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141号审计准则透视科龙财务报表舞弊

基于1141号审计准则透视科龙财务报表舞弊 论文代写。

近年来国内频繁爆发的极具震撼力的舞弊案,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巨大动荡,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严重危及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基于此背景,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其中《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简称1141号审计准则)取代了原《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 号错误与舞弊》(简称8号审计准则)。1141号审计准则的修订充分借鉴了国际审计与鉴证理事会明晰化项目的成果,实现了与国际审计准则的趋同,其目的是要提高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时发现和揭露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能力。本文拟通过对财务报表舞弊典型案例科龙电器进行分析,详细阐述如何应用1141 号审计准则设计和实施相关审计程序,以便有效识别和防范舞弊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一、1141号审计准则简要介绍    1141号审计准则舞弊的特征出发,明确界定了舞弊和错误的概念,指出错误是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非故意的行为,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并不是所有的舞弊行为都会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为此,1141号审计准则界定了两类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舞弊行为。一类是对财务信息作出虚假报告,另一类是侵占资产,这两类行为都可能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错报。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1141号审计准则与8号审计准则相比,有四点不同:一是询问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以及内部的其他相关人员,以了解管理层针对舞弊风险设计的内部控制,以及治理层如何监督管理层舞弊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二是考虑是否存在舞弊风险因素;三是考虑在实施分析程序时发现的异常关系或偏离预期的关系;四是考虑有助于识别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其他信息。    二、科龙案例概况    科龙电器原名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于1992 年12 月16日注册成立,1996年7月和1999年5月分别在香港和深圳两地上市。在2001年至2004年期间,通过一系列股权转让,广东格林柯尔持有科龙电器26.43%的股权,成为科龙电器第一大股东。广东格林柯尔的控制人顾雏军成为科龙电器的董事长。    1999年科龙电器上市的当年盈利6.43亿元,之后2000年和2001年亏损6.78亿元和15.56亿元,2002年和2003年分别盈利1.01亿元和2.02亿元,2005年4月29日,科龙电器年报报出2004年亏损6000万。10天后,科龙电器发布公告称,公司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经中国证监会查明,科龙电器披露的2002、2003、2004年报告存在虚假记载、重大遗漏等违法事实。而这三年的报告均由德勤事务所审计,其中对2003年年报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对2002和2004年年报出具保留意见,但其内容均与虚假陈述的财务问题无关。随后,200多名股民状告科龙公司并索赔,德勤事务所作为另一被告出庭。在庭审中,德勤申诉自己在审计过程中,完全遵守了应有的审慎原则,履行了作为一个外部审计机构应尽的义务,没有查出科龙的问题最关键的原因在于当时的科龙管理层勾结第三方,蓄意论文联盟舞弊。其审计底稿也显示,德勤曾对珠海德发、珠海荣佳以及相关银行进行了函证,这些外部第三方当时均出具了带法律效力的文书,证明相应的财务数据无误。但中国证监会的最终调查结果却显示,与这些公司的业务是虚假的。在2008年6月调解结案的案件中,大部分当事人因为已经从科龙处拿到了赔偿款,撤销了对德勤事务所的起诉。尽管如此,科龙电器仍然保留对德勤事务所等机构行使民事赔偿的追偿权。 作文 /zuowen/    三、运用1141号准则分析科龙财务舞弊案    科龙案件中最值得探讨和反思的问题是以顾雏军为代表的管理层舞弊。1141号审计准则的目的是提高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时发现和揭露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能力。从证监会的调查看,科龙电器案件中德勤审计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审计程序不充分、不适当,未发现科龙现金流量表重大差错等。下面将通过运用1141号审计准则审计方法和程序,说明注册会计师应当如何设计和实施相关审计程序,以有效识别和防范科龙电器舞弊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1、询问程序    精心策划和蓄意实施的舞弊都很隐秘,导致重大错报的识别难度也就更大,询问程序对于注册会计师获取信息、评估舞弊风险十分有用,能使审计人员较快地发现舞弊的线索。注册会计师应当询问管理层、治理层以及内部审计人员,以确定其是否知悉任何舞弊事实、舞弊嫌疑或舞弊指控。对管理层询问,有助于获取关于员工舞弊的相关信息,但是很难得到管理层舞弊的有用信息。对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和内部的其他相关人员的询问,可以从不同角度获取信息,这些信息可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管理层答复的佐证信息。    在科龙案件中,注册会计师应首先对顾雏军管理层人员进行询问,询问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的内容:管理层舞弊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管理层舞弊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过程,管理层就其对舞弊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与治理层沟通的情况,管理层就其经营理念及道德观念与员工沟通的情况。但自2001年广东格林柯尔收购了科龙电器,董事会9名董事中除3名独立董事和1名董事外,基本为格林柯尔人,科龙就一直处于董事长顾雏军个人独裁统治下。因此,仅对顾雏军管理层进询问,显然是不够的,还应询问公司的法律顾问,可能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获悉有关科龙公司诉讼、遵守法律法规的情况、舞弊舞弊嫌疑、业务合作伙伴的安排和合同条款的含义等信息;询问应付账款的负责人员,了解是否将未支付的发票隐藏起来至下一会计期初。并根据其答复与管理层提供的信息进行验证,以确定管理层提供的信息是否存在重大不一致,是否在对某些问题进行刻意回避或遗漏。如果管理层的答复与其他信息不一致,注册会计师应当采取适当措施予以解决。 毕业论文    2、考虑是否存在舞弊风险因素    舞弊风险因素,是指注册会计师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识别的、可能表明存在舞弊动机或压力、机会的事项或情况,以及被审计单位对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的合理化解释。存在舞弊风险因素,并不表明发生了舞弊,但舞弊发生时通常存在舞弊风险因素。1141号审计准则根据舞弊存在时通常伴随的三种情况,将风险因素分为三类:一是实施舞弊的动机或压力;二是实施舞弊的机会;三是为舞弊行为寻找借口的能力。若同时存在上述三类风险因素,就可以合理假设存在较高的舞弊风险。    从科龙案件可以看出,科龙电器2000年和2001年连续两年亏损,分别亏损6.8亿元、14.8亿元。根据《公司法》规定,上市公司连续三年亏损,将会暂停股票上市,未在限期内扭亏为盈,将会被终止上市,在家电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想在一年的时间内弥补前两年15.6亿元的亏损并且盈利不太现实,顾雏军管理层为了满足交易所的上市要求,存在制造虚假财务信息的动机;另一个迹象就是科龙电器2001年11月2公告显示,在股权转让前,顾雏军提早入主科龙董事会,随后2001年科龙年报曝出亏损14.8亿元,股票交易价格随后由5.6亿元降为3.48亿元,差额多达2.12个亿。之后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事实显示,科龙2001年的巨亏使格林柯尔少付2.12亿元的股权收购款项。这一事实充分显示了管理层尤其是顾雏军科龙年报进行财务舞弊的强烈动机,目的通过粉饰公司盈利状况来达到谋取个人利益。

代写论文。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