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法的历史沿革及前景展望_展望未来下一句

摘要:对灸法发展历史沿革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主要从灸法的起源及灸法在各个不同发展时期的著名医家和医著。

使人们更清楚较系统地了解灸法的历史发展概况。

最后对灸法的前景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灸法历史沿革;前景   中图分类号:R24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8-1433-03      灸法历史悠久,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发展和完善的一种治疗方法。

灸法针刺同属中医外治疗法范畴,人们习惯地合称为针灸疗法,它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疗效显著等诸多优点。

现代灸疗学发展成为我国一套完整的治疗体系,包括理论基础、适用范围、操作方法、禁忌等诸多内容。

1 灸法的起源      灸法的产生是在人类掌握了火的应用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人类于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大约170万年前开始用火,火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给人类带来了温暖。

祖先们在烘烤食物或取暖等使用火的过程中,发生灼伤,结果使原有的病痛减轻或消除,就这样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无意识地发现温热可以治病,于是人类主动用火烧灼来治疗疾病,灸法从此起源。

灸疗的最早材料为树枝,后因“艾”易燃且慢慢燃烧和具有温经散寒等作用,而作为灸法的原料。

灸,本本是一个木工术语,后被医家所引用。

灸在帛书中作“久”是象形字,如一位驼背老人手拄拐杖。

《说文解字》曰:“灸,灼也”。

指出灸疗就是用火烧灼的意思。

在殷商甲骨文中,有一个字表示一个人肚子上放草,躺在床上,据推断,这就是用灸法治病;还有表示用火灸下肢的象形文字。

我国现存最早记载灸疗的医籍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目前最早记载灸法的医学文献。

据考其成书年代早于《内经》。

书中主要论述人体十一脉的循行、主病和灸法

在同时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也有灸法、熨法的记载

说明灸法在那个时期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

2 春秋战国时期灸法发展      《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理论专著,是对我国医学的一次大总结,其中就有很多关于灸疗的记载,进一步为灸疗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该书分《素问》、《灵枢》两部分,其《灵枢》中经脉、针灸方面的内容占该书的4/5,所以人们又将《灵枢》称为《针经》。

《内经》首先阐述了灸疗产生的原因,《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曰:“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螨,故灸�者亦从北方来”,王冰注:“火艾烧灼,谓之灸�”。

灵枢・官能》中日:“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灵枢・经脉》曰:“陷下则灸之”等,这些内容说明了灸疗可以补充针刺的不足,涉及到灸疗的适应证、禁忌证等多方面。

同时还指出灸法可补可泻,既治虚证又治实证,并描述了补泻灸法的具体操作:“以火补者,毋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火泻之,疾吹其火,传其艾,须其火灭也。

”《素问・骨空论》:“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灵枢・癫狂》:“治癫狂者,……灸穷骨二十壮”等记载了某些疾病的具体灸法

《左传》中记载了公元前518年医缓为晋景公治病时的情景,其中曰:“疾不可为也,病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

达之不及,药不治焉”,这里的“达”指针砭,“攻”为灸法;《孟子・离娄》篇云:“今人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见灸法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相当盛行。

3 东汉三国时期灸法发展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一直被后世尊为辨证论治的圭皋,书中以内治为主,但涉及灸疗的也不少。

张仲景很重视灸药并用,以提高疗效。

其书中有20余条涉及到灸法,《伤寒论》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气核上各一壮,………”。

32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提出对少阴病,不论是表阳虚还是里阳虚,都宜灸疗。

115条:“脉浮热证,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劫,必咽燥吐血”,十分重视的提出了灸疗的禁忌,指明误灸的危害。

三国曹操之子魏东平王曹翕曾撰集《曹氏灸方》7卷(已佚),《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等对该书内容有所收录。

华佗有《枕中灸刺经》(已佚),善灸术,取穴少而精,其所创华佗夹脊穴,至今还在临床广泛应用。

4 两晋南北朝时期灸法发展      晋代皇甫谧编著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根据《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3部书的内容总结整理而成。

书中针刺灸法并论,他认为:“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紧则先刺之而后灸之……陷下者则从灸之。

陷下者,其脉血结于中,中有着血,血寒,故宜灸”;“络满经虚,灸阴刺阳;经满络虚,刺阴灸阳”。

明确提出了禁灸腧穴,他认为如头维、承光、脑户、风府等穴不可灸,共计26个穴。

东晋医家葛洪所撰《肘后备急方》,将灸法作为急症、危症的抢救措施,开辟急症抢救用灸之先河,如治疗卒死、霍乱等疾病:“卒死而张目结舌者,灸手足两爪后十四壮了,饮以五毒诸膏散有巴豆者”;“卒得霍乱,先腹痛者,灸脐上,十四壮,名太仓,在心厌下四寸,更度之”等都是治疗急症得处方。

他的《肘后备急方》记载了医方109条,其中99条是灸方。

首次记载了隔物灸,如隔蒜灸、隔面灸、隔盐灸等治疗方法。

葛洪的选穴原则简便实用,采用绳竹等为测量用具,擅于在体表标志处和患病局部施灸

其妻鲍姑是我国著名女灸疗家,世传其生长南粤(广东南海),擅长用灸法治疗赘瘤、赘疣而闻名。

晋隋医家陈延之也推崇灸法,其《小品方》发展了葛洪的学说。

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使用瓦甑灸,将器械作为灸疗的工具。

南北朝时,南方也已盛行灸法,《南史》中有这样得记载:“贵贱争取之,多得其验”。

5 唐代灸法发展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时期,灸疗学在这个时期也有了长足发展,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从韩愈的《昌梨先生集》“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诗句中可知,唐朝已有专门从事灸疗的“灸师”。

著名医家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涉及妇科、儿科、五官科等多科疾病的诸多灸疗内容。

他将灸法用于一些热证,如“小儿热满,灸阴都,随年壮”;“大便下血,灸第二十椎,随年壮”;“狂邪发无常,披头大呼欲杀人,不避水火者,灸问使,男左女右,随年壮”等。

《千金要方》专设“灸例”一节,特别重视取穴尺寸的准确性及灸火多少。

认为“凡点灸法,皆须平直,体无使倾侧,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破好肉耳”(《灸例》)。

他注重灸量灸壮可上百,将药物与药灸相结合,记载了隔蒜灸、豆豉灸、黄腊灸、隔盐灸、黄土灸等多种隔物灸法,并对施灸材料有一定的发展,认为灸法不一定用艾,可用竹茹等代替艾进行灸疗。

他用“筒灸”治疗 耳病,开创了灸疗利用器械的先河,近代发展为温筒灸。

他认为针灸的作用不亚于汤药,灸法针刺应配合使用。

他说:“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

方知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矣”;“其有须针者,即针刺以补泻之。

不宜针者,直尔灸之;然灸之大法,但其孔穴与针无异……”;“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

”由此可见灸法在当时应用已很普遍。

王焘《外台秘要》专设“明堂灸法”一章,通篇皆论灸法,倡言“汤药攻其内,以灸攻其外”,对施灸的方法、材料以及灸法的禁忌等都有较详的叙述,特别是王氏笃信“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至于火艾,特有奇能”;“不录针经,唯取灸法”;“要中之要,无过此术”等,体现出他有重灸轻针的倾向,虽然他的说法不免有些偏颇,但足可见他对灸法的重视。

其时灸疗专著还有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专门介绍灸治痨病的方法。

无名氏所撰的《新集备急灸经》,是我国最早雕版印刷的医书,专论急症的灸疗法。

6 宋金 元时期灸法发展      宋代灸疗论著颇多,推动了灸疗学的进一步发展

宋朝宫廷内灸法比较盛行,宋太祖曾亲自为太宗帝施灸并取艾自灸。

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首次记载了“天灸法”,即利用一些刺激性的药物贴敷于相关穴位,使之发泡,如用毛茛灸、斑蝥等,这是一类特殊的灸法

宋・窦材《扁鹊心书》极力推崇烧灼法,每灸数十壮或数百壮,为防治烧灼痛,采用“睡圣散”,以曼陀罗为主药,进行全身麻醉,这是麻醉药用于灸疗的最早记载

他提出灸法是保健措施,“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长寿”,主张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可延年益寿。

这个时期的灸疗专著还有宋・闻人耄年所撰的《备急灸法》,全书记载了22种急性疾病的灸疗方法,将灸法作为救人第一法,并附图17幅,为临证医家所喜用。

在《备急灸法》中闻人耄年介绍的“难产灸至阴”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灸膏肓俞穴法》是南宋庄绰所著灸痨专著,共分为10篇,图文并茂,对膏肓俞的部位、取法等作了考证和评论。

元・胡元庆《痈疽神秘灸经》,是以灸法治疗痈疽的专书,主张审受其证之经,灸其应证之穴,使气血流畅,隧道疏通,则痈疽自愈。

元・窦桂芳辑《针灸四书》,将《太平圣惠方》一百卷内容及《小儿明堂经》抄录在一起,改名《黄帝明堂灸经》刊行。

书中收录了大量古人灸疗经验,他还提出古人用火灸病,忌松木、柏木、竹木、榆木、桑木、枣木、枳木、橘木火等。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认为热病不可灸,强调在运用灸法时应分清病性和部位,区分季节,以防犯虚虚实实之戒。

刘守真认为灸法有“引热外出”和“引热下行”的作用,实热证也可用灸。

朱丹溪认为灸法可以“拔引热毒”、使“阳生阴长”,认为灸法可功可补,完善了“热证可灸”的理论。

元・罗天益,他强调温补脾胃和防治中风用灸法,著有《卫生宝鉴》。

其中“名方类集”和“针法门”着重论述针灸法,书中提到灸中脘、气海、足三里3穴可调理脾胃,培补元气。

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中也收集了数十种灸疗处方,如“奔豚抢心不得息:灸中极五十壮”;“诸虚极:灸膏肓、气海穴,壮数愈多愈妙”等。

7 明清时期灸法发展      灸疗法在明代发展到高潮,研究的问题更加深入和广阔。

其影响较大的医家和著作有徐凤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杨继洲的《针灸大成》,汪机的《针灸问对》等。

在朱棣等人编的《普济方》中,也保存了丰富的灸疗内容。

明代灸疗学成就,其一,是发展了灸疗形式,使之更适用于临床。

灸法从用艾炷得烧灼灸法,向用艾卷的温热灸法发展,14世纪开始出现艾卷灸法,后来发展为在艾卷中加进药物,辨证施灸

明代参照古代树枝灸的方法,有“桑枝灸”,及用特制的桃木棍醮麻油点火后吹灭,趁热垫绵纸熨灸的所谓“神针火灸”,其后发展为“雷火神针”及“太乙神针”。

明初《寿域神方》记载了艾卷灸法

明代还有灯火灸的记载,也有利用铜镜集聚日光,作为施灸热源的“阳燧灸”。

针灸逢源》中有以多种药物研末和硫磺熔化在一起制成药锭施灸的“隔阳燧锭灸”。

其二,丰富了灸治痈疽的理论及经验。

薛己《外科发挥》擅以灸法治疮疡。

另一位外科专家陈实功在《外科正宗・痈疽门》中对痈疽治疗的论述:“不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但当先灸”,灸治痈疽贵有度,“不痛灸至痛,疼灸不疼时”,贵乎早灸为佳,因其时正气不虚,易借艾火以托毒外出。

其三,出现了灸疮护理及晕灸处理的专论,龚廷贤《寿世保元・卷十》中均有论述。

其四,重视灸法的养生保健作用,张景岳《类经图翼》;龚廷贤《寿世保元・卷十》认为灸法可以“补诸虚,祛百病,益寿延年”。

清代医家重药而轻灸,灸疗渐入低谷。

其时灸疗专著有吴亦鼎《神灸经纶》,介绍各种疾病的灸法,及一些特殊灸法,如黄腊灸、豆豉灸等。

《采艾编翼》(作者不详)强调灸法针刺、药物并用。

吴谦所著《医宗金鉴》也很注重灸法,其“刺灸心法要诀”中用歌诀的形式表达刺灸内容。

陈延铨撰《罗遗编》介绍了奇穴施灸

李学川《针灸逢源》在灸法治疗外科疾病方面有很大贡献。

廖润鸿的《针灸集成》;魏�的《续名医类案》他们对灸法的论述,对后世都很有指导意义。

8 新中国成立以后灸法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针灸学的发展,挖掘整理了大批文献,出现了不少新的灸疗方法,扩大了灸法治疗范围。

1951年卫生部直属的针灸疗法实验所成立,该所到1955年成为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

1986年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研究会正式成立。

近20年来,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支持下,在国际上崇尚自然疗法趋势影响下,灸法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已从对灸疗临床疗效观察,古医籍整理方面,转移到灸法原理的实验研究,灸疗器具创新上来。

近年来对于灸法的实验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①灸法对免疫功能的影响;②灸法对血液循环系统的影响;③灸法对呼吸、消化系统的影响;④灸法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⑤灸法解热抗炎作用的研究。

9 灸法的前景与展望      虽然灸法理论的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临床工作中亦遇到不少挫折,但近几十年来灸疗法,借助于现代科技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呈现出多学科、多视角、多方位的全面发展趋势,取得突破性进展。

笔者认为在今后几十年中灸法研究,有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突破:①灸疗原料的进一步研究;②灸疗适应症的进一步研究;③提高灸疗疗效的进一步研究;④灸疗抗衰老作用的进一步研究;⑤灸疗保健作用的进一步研究;⑥促进灸疗国际交流的进一步研究。

看当今世界,针灸之誉日隆,针灸之术日昌。

面对现代科技革命给传统针灸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今后的灸疗,将以其治疗效果更佳,机理更透彻,使用更方便,痛苦更少等诸多优势,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彩,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