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画像石看齐鲁地区丧葬习俗

摘 要:山东的汉画像石数量之多,是研究汉代齐鲁地区丧葬习俗的活化石。

画像石汉代在墓室、祠堂、墓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 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

画像石的图像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汉画像石能够还原当时社会风貌的具体场景,特别是汉画像石上的吊唁图、送葬图真实地再现了汉代齐鲁地区庄重肃穆的丧葬习俗

至今山东地区丧葬习俗中也保留了汉代丧葬习俗的成分。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汉画像石画像特征;齐鲁地区丧葬风俗   1 历史背景   齐鲁地区的汉画像石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汉代齐鲁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风俗等因素造就了独具特色的丧葬风俗

汉代齐鲁地区包括青州、兖州和徐州的北部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山东以及与之相邻的苏北地区

本文所论齐鲁地区,主要是指今山东,而不包括苏北地区

[1]   (一)经济因素   汉王朝建立后,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经济的得到恢复,国力逐渐强盛。

汉代齐鲁地区也不例外,齐鲁地区农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逐渐变为“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采布帛、鱼盐”[2]的富庶地区

画像石流行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商业交通等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

另外,齐鲁地区手工业也是当时较先进和发达的,例如纺织业方面,齐国的齐纨 、鲁国的鲁缟、青州的贡丝和兖州的贡漆都是当时的奢侈品。

画像石流行的地区冶铁业也随之兴盛,商业活跃,临淄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齐临淄十万户,市租千金,人众殷富,钜于长安,非天子亲弟爱子不得王此”[3]。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土地兼并逐步加剧,豪强地主兼营商业,土地私有制进一步确立,大土地私有制的地主经济得到发展,更推动汉代厚葬之风和汉画像石的盛行, 这就为汉画像石的兴起提供经济基础。

(二)政治因素   在逐步积累稳固经济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诸侯王势力,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中央集团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特别是到了东汉时期,以皇帝的内亲外戚为代表的豪强地主势力壮大,“进入东汉后,大土地所有制及其阶级代表豪强地主势力便得到进一步发展”[4]。

一方面,豪强地主对农民进行残酷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农民从自耕农、半自耕农的地位,沦为佃户、仆人、部曲、宾客。

另一方面,农民反抗豪强地主,在社会条件没有成熟的条件下,农民的反抗和斗争总被镇压下去。

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加重了人民的痛苦,使得封建社会的矛盾,即地主和农民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

总之,社会的总格局还是稳定的,在这种社会政治形势相对安定的情况下,是汉画像石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政治条件。

(三)文化因素   在汉代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文化也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齐鲁地区自古文化发达,孔子生于曲阜,孟子生于邹县,墨子生于鲁国等等,这些文化名人与当时的文化教育是分不开的,到了汉代,文化积淀使汉画像石应运而生。

儒家文化也在汉武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中确立正统地位。

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儒家所提倡的以孝为仁之本的思想和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规范,符合社会统治秩序的需要。

[5]汉代“以孝治天下”的统治思想深入人心,孝文化也特别突出,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体现在丧葬习俗中,孝文化表现的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对祖先的缅怀。

(四)社会风俗   汉画像石的产生和流行,是和汉代社会厚葬风俗分不开的。

汉代灵魂不灭、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丧葬观念和行为,反映了对人生的重视,这也也极大的推动了厚葬之风的盛行。

厚葬风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关,解决温饱之后,才能用多余的钱财厚葬

另外,汉代的奢侈之风盛行,随葬品的多少象征社会地位的高低,随葬品一般有衣物、食物、钱币、生活用品、乐器、模型明器、饰品等等。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使人们重视丧葬,有的人甚至倾家荡产,也要厚葬以显示自己的孝行。

同时伴随着齐鲁豪族势力的发展和奢侈之风的弥漫,厚葬风俗得以盛行。

2 汉画像石的图像象征   汉画像石汉代石墓、祠堂和墓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体现了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

画像石中的送葬图和祭祀图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汉代齐鲁地区丧葬风俗,被人们誉为“汉代历史的画卷”。

(一)石墓与墓室图像   在汉画像石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丧葬制度特征,墓室建筑和画像体现了人们的生死观和宇宙观,可以说是一种宇宙象征。

“中国古代的埋葬制度孕育着这样一种传统,死者再现生者世界的做法在墓葬中得到了特别的运用,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使墓穴呈现出宇宙的模式并布列星图。

”[6] 汉代齐鲁地区的墓室及其图像尽管千差万别,形态各异,但在总体上看都有着象征主义的文化内涵。

例如在山东临沂苍山县发现汉画像石墓,集中反映的墓主人生前的日常生活的现实图景,神仙、怪异、灵瑞等形象构成的宇宙空间,反映的是天界与仙界。

墓室画像与墓屋的圆形的拱形顶,形成“天方地圆”的概念。

另外,《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介绍了的大型汉画像石墓,在墓室的上方,均刻有表示天界和仙界的灵物,如龙、虎、凤鸟等。

中室四壁的横额上,刻有乐舞百戏、迎候仪仗、车马出行等,再现了死者生前的政治活动、人际往来、经济能力和享乐生活等社会画面。

[7]   (二)祠堂祠堂画像   汉代祠堂是建造在墓地旁对地下墓主进行祭祀的地面建筑,其形制与图像也体现宇宙象征主义。

汉代的目的祠堂有多中名称,例如庙祠、食堂、斋祠、食斋祠、石室等,汉代齐鲁地区祠堂多以“食堂”、“食斋祠”命名。

例如在济宁汶上县发现的路公祠堂画像石上刻有“天凤三年立食堂”的字样;在济宁微山县发现的祠堂画像上石上刻有“永和四年四月丙申,恒子终亡……治此食堂”的铭文;在济宁邹县发现的一块画像石上刻有“食斋祠园”。

祠堂是从古代宗庙祭祀演变而来的。

汉代齐鲁地区的人们相信人死后是有灵魂的,灵魂像生前一样要有居室、要有饮食,食堂这一名称有宗庙祭祀时在祖先像前供案上摆食物有关。

例如枣庄市台儿庄出土的一汉画像石,中间刻一壶,壶中插三支香,壶两侧各一盘,盘中有鱼。

这是向祖先祭祀的象征。

祠堂本来只是祭祀死者的场所,但是由于暴露在地上更便于观瞻,也就成了向公众展示赞助人孝行的道具。

[8]   (三)石椁墓与棺椁画像   棺椁都是葬具,棺是装死者的,椁是棺外的套棺,棺和椁往往并称,棺椁画像就是刻在棺椁上的,这类画像齐鲁地区并不多见,在临沂庆云山和平阴新屯发现石椁墓。

汉代流行一种人同天地、天人一致的宇宙观,这就使得在棺椁画像中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棺椁盖就是天的象征,头部挡板往往刻画成天的象征符号,足部挡板往往刻画表示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双阙。

这些都象征人死后所去的世界是一个完整的宇宙。

(四)画像石阙   阙又名“观”,是我国古代城垣、宫殿、府第、陵墓前面门道两侧的一对高层建筑。

[5]齐鲁地区保存下来的石阙有莒南孙氏阙、平邑皇圣卿阙和功曹阙、嘉祥武氏石阙、莒南东兰墩孙氏阙和莒县东莞孙氏阙。

齐鲁地区画像石阙在阙身四面分层刻满画像,这是齐鲁画像石独具特点,也是与四川、河南等地石阙画像相区别的关键点。

3 汉画像石丧葬习俗   汉画像石主要是墓室和墓上祠堂、阙的建筑构石。

山东的画像石墓、石祠和墓阙是研究汉代齐鲁地区丧葬习俗的真实而具体的资料。

画像石是当时社会风貌的具体描绘,被人们看作汉代历史的画卷,不仅以其特殊的建筑形式反映了汉代齐鲁地区丧葬习俗,而且把丧葬习俗的内容也刻在石头上,使我们能够了解当时的丧葬活动的具体   情形。

山东沂南北寨村墓前室东、南、西三壁的门楣上刻有一幅吊唁图,其画面呈现了丧家派人在门前迎接前来吊唁的人,吊唁的人跪地或低头躬身,其中有的吊唁人送来赙礼,来吊唁者多达四十六位,“汉代送殡,丧家以来宾多为荣”[9]。

山东微山县沟南村有一块丧葬画像图,画面分左、中、右三格,其中中格是出殡送葬的内容,右格是下葬图。

从中格中可以看出八个人以绳牵引灵车,一人右手举功布,车右方上方有二人随车行走,死者之子手执哀仗在车前伏地跪拜。

灵车之后是八位死者家属分两列戴孝送丧。

从这幅图中可以看出丧葬队伍是庞大的,每个人“各司其职”,队伍排列有规律可循,灵车起行,有送葬者执绋发引,说明齐鲁地区丧葬有发引的习俗

另外举功布的人控制丧葬队伍的前行速度,不能过快或过慢,送丧者基本都是死者的亲属,“这些人包括死者家庭的成员、死者生前友好和同事,以及墓葬的建造者”[8],一般要穿麻布衣服,从图中可以看出送葬人员都低头前进,要表现悲伤之情。

右格,在山脚下刻一长方形坑,当是为死者准备的墓坑。

在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山,有树木,这就体现了埋葬死者要选择好的莹地,一般是背山、地势高敞和面向阳光的地方,人们普遍相信死后要埋在风水好的地方。

墓坑左右有人物若干,等候死者家属在等候灵车的到来。

[10]   在上述画像图中我们能清晰的看到齐鲁地区丧葬风俗习惯,对齐鲁地区丧葬风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丧葬习俗中体现“孝”,把生和死看得同样重要,十分讲究排场,至今的山东的丧葬习俗也延续这一特点。

参考文献   [1] 王凤娟.汉画像石齐鲁风俗[D].山东师范大学,2005:1   [2]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2:3265   [3] 班固.汉书?高五王传[M].北京:中华书局,2007:412   [4] 李发林.汉画考释和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32   [5] 蒋英炬、杨爱国.汉代画像石画像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96   [6] 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295   [7] 朱存明.汉画像的象征世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26   [8] 郑岩.逝者的面具:汉唐墓葬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47—153   [9] 李如森.汉代丧葬礼俗[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40   [10] 王思礼.山东微山县汉代画像石调查报告[J].考古,1989(8).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