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连锁经营模式下的现金收入的审计程序

关于连锁经营模式下的现金收入审计程序。

假定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某公司多年来经营知名品牌卤制品的生产和销售业务,主要销售模式是设立连锁销售门店方式直接对终端消费者进行销售,执行现款现货的结算方式。生产车间和连锁直营店均集中在同一城市。  一、负责收入项目的审计人员设计和执行审计程序的步骤如下:  二、选取主要业务活动中的关键控制点并进行测试  1、配货业务活动  审计人员选取用于内控测试的配货活动的两个关键控制点是:  公司管理层审批季度销售预算,公司销售部门根据各门店历史销售业绩,将季度预算分解到各个月份,各月度的销售预算形成各门店每日申请配货需求的基础。  公司要求配货调度人员负责复核所有门店是否及时申报次日配货量,并对门店每日申报的配货量与其前3日的实际销售数量进行比对,在每日下午6点前,将汇总的门店需求产品信息提交生产车间用于生产。  针对两个关键控制点审计人员计划采用的内控测试方法和样本量如下:  关键控制点控制运行总次数测试方法计划样本量  管理层审批每季度销售预算4检查2  配货调度人员检查门店配货需求的合理性并进行追查大于250次抽样60  除以上两个关键控制点测试外,审计人员还针对公司的销售用IT系统中进行了权限设定这一控制点进行观察和检查,验证是否仅有门店店长有权限申报门店次日的配货数量。  2、销售和收款活动本文由收集整理  审计人员选取用于内控测试的销售与收款活动以下关键控制点:  检查仓库记录的各门店配货记录  检查门店现金日报表是否有店长签字  询问和检查门店店员和店长对电子秤的系统数据是否有查询和修订权限  询问和检查资金部清点和核对营业款的过程  询问和检查财务部复核营业收入过程  询问检查资金部清点款项差异的处理  询问和检查财务部计算营业收入和实际营业款不符的差异的处理  观察门店配货销售、收款的全过程  针对以上关键控制点审计人员计划采用的内控测试方法和样本量如下:  关键控制点控制运行总次数测试方法计划样本量  检查配货记录、现金日报表等大于250次抽样60  款项差异和收入计算差异的处理较少全部选取全部  三、应对审计风险而设计和实施的实质性程序  项目组在了解该公司的销售和收款业务流程并完成内控测试后,针对收入项目的审计制定以下审计程序:  1、获取所有门店基本情况表并和账面收入数据、工商营业执照等进行比对分析  审计思路:了解营业执照、门店地址等信息,用于对账面列示的收入类型、收入金额、收入来源和单个门店的毛利等财务数据做合理性分析。  营业执照:检查门店工商营业执照的业主是否是发行人,可验证收入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门店地址:一般一个地区的人流量相对稳定,每个门店的客户流量也相对稳定。该因素决定门店收入一般可能出现大幅的增长或下降。经营期限越长的门店门店经营收入预期会有一个缓慢和稳定的增长。审计人员可以抽选销售业务量大或业务增长异常的门店实施实地观察(观察人流量高峰时期的进店人数和销售次数)并通过百度地图查看所在商业位置是否有足够的顾客群体来消费。  租金情况,通常商铺的租金水平能反映所在地的商业水平,人流量大的商铺的租金都不低,审计人员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当地商铺租赁市场情况,通过租金水平大致判断门店地址是否利于产品销售。  营业面积和店员人员:卤制品销售需要的空间不大,且公司为控制经营成本,租赁的营业面积不会太太。审计人员可通过比较公司制度和实际店员人数是否差异,分析为形成营业收入需要的店员工作量,合理判断门店经营环境和人员的合理性。  开业时间:审计人员需要关注新开门店的开业时间,从商业逻辑判断,卤制品不是稀缺产品,因此,新开门店收入趋势预期应当是逐步上升,一旦出现刚开业门店销售就非常良好,需要追加审计程序。  单个门店的毛利分析:从经营合理性角度,新开门店在持续经营一段时间后必然是盈利的,如果发现一些门店长期以来销售毛利无法弥补店员工资和门店租金支出,则需要针对这些门店追加审计程序。  2、将各门店的历史销售业绩和本期销售业绩进行合理性分析复核  审计思路:食品行业属于业务稳定性较强的行业,其销售业绩不容易受到经济周期和宏观调控的影响。从长期经营趋势看,销售收入趋势与开业持续时间呈正相关的关系。  3、审计人员应通过抽查回款单据、核对银行缴款单和银行对账单等资金记录来验证收入真实性  审计思路:公司每日销售收取大量现金均需要及时送交银行。审计人员可通过了解并测试现金回款的内控来验证收入的真实性。  实施以上程序后,可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审计人员可接受的水平,并能获取充分、恰当的审计证据来支持对相关审计项目发表审计意见。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