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保焊机多少钱一台_龙门这边(23),王大明:气寒西北何人剑

◆学剑过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剑是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意象。

自古以来,干将、莫邪、湛卢、纯钩、龙渊、徐夫人等名剑,一直为后人所追慕。

有关剑的故事,如长虹贯日、季子挂剑、鱼肠藏剑、项庄舞剑等等,从春秋战国以来,就已经成为几千年中华文明的旷世经典。

任何受中国文化濡染的文化人,不管是诗人、画家、伶官、学者,都喜欢以“剑客”自诩。

可能我们聊的有点远了,收住。

之所以以剑为题是要讲一位赫赫有名的棋人,如剑客一样磨剑不已,一剑成名,他就是剑指云汉的陕西棋王王大明

在陕西象棋界,提起王大明这个名字,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因为他年少成名,因为他曾经夺得了陕西省有史以来第一个棋王称号,因为他将这个称号连续保持了四届,因为他每每上演气魄惊人、以一敌十的车轮大战,因为他近年热心于公益活动,寄情山水,课业授徒,传播中国象棋文化,因为他是德艺双绝的棋坛剑侠。

台湾新派武侠小说大师古龙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名满天下的剑客,多半是当年在街头巷尾打架斗殴的拖着鼻涕的小屁孩。

无独有偶,王大明棋坛生涯,也开始于西安的街头。

王大明出生于1968年,他的童年时代,正是“文化大革命”末期。

那时候万事凋敝,除了电影院里常年不变的样板戏,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可言。

王大明跟其他同龄孩子一样,混迹于大街小巷,整天与纸飞机、扑克牌为伍。

有一天晚上,他玩的实在累了,就一步一甩、百无聊赖地踱步回家。

就在街角转弯处,他不经意地看见了两个蹲在地上,默不作声的中年汉子。

什么人呢?这么大的人了,这么晚还不回家,跟我一样贪玩?王大明好奇地停下了脚步。

他看见一个木制的方形大盘子,画着方格子,做工很粗糙。

而盘子上有些圆圆厚厚的类似烧饼一样的东西,上面刻着字。

这些字他依稀还认得,是车、马、土、象、帅……   两个中年汉子每隔一会儿,都要挪动那些圆形的“小烧饼”,被他们挪动的小烧饼方向不同,走的格子也不尽相同。

王大明慢慢看出来,他们每个人都只挪动同一颜色的“烧饼”。

慢慢地,王大明又看出来,这两个人的眼睛并不往盘子里看,他们原来都是双目失明的盲人

可他们空荡荡的眼神里却包含着一种刻骨的专注,像是王大明在小人书、电影院里看到的一场场千军万马厮杀的场面,像是除了眼前这看不见的厮杀,世界仿佛不存在的一样。

王大明的双脚就这样像楔子一样钉进了那片水泥地,他开始知道,那个盘子叫棋盘,那些刻着字的小烧饼叫棋子,这种像战场厮杀一样的游戏叫象棋

慢慢地,他也学会了那些步法,也能跟小伙伴们有模有样地杀上几盘了。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他还是最喜欢在薄暮时分转到那条街的街角,看那两个盲人下棋

如同我们今天看体育比赛转播要选定自己所支持的一方一样,幼小的王大明一直很喜欢这两个人中的那个胖子。

他觉得这个胖子很有风度,心里暗暗地替他较劲,这个胖子也往往是获胜的时候多。

有一天,胖子下着下着,形势有些不妙,脑门上渐渐渗出些汗珠来。

王大明也替他急得火烧火燎,忽然,他灵机一动,把瘦子的马往后挪了一小格,这样胖子叔叔就可以缓过一口气来了。

王大明正暗自得意,突然胖子叔叔把棋盘一推:“算了,我输了。

”然后扭过头来严厉地问了一声:“小孩儿,你为什么要动人家的棋子?”   “我,我……”王大明嗫嚅着,说不出半句整话。

瘦子叔叔劝阻着:“算了算了,孩子还小,不懂事嘛。

”   胖子叔叔一点儿没有和缓的意思:“我知道你是个孩子,喜欢棋,但是下棋的人都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永远不能偷奸耍滑。

棋可以下的不好,但是人必须得做好。

不明白这一点的人,就不配碰棋。

”   过了些日子,跟胖子瘦子两位盲人叔叔混熟了,王大明怯怯地问起那晚的事儿。

“您怎么就发觉我动了棋盘上的棋子呢?我的动静那么小,都让您听见了?’’   胖子叔叔和瘦子叔叔都笑了:“呵呵,我们都是盲人,看不见棋盘上的棋子。

我们下棋靠摸,靠记。

可是有一样,我们眼里没棋,并不代表心里没数,我们心里有棋啊!”   后来,王大明成名以后,常常自豪地对棋友们说:“我从小学的就是盲棋,跟盲人学的棋。

”空闲时,他还会去拜访那两位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盲人,陪他们聊会儿天,说说棋,偶尔还喝上几盅。

华山论剑   秦中自古帝王都。

长安大地可谓是京畿圣地,聚集龙烟紫气。

而八水绕长安之一的泸河支流――大峪河由终南山盘旋而下,沃野千里。

王大明生在长安,这块厚重的土地赋予他智慧与灵气。

5岁在街头看盲人下棋开始,从一头雾水到颇有心得,之后得到院子里西安市象棋冠军刘跃平点拨,茅塞顿开,从此王大明象棋的兴趣与日俱增,一发而不可收。

1979年小学四年级时,王大明参加西安市少年象棋比赛,成绩是9战9胜,一举斩获冠军。

1980年顺风顺水地考入省体校象棋队,跟后来叱咤棋坛的张会民、马麟、李翠芳等人一起,拜在陕西省象棋冠军马长安门下。

马长安先生棋风严谨,为人宽厚,曾经作为关中五虎上将之一参加过第四届全国运动会,挺进团体八强。

他经常邀请西安市一些名手来学校对王大明他们进行系统训练,帮助提高棋艺。

这样,王大明又接触到了很多当时西北棋界泰山北斗级的人物。

1982年,王大明代表学校参加了一场重要的象棋赛事。

比赛是单淘汰,抽签后,王大明就傻了。

他第一轮的对手竟然是当时西安市象棋界资历很深的一位老前辈。

他心想,真是不走运,就决定敷衍几招,推枰认负,偃旗息鼓。

这天晚上,马长安先生来到了王大明的寝室。

“大明,知道明天要遇什么人吗?”   “知道。

”   “有胜算吗?几成?”   “老师,我半成胜算也没有。

”   马长安先生又问:“知道高手为什么是高手吗?”见王大明回答不出,马先生又接着说:“高手之所以是高手,就是因为他经得起失败。

就是他不怕失败,不甘于失败,敢于跟比自己本事大的高手去对决。

武术界都知道,遇强不怯,才能不断地上层次。

这个机会多难得啊!”   然后,马先生和王大明坐下来,认真给他分析了那位老前辈的棋风、棋路。

寝室的白炽灯一直亮到了凌晨。

比赛场上,老前辈果然用了马先生预料的“仙人指路”开局。

由于准备工作做得充分,王大明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地取得了胜利,也让他的信心有了空前的提升。

王大明于1982年首次参加西安市成人比赛,获得第五名,1983年在山西太原举行的全国少年象棋比赛中获得第六名,1984年获陕西省象棋比赛第四名,同年代表陕西进京参加全国比赛

此后,他又多次代表省市参加全国比赛

1985年获陕西省第三名,1986年获陕西省第二名。

当然最让他扬眉吐气的还是在1991年陕西省举办的首届 棋王赛上,王大明以7胜4和的不败成绩加冕陕西棋王,坐上了三秦棋坛的头把交椅。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在随后的三届比赛中,他又分别战胜了张会民、牛钟林、史世胜等陕西名手,蝉联了桂冠。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中的西岳,海拔2154.9米,位于王大明的故乡西安以东120公里的历史文化名城――华阴市境内,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和咆哮的黄河,南依气象万千的秦岭,凭藉大自然风云变幻的装扮,华山的千姿万态被有声有色地勾画出来。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言:“西岳为华山者,华之为言获也。

言万物生华,故日华山

华山以其巍峨挺拔屹立于}胃河平原。

东、南、西三峰拔地而起,如刀一次削就。

唐朝诗人张乔在他的诗中写道:“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

”   华山之雄,令人高山仰止,也难怪香港新派武侠小说宗师金庸先生把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们华山论剑的背景放到了这里。

巧的是,华山上筑有一座下棋亭。

相传汉武帝时,卫叔卿修道于华山,武帝命使臣及其子度世到华山去召还,见叔卿与几个人博戏于石上,因而又名“博台”。

又传说,赵匡胤为感谢华山道士指导,做官后来华山寻找此人。

遇见道士陈抟,见有棋盘棋子放置于桌上,便打赌下棋,第一盘结束后,二人便来到此处继续下棋,两盘棋赵匡胤便输光了所带钱物,第三盘又把华山给输了,所以有“自古华山不纳粮,皇帝老子管不住”的说法。

后来为纪念此事,后人就在这里建一铁亭。

王大明生于华山之麓,作为棋坛剑客,与棋与剑又有着不解的渊源。

他多次登临下棋亭,望着剑拔弩张的山势,参悟着山魂、剑魂、棋魂。

为剑侠者绝不能也绝不会固步自封,连续四届陕西棋王的桂冠,绝不是一个探求者的终点。

王大明抓住所有机会跟全国棋坛名宿、江湖名剑过招。

1992年他参加全国七大古都邀请赛获团体冠军并且获得个人第六名,此后又在全国比赛中逼平特级大师柳大华、赵国荣,战胜过蒋志梁、许波、邬正伟、言穆江等大师。

在1989年安徽举办的全国团体赛中战胜了年轻的许银川。

在这些对决中,他最满意的是全国个人赛对邬正伟那盘棋,当时双方棋艺正盛,王大明精心准备了后手顺炮,中局变了一着棋,仅22回合就取得胜利,可谓速战速决,一剑封喉。

而令王大明印象最深刻的一盘棋是1994年全国比赛对一代宗师胡荣华老师那盘棋。

当时双方形成王大明双车马炮三兵仕相全对黑双车马三卒士象全。

王大明白认为局面不错,想着能顶和,结果稍一失神,风云突变,被胡老师挥剑斩去一马,只得订了城下之盟。

后来,别人问起这盘棋,很为王大明的大意失荆州而惋惜,而王大明却淡然一笑:“高手对阵,就是一闪念的事儿。

心无旁骛,才能游刃有余。

胡荣华先生是剑中圣手,那一剑的绝代风华,我永生难忘。

”   ◆书剑江山   1991年受国家奥运战略影响,陕西省专业象棋队解散了,王大明被分到医院工作至今。

后来恋爱、成家,有个13岁的女儿,一家三口幸福祥和,其乐融融。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如今已过不惑之年的王大明近况如何呢?我们还是听听他的朋友是怎么形容他的吧。

“声音洪亮,动作利索。

此人浓眉大眼,宽额头国字脸,体态福祥,气宇轩昂。

恰似京剧中的老生,背着手,踱着方步。

不是别人正是棋王王大明

”   王大明归隐了吗?一代棋侠,难道真的要放弃他曾经日夜厮守的屏风马吗?非也。

2003年在户县甘河镇胜利村举办的陕西省首届乡村农民趣味运动会上,王大明在这摆开了棋局,以一敌十。

围观者人山人海,很多象棋爱好者都遗憾连连,恨自己来得太晚,不能和大名鼎鼎的棋坛盟主一决雌雄。

甚至后来者要出高价收买一个交锋的名额,一时间被传为佳话。

王大明在这场车轮大战中五胜五和,未尝败绩。

2004年7月24日,高陵县体育馆内灯火辉煌,右边五人成一排,左边十人成一排,站在中间的王大明则认真思索着如何迎战。

酣战中,参赛者看见自己的“杀手锏”没两下就被大明破解,既无奈又佩服。

67岁的王老是一名实战经验丰富的棋手,他虽然竭尽全力,但最终还是功亏一篑,甘拜下风。

他笑着说:“虽然输了,但心里乐,因为跟棋王王大明论剑,收获的是更多的经验。

棋王就是棋王,果然名不虚传。

”   作为陕西象棋坛的第一位盟主,常年辗转于大江南北,屡获奇勋,其江湖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只是王大明近年来淡泊名利,修身养性,似有淡出江湖之意。

然而前番出山汉唐杯,又是众人仰望,均以能和棋王一战为荣。

汉唐杯擂声响起,棋王兵不血刃,一路挺进,留下了那一剑的风情。

王大明最崇敬的伟人是周恩来总理,景仰他高尚无私、平易近人的品德。

王大明最崇拜的棋手是柳大华老师,认为他是德艺双馨、芬芳与人的长者。

王大明喜欢唱草原的歌,喜欢悠远、大气、雄浑的曲调。

喜欢看的杂志是《读者》、《知音》,让他体味到人生的隽永。

王大明淡出棋坛,课徒授业,一招一式,绝不马虎,他曾培养出全国儿童赛8岁组冠军张鑫、西安名手贺岁学、李宁等。

假以时日,这些小棋手一定会练就万夫不当之勇,剑光射北斗,驰誉满关中。

王大明平时的业余爱好是唱歌、喝酒、旅游。

现在每年都携妻儿出关旅行。

“仁者爱山、智者乐水”。

即使在旅途中,他也时常棋语不断。

“开车就如同下棋

要稳,不能冒进。

但是转弯的时候一定要坚决。

棋理也是如此。

”   “天作棋盘星做子,哪个敢下?呵呵,好,这对联像胡荣华大师的棋,有气魄。

”   “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

腾格尔的歌好。

听他的歌,感觉旋律里的马是活的。

就像棋盘上的马,即使不动,也是蓄势待发。

”   寄情山水的王大明,有时候甚至几天也不摸一下棋,但他的思绪却仍然在楚河汉界之间飘动。

仿佛一位独立八荒的剑客,袖带当风,立于华山之巅。

或问:为什么不出剑?你的剑呢?   答曰:剑在心里。

陕西 王大明(先胜)邮电 许波   (1998年3月28日全国团体赛)   中炮过河车进中兵对屏风马   1.炮二平五马8进7   2.马二进三车9平8   3.车一平二卒7进1   4.车二进六马2进3   5.马八进七…………   红方也可走兵七进一,炮8平9,车二平三,炮9退1,马八进七,士4进5,形成中炮对屏风马的主流变化。

5.…………士4进5   也可先走卒3进1,车九进一.炮2进1,车二退二,象3进5,兵三进一,炮2进1,兵七进一,炮8进2,车九平六,士4进5,演变成中炮对屏风马两头蛇的布局。

6.车九进一炮2平1   疑问手。

应走卒3进1,车九平六,马7进6,兵五进一,炮2进2,黑可抗衡。

7.兵五进一车1平2   8.炮八退一…………   准备从中路强行突破。

8.…………炮8平9   9.车二平三马7退9   应走车8进2或炮9退1加强防守。

10.兵五进一卒5进1   11.车三平七车2进2   12.马七进五炮9平5   13.马五进七车8进3   14.马七进六…………   避兑车,好棋。

此时红方子力位置明显优于黑方,下步有炮八进五和炮八平五的凶着。

14.…………车2退1   15.炮八进五…………   下步马六进七或马六进四,伏炮打车。

15.…………将5平4   16.车九平六炮5平4   17.车七进一车2进2   18.马六进四   下着有车七进二和车七平六双杀的手段,黑方认负。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