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胃舒颗粒 [养胃之王]

粳米糯米或者把粳米糯米加上其他食物中药煮成半流质,经常食用可以调养身体、防治疾病。

这种传统饮食方法,即为“粥养”或称“粥疗”。

粥疗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胃气”。

中医认为“胃主纳谷,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人体的健康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脾胃的强弱,所谓“得谷者昌,失谷者亡”,强调要保护“胃气”(消化吸收功能)。

正因为此,中医治病尤重胃气,认为“脾胃无损,诸可无虑”,“胃气一散,百药难施”,意即人的消化吸收功能一旦丧失,身体断绝了营养的来源,生理活动无法维持,也就谈不上对疾病的抵抗力。

再说,药是要通过消化吸收才能发挥作用的,否则,再好的药也无济于事,治病也就难上加难了。

作为粥疗重要成分的粳米糯米,均有健脾养胃、补中益气的功能。

如清代《随息居饮食谱》认为,“粳米甘平,宜煮粥食,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贫人患虚证,以浓米饮代参汤。

患者、产妇粥养最宜”。

《医药六书药性总义》则把粳米粥赞为“资生化育神丹”,将糯米粥赞为“温养胃气之妙品”。

粳米糯米为主,适当添加其他食物中药,便成了粥疗的一大特点。

粥里放入什么药物,需根据每个人都体质而定,具有个体性,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那么,应如何正确煮制药粥呢?   根据所配用的食物与药物不同的性质与特点,有以下几种煮制方法:   1.凡可供食用的中药,可以将中药与米谷一起同煮为粥,如大枣、莲子肉、龙眼肉、桑椹、淮山、柏子仁等。

2.较常用的是将中药煎取浓汁去渣,然后再与米谷一起同煮成粥,如补虚正气粥、菟丝子粥等。

3.将原汁与米同煮,如乳粥、鸭粥、安胎鲤鱼粥、猪蹄粥等。

4.先将中药研为细粉,再与米谷煮粥,如天花粉粥、茱萸粥、椒面粥等。

5.在煮制时,还可根据患者的口味嗜好及体质、病情等因素,适当放用一些调味品,一般可选用冰糖、红糖、白糖、蜂蜜、食盐、生姜、葱白等。

6.煎药容器最好选用沙锅,可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析出,还可避免因用金属锅煎熬所引起的不良化学反应。

7.煮粥的容器最好选用搪瓷烧锅,因为沙锅煮粥容易结底。

8.有些地区群众煮粥时喜欢放食碱,这会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应当禁用。

>> 养胃粥疗方      ☆神曲神曲15克,大米50克。

神曲研为细末,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

每日1剂,连续3~5天。

可健睥胃,助消化。

适用于消化不良、食积难消、恶心呕吐、胃脘疼痛、嗳腐吞酸、脘腹胀满、大便溏泄、肢软乏力等。

桂花心粥粳米50克,桂花心、茯苓各2克。

粳米淘净。

桂花心、茯苓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20分钟,滤渣留汁。

粳米、汤汁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即可。

每日1次,早晚餐服用。

适合于慢性胃炎患者。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