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预防医学网络教学模式,并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评价不同教学模式教学效果

方法以右江民族医学院2004级临床本科2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一班采用传统模式教学,另一班采用网络模式教学,在教学后对其问卷调查。

结果在期末考试及问试卷调查中,网络教学组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

结论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网络教学模式能更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互动性及更好实现个性化教学

【关键词】预防医学网络教学教学模式效果评价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学校的逐步普及,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1]。

预防医学》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因其内容多,口径宽,涉及的知识面广等特点,使传统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为了改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对临床医学本科《预防医学》开展了网络教学模式的尝试,并进行评价。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我院2004级临床专业的5、6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5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6班为实验组,采用网络教学模式授课

1.2研究方法   5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授课,即以教师的系统讲授为主;6班采用网络教学模式授课,具体做法是:老师先将《预防医学》的教学大纲、实验指导、教案、教学课件、授课录像、习题及视频教学材料及网上答疑系统等放在学校的校园网上免费开放,并不断进行内容的增添和更新。

授课时,老师把本次课的内容和要求说明后,学生网络环境下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自主学习,浏览教师的教案、课件,并进行适当的练习,课间可以相互讨论,老师只需给予适当的指导,两个班的学时数相同。

1.3研究内容   在期末考试后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比较,并进行问试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性别、年龄、民族等基本人口学特征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1.4统计学处理   用access录入数据,用SPSS12.0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方法主要为t检验。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期末考试后发放问卷112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有效率为100%;其中5班55人,其中男生26人(47.27%),女生29人(52.73%),年龄为(23.8±1.43)岁;6班57人,其中男生27人(47.37%),女生30人(52.63%),年龄为(23.4±1.52)岁,两组同学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显著性。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