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故事(二)

打开文本图片集。

光艳四射再噶尔皮绣。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湟源,就有这样一枝“红杏”绚丽多彩、分外妖娆,它就是丹噶尔皮绣艺术产业。它的生成虽只有短暂的几年,规模也还很小,但它的创新意识、企业理念,以及所具有的生命力,及其成功的艺术作品,给我省文化产业的发展,锦上添花,增色添彩,做出了新贡献。她走出了青海,走遍了中国,走向了世界。

噶尔皮绣的历史沿革。

皮绣,即在动物的皮上绣出的工艺品。追本溯源,这种工艺的历史可谓久远。《史记·夏本记》载:“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序”。史学界一致认为这是四个古国之名。其中织皮昆仑国就在今湟源和环湖地区。这个古国创造了用皮毛造型的原始艺术品,作为贡品或商品流人中原,由于这种物品很有特色,其国由此而得名,令周边刮目相看。

据史书记载:上古把鞋叫“鞵”。《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鞵,革生鞮也。”可能就是青海人叫“轩烟牛皮”做的那种鞋。据王生金先生在《历史学习》中说,我国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皮鞋。春秋时,穿皮鞋已经普遍。战国时孙膑受刖刑后,为了能走动,就用硬皮革裁成鞋底,再缝上鞋帮,制成高帮皮鞋,并绣上皮花称“皮賛绣”,所以鞋匠们奉他为鞋业的祖师爷云云。但去古未远的西方人却认为革履的发明者是西戎羌人。西汉黄门侍郎史游写了一本儿童识字课本,叫作《急救篇》,在介绍到衣着时写到“鞮靸卬角褐韈巾”。有个叫徐锴的注解家这样解释:辊是薄革小履。“鞮亦履,今胡人履连胫,谓之“络鞮”。《急救篇》的另一处又说“旃裘革索铎蛮夷民。”唐代颜师古,南宋王应麟等注解大家对这句话的注解是“革索铎”(读作suo duo)是少数民族的鞋。全句的意思是“少数民族以毡为裘,脚穿革索铎,今天羌人的服装还是这样。”东汉时期羌人多次举行反抗起义,他们作战用的“盾”是牛皮做的,上面还绣花纹。吐谷浑时军队戴的帽子,也用牛皮并在两旁绣上图案,里边装上毛毡,防止刀箭砍伤。

湟源羌人繁衍生息之地,史称“西戎羌地”,清代中期始称丹噶尔。从各种历史文献及出土文物考证,湟源很可能就在织皮昆仑国的中心地域,这个古国至少已有3000年历史。古人如何织皮?今已无从考证,但从与羌人血缘和文化上有密切关联的汉藏民族求证,则可在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揆情中,做出一些合理的推想。

曾经遐尔闻名的湟源是“环海商都”,每年集散各类皮张达30万件,牛、羊毛500万斤,这是汉藏民族皮毛为生活、生产的重要原料,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衣、食、住、行,无不与皮毛千丝万缕,息息相关。他们用皮毛制作各种衣帽、被褥、口袋、皮箱、帐房及各类马具,还有子弹袋、弓箭筒、刀鞘、火镰、马鞭、马绊、各种用途的绳索等等,无不以皮毛为原料。在一代又一代的生活实践中涤故革新,积累了对毛皮的深刻认知。汉藏民族又是一个崇尚美的民族,因此,就将对美的认知和追求融人了皮毛制品之中。他们在用牛毛织褐子时,织人美丽的图案时,在皮制的衣帽上镶嵌吉祥的纹饰,用马的后腿皮制出实用而有独特造型的后鞧,即便是最常用的绳索,也将美的元素编人其中,斗丽争妍。笔者曾在四川羌族中,看到了一根有百岁高龄,凤毛麟角的皮绳,此绳用一张完整的野牦牛皮裁割而成。粗细与筷子相当,十分精致而又坚韌,足有三十多米长,盘成一个亚字形。绳头是野牛的两个耳朵尖,绳尾是野牛的尾梢。很有一些神秘的沧桑感,这也是一件独特的民间皮艺珍品,气度不凡,弥足珍贵。

汉藏民族同胞的制皮艺术,承前启后,世代相传,进而使与汉藏族杂居的蒙古、回等民族也受到了耳濡目染,并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首“花儿”是这样唱的:“尕妹给你绣上个满腰转,羔皮的边边,里底是毡毡,牛毛(俩)扎上个牡丹,勒上了走,人前头显我的手段。”。

宽大肚兜的绣花马夹是一件古老而精美的皮毛工艺品,作为爱情的信物它不但蕴涵着炽热真挚的情感,也透露着制作者对自己手艺的自信。由此可见,从“织皮昆仑”到“环海商都”,诉说着青藏高原皮毛工艺的传承渊源和它在民间的深厚根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由此可以说丹噶尔皮绣攀今揽古,承担了对古羌人汉藏民族皮艺文化的传承、保护,研发和创新“沉睡几千年,一醒惊世界。”。

噶尔皮绣的创业里程。

皮毛工艺虽然有着3000年的悠久历史,但从一种原始的民间工艺发展成为深受市场青睐的现代文化产品和产业,却是一种创新,汇集了社会各层的合力。皮绣的最早创意人是蔡成勇先生,作为一县之长,他深谋远虑,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但湟源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湟源县城镇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是他经常思考的两个重要问题,湟源古老的文化沉淀给了蔡成勇灵感,他想,能否在皮子上绣花做成一种有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也能解决不断增多的城镇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蔡县长把这个千斤重担交给湟源文化馆,时任文化馆馆长的张永福负责挖掘、研发此项工作。张永福是一位资历很深的基层文化工作者,在文化圈子里,老马识途,多见识广,又是一位才华横溢,很有成就的实干家,闻名遐迩的湟源排灯、一呜惊人的《古羌乐舞》等都是他的成功之作。由于对乡土文化做出贡献,他被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的荣誉称号。在研发期间,张永福得到了西宁市女子职业学校全体师生的鼎力支持,她们为学员举办培训班,不遗余力地培养皮绣艺人,支撑皮绣工艺人才。值得一提的是校长李永清女士,更是倾其所有,出谋划策,为研发皮绣牺牲了日日夜夜。

这两位土生土长的湟源人,怀着对乡土文化的挚爱和对事业的追求,以及为父老乡亲办实事的心愿,奋发图强,努筋拔力,全身心地投入了产品的研发工作。一开始,他们将传统绣法移植在牛羊皮上,其产品因皮张的厚度、干湿程度不同,皮质的松弛或膨紧而变形。为了掌握各类皮子的“脾气”,他俩终日泡在牛、羊、兔、旱獭多种皮张之中。皮张分生与熟两种,不论哪种皮子都会散发出一种刺鼻的气味,招来了人们的质疑眼光,有的熟人当面发问:“你俩身上是啥味儿?真难闻!”这使年近中年、温文娴雅的李永清女士颇感为难,但张永福则笑而答之:“是臭皮匠的味道,没闻过就好好闻闻。”当然对于张永福、李永清他俩,勇于攀登,有执著追求的人来说,再大的困难也只是将踩在脚下的一块台阶石。经过屡研屡败、锲而不舍、点灯熬夜才使丹噶尔皮绣的用料日趋完臻。功夫不负有心人。水到渠自成。他们在2008年成立了“丹噶尔皮绣研制开发有限公司”,从此皮绣这个古老而又崭新的工艺,正式登上了青海文化产业殿堂,展示它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万众无数的眼球。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