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精心整理)

新冠肺炎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精心整理)。

一、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 新型冠状病毒( 2019 -nCoV)。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三、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四、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潜伏期114 天,多为37 天。

五、目前尚无特效药,主要为对症治疗。疫苗尚在研发过程中。

六、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周围环境整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至少通风2 次,每次1015 分钟。

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不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遮掩口鼻,来不及或临时找不到纸巾时,可弯曲手肘后,再遮盖口鼻。

八、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走亲访友、聚会、聚餐等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用餐,使用公筷公勺。如果必须要外出,应科学佩戴口罩。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外出,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

九、不要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避免与畜禽接触。处理生食和熟食等的切菜板、刀具和存放用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食物煮熟煮透,尤其是肉类、蛋类要彻底煮熟后食用。

十、加强体育锻炼,营养均衡,睡眠充足,劳逸结合,可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十一、如有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请佩戴口罩前往医院发热门诊就诊。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十二、增强社会责任感,每个公民都是防控疫情的第一责任人。

十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多数患者症状较轻,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

十四、 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勤开窗通风,咳嗽、打喷嚏遮掩口鼻,避免用不干净的手触摸口、眼、鼻,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不聚会,可有效预防感染

十五、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提高身体抵抗力。

十六、 不接触和食用野生动物,避免与牲畜接触。处理生食和熟食要分开,食物煮熟煮透,使用公筷公勺,践行分餐进食。

十七、 在新发传染病疫情发生时,出现心理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属正常现象,但过度恐慌会危害身心健康。

十八、 如有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请及时到当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并戴好口罩。

近期,我国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病毒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症状 较轻,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

释义 1 1 :此次疫情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

2019 年 12 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

引起此次肺炎疫情的病原体是一种新发现的冠状病毒,该病毒为单股正链 RNA 病毒,国家卫生健康委将该病毒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

将该病毒引发的肺炎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称为 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特征与 SARS—CoV 和MERS—CoV 有明显区别。对冠状病毒的认识多来自对 SARS—CoV 和MERS—CoV 的研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 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漂白粉、次氯酸钠等)、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杀灭病毒

释义 2 2 :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大多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预后良好,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发热、乏力、干咳等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

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孕产妇临床过程与同龄患者相近。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经治疗,体温恢复正常 3 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连续两次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 24 小时),满足以上条件者可出院,或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出院后,应继续进行 14 天的隔离管理和健康状况监测,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分餐饮食,做。

好手卫生,避免外出活动。在出院后第 2 周和第 4 周到医院随访、复诊。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无需过度恐慌。党中央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已采取强有力的防控和救治措施,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同舟共济,密切配合,最终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释义 3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新发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

人类时刻面临着新发传染病的威胁。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几乎每年都有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新发传染病,累计已达 40余种。新发传染病刚出现时,人类对其特点和流行规律缺乏认识,不掌握或较少掌握防治方法,往往会出现快速传播,波及范围广,感染人数多,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造成地区性或国际性公共卫生事件,给社会经济带来重大损失。例如 1976 年发现的埃博拉病毒病、 1981 年发现的艾滋病、2003 年出现的 SARS、2012 年发现的 MERS 等。

人群对新型冠状病毒普遍易感。但是否会被感染,主要取决于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接触的机会。目前,国内外有关机构正在积极研发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疫苗。

根据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特点的认识及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管理措施包括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确诊前在。

定点医院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出现疑似症状,或有新冠肺炎流行病学可疑暴露史,及时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或所在村(居)委会报告,根据要求及时就医或隔离观察,密切配合有关部门采取的调查、隔离和救治措施,可有效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扩散,减少疫情危害,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健康和安全。

释义 4 4 :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其他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新型冠状病毒进入人体后,会侵害肺部组织,引起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的痰液和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病毒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会产生呼吸道飞沫,可被直接吸入,造成感染。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吸痰操作、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或气管插管,给患者翻身、拍背或进行心肺复苏时,也可能吸入患者喷出或咳出的飞沫。

除了呼吸道吸入会引起感染外,病毒也可通过接触传播,主要包括:①直接接触:人的破损皮肤、眼结膜、鼻黏膜等处沾染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的痰液、呼吸道分泌物等;②间接接触:日常用品、物品器具等有可能被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含有病毒的痰液和呼吸道分泌。

物等污染,手部接触这些污染物或触摸被污染的物品,再用手接触口、眼、鼻等,会导致病毒通过黏膜侵入人体。

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其他传播途径尚待明确。常通风,戴口罩,勤洗手,少外出,不聚会,人际接触保持 1 米以上距离,可有效减少感染病毒的风险。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