编沟通》中用近千字的篇幅谈了“如何处理通讯员来稿”这一问题,内容摘录如下:“记者应将通讯员来稿作为线索,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重新核实、重新写作。

2005年12月22日本报发了一记者的《畏罪潜逃亡命天涯 一朝尝尽野人生活》一文,据记者说,他在接到通讯员稿件后认为如采用通讯员稿件只能是个小政法稿,所以他亲自到南召去和嫌犯见面,写出了这篇有生动细节的稿件

对待通讯员的照片,一位记者的做法是:文字稿重新核实修改后署名是记者,图片署名是通讯员……”有一段时间,涉嫌“一品一店”的稿件有所抬头,有一天晚上“一举”毙掉了5篇此类稿件,我马上将这一问题写入《采编沟通》提醒记者遵守报社规定,慎写涉嫌“一品一店”的稿件

今年春节前,因版面“缩水”,记者稿件积压严重,我将这一情况通报给采访部门,希望记者写“小而精”的稿件

今年2月,我给三个采访部门写的《采编沟通》主要内容有:节前节后社会新闻好稿连连,一篇善于捕捉细节、值得大家学习的后续报道,注意时效性与非时效性稿件的合理配置,政法稿件写作中注意两个倾向,等等。

采编沟通》的确起到了采编沟通的作用,热线部主编在一次给我的回复中说:“你的这些意见很有道理,记者也反映编辑部门对一些社会趣闻稿件处理不及时……”他的反馈意见我又立即反馈给各位编辑

省内一位驻站记者在电话中说:“《采编沟通》中我最爱看的是那句话――因版面紧张,造成很多稿件无法见报,这里向大家说声‘对不起’。

虽然我也知道这不是编辑的原因,但我就喜欢这句话。

”   唯有落花无俗态,不嫌憔悴满头来。

记者们对我在《采编沟通》中的“�嗦”及“说教”所给予的理解和肯定出乎我的意料。

从去年年初至今一年多的时间,我共写《采编沟通》8期,约2万字。

还记得去年1月7日,我忐忑不安地将第一期《采编沟通》传给采访部门,当天3个采访部门的主编均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和肯定,还有3位记者发来短信表示谢意。

今年春节,省内部一位记者说:“我将你的《采编沟通》装订成册,对我采访写作很有用。

”热线部一位主任对我说:“你一定要坚持写《采编沟通》啊,这样我们就知道编辑部门具体在做什么。

”   当然,地方新闻编辑部与采访部门之间距离“心有灵犀”的境界还相差甚远,我和编辑们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日益激烈的传媒竞争中与采访部门默契合作,生产出更加优质的“大河牌”产品。

(作者系大河报地方新闻编辑部主编)   编校:张红玲。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