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林业局长会议上的讲话: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

当今社会,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任务越来越繁重,要求越来越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在全市林业局长会议上的讲话,仅供参考。

在全市林业局长会议上的讲话篇1

同志们:

今年元月上旬至2月上旬,一场罕见的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给全市的森林资源和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和重大影响。当前,全市林业系统正在全力以赴开展灾后重建、恢复林业生产。市林业局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林业局长会议,围绕灾后重建、恢复林业生产这一主题,研究部署灾后重建和恢复林业生产工作,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统一思想,规范管理,科学实施,打好灾后重建恢复林业生产这场硬战。

根据会议的安排,围绕灾后森林资源恢复与培育这一主题,从查明灾情,找准灾后森林资源恢复与培育的着力点;分类施策,科学有序地开展灾后森林资源的恢复与培育;不失时机,着力抓好春季树植造林补植重造;统筹兼顾,切实做好造林绿化和森林经营管理的几项工作等四个层面,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查明灾情,找准灾后森林资源恢复与培育的着力点。

要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必须重点调查掌握四方面要素和各类相关因子的关系。

一是查明因灾受损的林木种类与分布,掌握受冻林分内的主要树种,所处区域的海拨、坡向、坡位等相关因子,为补植补造树种选择和配置提供依据。

从各县(市、区)灾情上报的情况和市林业局组织的六个工作组到各县(市、区)了解的综合情况标明,全市受冰冻灾害影响林分面积达到1273.6万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2.6亿元,受灾最为突出的树种主要有:

1、现有林分受灾情况:毛竹149.91万亩,杉木363.62万亩,湿地松84.732万亩,马尾松130.36万亩,桉树35.881万亩,天然阔叶树等其他林分面积249.25万亩

2、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林分受灾情况:退耕还林工程受害面积29.1万亩,占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总面积120.43万亩的24%,其中集中连片需重新造林的面积9.8万 亩,需补植补造面积19.3万亩。树种包括:马尾松0.5万亩,杉木3.0万亩,桉树12.4万亩,竹类(毛竹、杂交竹)1.2万亩,湿地松1.1万亩,桤木2.5万亩,脐橙1.4万亩,其他树种7.0万亩

3、灾害成因与受灾区域特点。

这次冰雪灾害,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异常下的拉尼娜现象产生的50年一遇的自然灾害,客观上属于人力不可抗拒的天灾,但从森林经营的角度来分析,不合理、不科学的经营措施加重了灾害损失,如毛竹雪压与保留阔叶树偏少,过度采挖冬笋和毛竹未勾稍;松树冰冻折断与不合理的超强度采脂;大面积存在的松类人工纯林等密切相关。

从这次灾害的受损程度区域分布看,与纬度、海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灾害大区域内,北部重于南部,以海拨400米左右为分界线,高海拔受灾明显,特别是在相对高差明显的林区,更为突出。与立地因子更为密切,在同一受灾区,北面阴坡,特别是迎北风面,以及通风条件差,冷空气沉积的林分,受灾更为严重。

补植补造的树种选择和配置上,要更加注意选择相对耐寒,抗冻、抗雪压性能强的树种。同时,尽可能考虑营造混交林,以避免或减少今后类似灾害天气的受损程度。

二是查明因灾受损林分类型与程度,掌握受冻林分的林种,受冻表现类型(倒伏、折枝、折梢、折干)、以及分布状况(零星、连片)等因子,为恢复资源、灾后补植补造和森林经营提供依据。

在这次冰冻灾害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深山、远山区,普遍比丘陵、半山区受损程度重。但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两大类型林分的分别受损程度,在各县(市、区)的灾情上报中还难于分辨,对受损的程度也还未作林分相关等级类型的调查。因此,必须在对这些因子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才能确定采取封育恢复,更新重造补植补造等不同有针对性的恢复措施。特别是生态林区如何采取对应措施,对确权到户的自留山,责任山如何实施宏观指导与微观实施对接,都必须做好基础工作。

三是查明因灾受损林分面积与范围,掌握受损林分的具体面积和范围等因子,为灾后补植重造提供决策依据。

从上报的情况看,补植重造的面积中,有一部分是当年冬季的新造林,绝大多数是受灾林分清理后,需要实施补植重造。因此必须尽快确定今年春季补植重造的具体地点、范围和面积,加紧落实造林苗木,抓住有利时机,全面组织实施。

四是查明因灾受损苗木种类和数量,掌握冻害苗木的受冻程度、种类、数量等,为确定造林灾后补植补造苗木调剂,合理安排容器育苗等提供依据。

从各县(市、区)上报的灾情中,全市苗木受灾面积2081.2亩,造成的经济损失为2065.5万元,这是当时上报灾情的估计数。气温回升后苗木的受灾如何,要组织一次全面的检查,才能得出较为可靠的数据。

从全市的育苗区域的分布看,绝大多数的苗圃选择在海拔相对较低的区域,对乡土树种苗木估计不致于受冻后,失去使用价值,但对一些不耐寒的树种苗木,可能会有较明显的影响。这些情况都要尽快搞清楚,才能在实施造林计划任务中提供苗木的保障,提前做好苗木缺口的补充措施的落实。

以上四方面的要素是组织实施春季造林补植补造工作,最基本、最关键的依据。[说到这里,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局长肩负着灾后重建,恢复林业生产最直接的指挥职责。如同一场战役、指挥者在战役来打响之前,必须对整个战役的地形、地貌、敌我力量的基本兵力,各种基本作战条件,要做到一清二楚,才能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对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的灾后资源培育,经营来说同样要对辖区内的基本情况做到全面掌握,才能有针对性的施策。]。

请各县(市、区)要抓紧做好灾后恢复与培育资源的规划方案,特别是今年春季造林的实施方案,在完成原下达造林计划任务的同时,抓好增加灾后补植补造的任务的落实,进一步明确在什么区域实施,对造林地点、面积,树种、进度等都要抓紧谋划好,确保造林经营工作有序进行。

二、分类施策,科学有序地开展灾后森林资源的恢复与培育。

科学地制定好灾后森林资源恢复与培育的规划方案,是分类施策的前提,从这次冰冻灾害对全市森林资源的破坏程度和营造林工作的具体实际来分析,灾后森林资源恢复和培育,总的工作思路应当立足于:坚持封育优先,着力抓好补植重造,强化造管并举,务求工作实效。

所谓讲封育优先,就是要立足封山育林,自然修复。充分发挥本地区良好的水热自然条件,森林自身恢复能力,和经过多年的资源培育,林区的自然生态因子可以满足林木自然修复的立地生态条件等优势。通过严格的保护,使受损的林木与林分,通过自身的调整能力,达到林木生长,资源自然恢复的效果。

所谓补植重造,就是对一些受损程度特别严重,靠自然修复难度大的区域着力抓好补植重造,更新造林促进资源培育。针对受损严重的人工用材林,工业原料林等在遭受冰冻灾害后,大量倒伏,折干撕裂,有些树种缺乏萌芽更新能力,造自然修复,难于实现资源恢复与培育经营目的,对那部分林分,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清理后,及时地组织补植重造,防止出现清理后新的荒山出现,或任其自然导致大量残次林的形成。但这里要特别一提的是,必须坚持在资源消耗限额管理允许,清理后有能力实施补植补造的前提下,有序组织实施。做到清理一片,补造一片,切忌出现只砍不造,导致新的荒山和稀疏低效林分的出现。

所谓讲造管并举,就是要加强管护、优化经营。无论实施封山育林或更新造林补植重造等营林培育措施,都应该切实做到适地适树,按照造林技术规程确保造林质量,进而加强新造林的管护、抚育、切忌重造轻管或只造不管。

按照省林业厅去年的部署,08年要在全省组织开展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灾害发生后要充分考虑灾后资源的恢复与培育,把它纳入编制的范畴之中。把灾后森林资源的恢复与培育,作为今后一个时期造林经营的重要内涵,切实组织实施。

所谓讲务求实效,就是要做到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面对灾后森林资源所遭受的严重受损的现实。要做到统筹布局,突出重点,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稳步实施。就灾后森林资源培育的宏观管理来说,首先,要克服一个减字,就是要防止灾后森林资源的大幅度减少,从各县(市、区)统计上报的资料,全市因灾折断、倒伏、冻死、冻坏的林木折合活立木蓄积2621.7万立方米,占全市现有蓄积量的26.74%,毛竹13634.5万根,占全市毛竹蓄积的60.32%。这两组数据如果确实是这样,那将是非常惊人的,相当于灭荒时期的基数。可谓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场灾害回到了灭荒前。十五资源清查时全市森林资源总量只有9800万立方米,亩平只有2.41立方米,现有的资源基础承受不起灾后掠夺式清理采伐,经不起折腾,能保的一定要设法先保下来。另外,还要着力抓好灾后森林防火、病虫防检,切实防止灾后森林资源损失程度的加重。

从营林培育资源角度讲,就是要力求一个增字,千方百计加快资源的恢复培育进程。从当前的造林的重点来讲,就是要着力加大森林火灾迹地,采伐迹地,重点区域以及灾区清理后的林地的造林力度,把火烧迹地,采伐迹地,绿色通道沿线受损林分清理迹地,交通干线两侧现存的荒山荒地,退耕还林,长珠防林工程造林受损林地,新造幼林受损林地等几大类作为当前造林的重中之重,尽快组织造林补植,加快资源培育,促进森林资源的恢复增长和绿色生态功能的保护与恢复

在上述工作思路的宏观指导下,分类施策有针对性地实施灾后资源的恢复与培育。

一是对受损的毛竹林分,当务之急要实施全面的禁笋育竹。(3月5日惊蛰,3月20日春分,4月4日清明,4月20日谷雨),这两个月是毛竹发笋育竹的有效期,依照正常年分毛竹的禁笋,一般是在春分到谷雨,有些县提前在惊蛰到谷雨,历时时间为一个半月至两个月。针对灾后毛竹林分的严重受损,育笋母竹受灾后育笋养分供给的内在功能减弱的林分状况实际,提前禁笋有利于保笋育竹,争取当年尽可能增加有效发笋量。加快受损竹林立竹基数的恢复。力争3年左右立竹基数恢复到灾前的水平。从森林经营的角度上讲,撕裂、折断、倒伏的毛竹,应当及时清理利用,保持竹林的正常卫生状况。但面对灾后现实,如此大面积的严重受损毛竹林分,短时间内清理又无法实施的情况下,必须按照省林业厅统一要求和市政府通告要求,待新竹长成后,组织有序的清理

经过禁笋育竹的竹林,要加大培育管护力度,科学育林。省林业厅已部署全市要积极推广竹腔施肥,分配给我们市的计划任务为75.5万亩,要引导组织开展好。我这里还要强调的是在新竹长成后组织清理破折毛竹时,要加强抚育措施,一是在今年的秋冬季节动员组织开展一次大规模的竹林垦复施肥,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大力提倡竹林垦复,促进竹鞭的发育;二是在保留一定比例现有林间树木的同时,有意识地在林间空地补植一些树冠较小的树木如杉木,还有泡桐(冬季落叶,又可招引芫菁,减少竹蝗的发生)等树木使竹林中的树木投影面积,达到10―20%;三是海拔较高,迎北风面坡等区域要积极推行幼竹摇梢和勾梢,提高抗雪压的能力。

二是对天然阔叶林受损林分,要充分利用阔叶树萌芽能力强,受损后仍就能够通过萌芽自然恢复的自身功能,严格加以保护,无论是折枝、折梢、折干的均应保留,即使是有组织的实施清理,防止火灾,也只能清理那些离体断枝、断梢部分,一律不得实施采伐。这样做有利于保护物种资源,有利于培育复层异林林分,有利于克服采伐恢复造林难度大的困难,有利于避免因清理采伐造成林间下层中幼乔木树种林木再度破坏。有利于阔叶树禁伐措施的继续实施。尤其是对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更应该实施高强度的严管措施。

三是对湿地松、马尾松、杉木等受损林分,凡折枝和折梢后尚存部分枝梢的植株,原则上应先保留,对经过审批,允许清理采伐林分,应遵循以下要求。

杉木林分:残留树冠在一半以上的植株,可继续培育,暂不清理清理林分内保留有80株,且分布较为均匀,可不予补植。伐蔸萌芽后,可恢复林分密度。对第一次轮伐后培育的杉木林分受损清理采伐后,仍可采用萌芽更新。确需补植重造的,应营造混交林。

天然马尾松林分,折干植株清理后,每亩植株保存达到100株,且未开天窗,可不应补植,采取封育措施,促进其大径材培育,低于100株,且又开天窗的林分,要及时实施林间空地补植阔叶树,培育混交林。

湿地松:受损植株在20%左右的且分布均匀,林分清理后,不必采取其他措施,视其为自然调整密度,遇有个别开天窗的区域适当补植,对受损程度达到40—50%的清理采伐后,必须适度补植阔叶树,对受损程度达到60%以上的林分,可根据立地条件选择更新树种补植或重新造林

四是对桉树受损林分,采取以下措施。

3年生以上的幼林:受损折干率达到60%的可采取全林采伐,实施萌芽更新;受损程度低于30%或权梢部受损,且零星分布的最好不要清理采伐,加强管护,任其自然恢复

1—2年新造幼林:地径达到5CM以上的植株受冻枯死的,应采取在根基部10CM左右砍除,让其萌芽更新。

企业投资造林的,尊重企业意见,金太阳公司清理采伐后,不采用萌芽、重新造林选用更好的抗性树种造林,应予以支持。

无论何种类型,萌芽后长成30—50CM时,应进行及时地除萌,保留1—2根,同时进行培土施肥,(施肥时应注意增加一定量的硼肥),一般情况下,当年可恢复成一片幼林。

这里顺便说说桉树采伐季节与萌芽的关系。有的同志问我为什么当前要尽快组织实施对桉树受损采伐更新。桉树萌芽能力强,一般砍伐后10—20天开始萌发新芽,30—50天达到萌芽高峰,70—80天萌芽停滞,高温干旱季节,萌芽效果差。因此,尽早实施,可避免进入更新后高温干旱影响萌芽,应以3月底完成采伐较为适宜。另外,早采伐早萌芽,有利于萌芽条当年生长期长,木质化程度更高,冬季抗低温受冻能力增强。

桉树的萌芽一般可达80—95%,如果遇到少量植株未见萌芽,及时地沿蔸基部刨开10CM左右的土层,让第一层根系裸露,可促其萌芽。

五是对新造幼林受损后,在做好调查的基础上,凡松杉幼株顶梢受冻或整株枯死的,应实施补植。对多数阔叶树幼株,只要不是全株冻死,只是枯梢、叶片受冻,苗木有困难的话可不予补植,加强抚育,促进次生顶端优势形成。

分类施策,是当前面对补植补造工作量大,苗木供需紧张,调剂难度大,清理采伐限额控制,避免造成大面积荒山出现,所必须考虑的应对措施。以上我说的都是最基本和最低标准的措施。这里还建议对确需清理采伐林分,必须依据采伐限额的允许程度、补植补造的能力、林区管理有序等要素,即积极又稳妥的实施。同时一定要在编制清理采伐作业设计的同时,编制好补植补造实施方案,省林业厅要求,对今年内难以更新的林地,一律不要安排采伐

三、不失时机,着力抓好春季植树造林灾后补植重造,打好恢复林业生产的硬仗。

今年的春季植树造林任务十分繁重,请各县(市、区)务必把当前的植树造林工作摆到突出的位置,确保今年造林计划任务完成的同时,抓好灾后补植补造的实施。

一是今年省林业厅原下达的造林计划任务为45万亩,其中山上造林22万亩,平原(四旁)造林23万亩。计划任务已经下在到各县(市、区)务必抓住当前气温回升后的有利时机,突击一段时间完成山上山下造林任务。这是硬性的造林任务,务必须确保保质保量完成。要充分利用林改后产权明晰,调动千家万户造林的积极性,要结合龙头企业、大户承包、租山造林等推进社会造林,要明确造林经营主体,千方百计拓展造林的参与空间,构建造林经营的新格局。

二是要确保退耕还林和长珠防林工程造林任务的完成。今年全市共安排退耕还林荒山造林计划任务20万亩,长珠防林计划任务2.7万亩,退耕还林任务涉及除章贡区、石城、上犹以外的15个县(市),长珠防林涉及信丰、宁都、龙南、定南、全南、安远六个县,要按照作业设计和造林技术规程,确保任务的完成。对长珠防林工程县,要求选择两个以上的珍贵优良树种营造100—200亩的示范林。

这里要特别一提的是,对历年退耕还林和原有长珠防林工程的新造林,在这次灾害受损后,一定要确保尽快实施补植补造,包括两林核查中,不合格的退耕还林面积,也要在今年春季全面完成整改,实施补植补造

三是着力抓好灾后受损林分补植重造。省林业厅安排我市的补植重造任务为24.7万亩。要在保证计划任务完成的前提下, 优先安排新造幼林、工程造林受损补植重造,以及城乡农村村庄周围、交通干线两侧受损林地补植重造。对其他林分,应按照权属关系,加强指导与督促,促使其年内完成补植重造任务。

四是抓好绿色通道造林,把通道绿化摆到春季造林工作的重要位置。林业工程造林补植重造,灾害受损林分清理更新,都要向绿色通道绿化倾斜,争取在灾后交通干线两侧的生态恢复和绿色程度的改善,有一个看得见的变化。确保通道绿化工程的持续推进。

五是大力推进四旁平原造林,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依托造纸原料林、生物质能源林等发展,大力发展四旁种竹,种植光皮树等兼用树种,确保今年春季造林任务中23万亩山下造林任务的完成。今年华劲纸业计划在全市18个县(市、区)全面展开四旁种竹,市局已下发专门文件。按照省林业厅去年的部署,08年4月将组织开展一次全省性的造林检查,重点是四旁平原造林。各县市区要及时做好四旁平原造林的实施方案和造林的验收统计工作。

六是抓好3.12植树节义务植树活动,营造浓烈的氛围,充分利用灾后社会更加关注生态恢复,各级党政更加重视资源恢复的有利因素,广泛开展以义务植树活动为载体的全民参与造林绿化活动,推进全市更大范围植树造林的开展,力争今年3.12植树节前后,全市的造林绿化工作有一个空前的提升。

七是及时的做好造林绿化苗木的调剂工作与保障。去年雨雪灾害前,对全市的苗木供需曾做过统计分析,按原来的造林计划任务,基本上可以满足全市造林的需要。但遭受冰冻灾害后,各地苗木出现受损,加上补植重造任务的增加,苗木的供给会成为影响造林任务完成的重要因素,为此,请各县市区在摸清苗木受损情况的同时,一定要尽早谋划好苗木的需求工作,没有苗木造林工作就失去了基础。

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绝大多数苗木尽管受冻害影响,虽然生理机能受到影响,但气温回升后,仍能恢复生长,仍可使用,但要注意的是松杉苗木主梢冻死的不得使用,阔叶树苗木,叶片冻枯的,经换叶后,仍可用于造林。有条件的苗圃,提倡苗木出圃前,喷洒一次1000—1200倍的硼砂液,或喷洒一次800—1000倍的磷酸二氢钾液,作为叶面施肥,提高定植后的成活率。

苗木不足的县市区,可采取轻质基营养杯育苗,或在相邻地区补充调入,无论何种补充措施,都必须讲求苗木质量,切忌见苗就用,不讲质量,造成劳命伤财。

四、统筹兼顾,协调抓好资源保护与培育相关的几项工作。

在抓好上述春季造林工作的同时,当前还要高度重视统筹抓好如下几项工作。

1、着力抓好森林病虫害监测。由于元月份的低温冰冻灾害,是在入冬后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再出现的异常天气,对一些隐蔽性已经处于休眠状态的越冬害虫,低温影响不是十分明显,在气温回升后,虫口基数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相反,经过持续低温冰冻影响,林木本身生理机能受损,抗病虫能力下降,同时,有些耐寒性差的天敌遭受低温冰冻天气影响后,基数下降,这些因素都构成了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可能出现反常态势。特别是一些偶发性病虫害,可能出现急剧上升形成危害。为此,要加强病虫情的动态监测,及时地做好病虫情调查和预测预报工作,防止出现大范围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危害。

2、立即组织对全市电网抢修过程中,散落的松木板电缆盘及其松材包装材料的清理。在冰冻灾害后,全市电力恢复抢修中,从外省外地调入了大量的电缆盘,电力器材包装材料,其中有不少是松板材料,内含有来自江苏、浙江、广东、安徽等松材线虫病疫区。由于松材线线虫病随带疫材料远距离传播的危险性,这些材料中,若内含有传播媒介昆虫松褐天牛的话,将十分有可能大范围、广分布的造成扩散危害。根据松褐天牛的生活史,一般在4—6月间为成虫羽化期。但在赣南地区据观察记载,曾经在3月23日发现有成虫羽化,特别是靠南面的几个县,气温回升相对更快,天牛的羽化时间相对更早。因此,当务之急,务必立即组织对这类材料进行清理,并集中烧毁,消除疫情入侵与扩散的隐患。在清理时,一定要做到全面彻底,已被周边老百姓或其他途径拿走了的,同样要全面回收销毁。

与此同时,对本市已经发现松材线虫病的区域(章贡区的湖边、水西、水东,黄金区的蟠龙,兴国高兴)要采取严格监控松树受灾材的清理采伐,严格的按有关规定从严审批、检疫和放行。

3、如期完成退耕还林和生态公益林两项核查工作。这两项全查工作大部分县市已完成外业检查工作,对少数几个尚未完成的县市区,请尽快组织人员抓紧完成外业检查工作。已完成外业检查的单位,应及时组织技术力量进行内业整理、汇总、输机等,务必于2月底前将成果资料上报市林业规划院汇总。

4、抓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的只有崇义、大余、安远、上犹四个县,请未完成的县市区务必在2月29日前完成并上报专项规划成果资料。

5、按时完成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进一步核实退耕还林有关数据工作的通知》和省林业厅《关于组织上报林业利用外资项目雨雪冰冻受灾情况的通知》有关资料的上报工作。调查内容和要求已随文转发到各有关县市,请按通知要求做好调查和数据统计上报工作,请各有关县市于3月1日上报相关数据到市林业局造林经营科。

6、做好20xx年度退耕还林、长防林和血防林工程建设任务申报工作。申报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任务要求,省、市已下发了文件,请各县市按通知要求进行一次摸底调查,积极申报工程建设任务,并落实配套资金,编制好项目申报材料,联合行文报市发改委和市林业局。

7、组织完成20xx年度退耕还林县级自查验收工作,按时上报县级自查验收成果资料。去冬,全市组织各县市区开展了退耕还林推磨转圈式外业全查,外业核查工作基本结束,要求各工程县针对全查发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一次全面的自查整改,利用春季植树造林季节对不合格面积进行补植补造,确保退耕还林成活率合格达标,县级自查成果资料于3月底报市退耕办。

以上所述四个层面的意见,其主体内容经过局长办公会研究。但具体阐述为个人的理解和意见,有些是管理性质的内涵,若有省市各级相关文件规定,以文件为准;有些是业务技术专业方面的内容,若有专家学说和意见,以专家讲的为准。如果没有文件新要求,又没有专家不同意见,请大家结合各自的实际,加予落实。

同志们,罕见的持续低温冰冻灾害,给森林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给林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影响。面对灾后的现实,全市林业系统都应该以主人翁的敬业精神,对加快林业发展的高度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实事求是的工作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开拓创新,排难而进。去夺取灾后重建、恢复生产,促进发展的全面胜利。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