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对汉语教育的意义研究

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对外汉语教育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中国各高校留学生数量逐年上升,因此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和管理也逐渐成为各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下文在国际化背景下,研究提高汉语教育水平的意义,欢迎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就各高校开设汉语短期班的情况进行网上调研,通过汉语短期班的现状探究其特点,并对今后短期班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字:短期班 特点 建议。

一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化地位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且这种趋势仍在持续。目前在华留学生接近33万人,据预测到2020年全国当年外国留学生人数将达50万,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流动目的地国家。来华学习留学生以非学历生为主,并且由于汉语短期班的招生限制较少,所以到中国游学,感受中国风土人情,体验中国文化的短期生越来越多,因此大力提高汉语短期班的教学水平和管理层次,也成为各高校高等教育的重点项目。

本人通过对部分高校汉语短期班的开设情况进行网上调研,对河北省享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高校(河北大学、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除河北医科大学)汉语短期学习时间的安排课程的设置以及教材的选定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汉语短期班的特点,并针对其特殊性探究今后发展的新路子。

汉语短期班。

(一)短期班的定义及种类。

汉语短期班是针对母语为非汉语的外国人进行的第二语言为汉语的非学历教育学习期限为2—20周不等,每周不少于20课时,来华留学生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择学习时长。教学围绕语言技能训练,语言文化知识,课外实践活动三部分展开。

根据来华留学生学习需求的不同,可将短期班大致分为下列类型:参观游学型、语言文化提高型,专业技能研修型(商务类等),海外学生获取研修学分型。

(二)短期班的特点。

1、学习时间灵活多样。

学习期限一般以周为单位,留学生可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间。比如,河北大学汉语短期班有两周班、一月班、两月班和三月班。河北经贸大学是二周至六个月不等。燕山大学暑期班为四周,每周26课时。由此可见,短期班时间相对较灵活,有伸缩性,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短期教学的强化性与速成性。

2、课程安排丰富。

调研高校课程安排上各有特点,丰富多样。如,河北师范大学短期课程有语言文化课程、文化活动和旅游参观,还设有免费的选修课程。河北经贸大学十分重视留学生汉语听说能力,因此开设汉语拼音、听力、阅读等课程,还举行书法、太极等专题讲座。燕山大学根据学生汉语水平的不同开设各等级的汉语综合课、听说课和文化课,这一做法可有效提高汉语培训效果。此外各高校安排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组织学生游览名胜古迹,了解民俗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小班授课方式。

高校汉语短期班招生一般分个人申请和团体申请,人数大都设定在10—15人之间,这种小班制的以口语强化为主的培训方式对短期汉语学习是很有利的,能使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汉语掌握程度,更加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4、教学方法独特。

以课堂教学为主,讲练结合,以提高学生交际能力为目标,以课外实践为辅提高运用能力。在华进行汉语强化学习的最大优势在于汉语言的大环境,在这一环境下,留学生汉语水平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在实践中进步。在所调研的高校课程安排上可以看到第二课堂教学高校短期培训尤为看重的一部分。

(三)短期班的管理。

高校来华留学生安排留学生专用公寓,且室内设施完备,为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服务,还根据不同国别安排不同的业余活动,比如对韩国留学生多开展书法、国画等专题讲座,对日本留学生多以交流茶艺的方式进行沟通,对欧美等开朗活泼的学生往往组织其学中国戏曲、民族舞蹈等。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能为留学生提供良好服务,建立友好关系,还对长期招收留学生有促进作用。

三 对短期班今后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由于参加汉语短期班的留学生国别不同、身份不同、学习目的有差异,且汉语水平不一致,所以在短期班教材、课时、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设置上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

(二)增强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充分利用汉语大环境,以优异的培训效果提升高校知名度;提高招生、后勤等部门的服务水平,做好宣传工作,并和国外大学等保持友好关系,为扩大留学生规模作铺垫。

(三)汉语短期班教材的编写和选用一直以来没有一个标准,所以针对不同学习时长、不同汉语水平、不同国别学生编写系列专门教材是提高短期培训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 结论。

增强对外汉语教学的实力,提高留学生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仅能提升学校的知名度,还对高校长期招收留学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各高校应针对短期班的特点制定教学策略,进一步提高汉语培训的教学质量,在实践中探索出合理高效的教学路子。

参考文献:

[1] 李冬青. 从留学生的生源特点谈短期班的教学管理规律[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0, 3.

[2] 孟长勇. 对短期汉语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3, 1(4): 58—61.

[3] 王忠. 关于来华留学生汉语短期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J]. 科教文汇, 2009 (4): 24—25.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