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后驾车很悬很危险】危险驾驶罪坐几个月

吃点药而已,不至于要命吧?――那你就错了!奥地利科学家柯・瓦格涅尔在研究了9000起交通事故以后查明,其中16%是因驾驶员服用某种药物产生困倦的副作用,南此引发的事故。

如果这对你来说印象不够深刻,请看美国安全研究员威维克特・里夫博士的试验:他让84名富有经验、驾驶技术优秀的驾驶员分为四个组,分别服药、饮酒、服用大麻,然后和正常的组一同进行试验,每个驾驶员开车行驶200分钟的路程,反复进行五次。

测试结果表明:“大麻组”fH现危险情况的概率最大,“饮酒组”和“服药组”不相上下,“正常组”的安全系数最高。

也就是说,使用兴奋剂或镇静剂的驾驶员同饮酒的驾驶员相比,驾车一样危险

美国另一组为期90天的试验中,有68名驾驶员接受按正常分量服用一种轻度镇静剂,结果导致10起轻微交通事故和6起重大交通事故。

残酷的现实和冰冷的数据给广大车主们敲响了警钟。

试验证明,很多药物对人的心理、生理有一定副作用,会对人的视觉、注意力分配、知觉和回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会使驾驶员忘记驾驶操作,无视交通信号,甚至面对来车和前方行人反应迟钝。

此时,坐在驾驶席上的人就如同一位困倦至极的聋哑人,在迷离的状态下等待着死神的到来。

开车吃药务必谨慎      从上面的内容中,相信你已经知道服药驾车危险性,但日常所需的药品不下数万种,哪些是需要谨慎对待的?下面所列的药物主要包括了世界医疗保健机构在1980年12月1日提出的七种药物

这七种药物分别是对神经系统有影响的药物、催眠药、使人恶心和产生剧烈反应的药物、兴奋剂、癫痫类药物和治疗高血压的药物

感冒药   品名:阿斯匹林、扑热息痛、非那西汀、安乃静、司达因和各种中菌素等   药用:解热、镇痛、消炎止咳。

副作用使人视力、听力、注意力减退,反应能力、动作协调能力下降;使人疲倦、瞌睡或头晕等,驾驶机能受影响。

肠胃药   品名:根据个例咨询医生   药用:治疗肠胃疾病、呼吸和血液循环器官疾病。

副作用:导致瞳孔扩张或收缩,视力降低、视野缩小。

晕车药   品名:氯丙嗉   药用:含有安眠药的成分,使人安定。

副作用:反应呆滞,驾车中事故概率大幅增加。

镇静剂   品名:扑尔敏、安达可辛和苯巴比妥等   药用:麻痹中枢神经系统以调节心理,在不减弱思维过程的情况下消除沮丧感、不安感和情绪紧张等,还可治疗失眠。

副作用驾驶员服用这类药物1小时后,应激能力、注意力明显下降,出现隧道感、瞌睡、四肢无力、全身疲软、目眩头晕等症状。

安眠药   品名:巴比妥、苯巴比妥和巴比妥盐酸等   药用:治疗失眠,缓解轻微的焦虑、紧张和暴躁。

副作用:反应时间、注意力下降,损伤动态视力,使人瞌睡、疲乏、眩晕、神经错乱等。

与酒精混合服用

交通事故发生率上升77%(数据来自德国一项研究)。

致幻药   品名:麦斯卡啉、普西比辛和五氯苯酸等   药用使人产生幻觉,神经错乱,出现与精神分裂症相似的症状。

副作用服药后身体不受意识控制,行为不正常。

兴奋剂   品名:咖啡因、可卡因、非那明和氨基丙苯等   药用: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以抵抗疲劳。

副作用:情绪急躁,焦虑不安,使人产生狂妄的感觉,以致丧失警惕性。

降血压药   品名:利血平、可乐宝、优降宁、硝普钠、胍乙啶、哌唑嗉、二氮嗉及甲基多巴等   药用:降低血压,恢复正常值。

副作用眩晕、头痛、视力模糊、手指颤抖以及体位性低血压等。

抗心律失常药    品名:奎尼丁、心得安、慢性律、普鲁卡因胺等   药用:稳定心跳频率。

副作用:头晕眼花、头痛、耳鸣、失眠、低血压及双手颤抖、幻觉平衡失调。

抗心绞痛药   成分、品名:硝酸甘油、消心痛、心痛定等   药用:缓解疼痛,恢复心肌功能。

副作用眩晕耳鸣、视物模糊、颤抖、体位性低血压等反应。

抗过敏药   品名:苯海拉明、非那根、去敏宁、扑尔敏、安其敏、赛庚啶等   药用:缓解过敏反应,增加机体抵抗力。

副作用眩晕、头痛、疲乏、手部无力、耳鸣、出现幻觉

驱肠虫药   品名:驱蛔灵、噻苯哒唑等   药用:杀灭肠内寄生虫。

副作用眩晕、头昏、疲倦、嗜睡、耳鸣、出现幻觉

行车安全并不是靠被动的安全装置获得保障的,驾驶者对于安全的重视程度起着决定性作用,否则有再多的安全设施都是摆设。

1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