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校园景观在福建三明林业学校的设计应用

微型校园景观在福建三明林业学校的设计应用。

校园是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环境。要让学生爱学习,首先要让他爱学校校园容貌,一物一景、一草一木,将镌刻在学生的心中。微型园林校园景观的物质体现。优美校园环境、浓厚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感悟人生。  1 微型园林的概念  何谓微型园林,我国著名园林风景师朱钧珍教授在《微型园林》书中提出,微型园林,是利用园林的要素,如山、石、水、植物、建筑乃至小的道路而创造出一些优美、精致且相对完整的小小园林,能表现一定的主题和内涵[1]。  微型园林特征:一是面积小,标准不一,最大也只在700 m?左右;二是园林要素尺度标准,以人为本;三是地点不受地形限制,零星分布于角落;四是讲究精细的设计,赋有一定内涵特色,如景观的主题和寓意。  2 微型园林设计原则  发挥微型园林校园边角效益,坚持以人为本,小而精,采用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生态环保的设计理念。利用小地块,创造一个精美、舒适的环境,构建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校园景观。  2.1 以人为本, 回归自然  景观服务于人,充分考虑使用者的要求,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合理布局各园林要素,围绕着回归自然为主题,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无穷的园林景观,将园林建筑、小品、山水、植物融进大自然。  2.2 注重尺度和比例  根据实地情况,把握好各园林要素与周围环境的比例和尺度,和谐、统一,恰到好处,取得神似的效果,创造出舒适宜人的环境。  2.3 精雕细刻,注重内涵本文由收集整理  寓情于景,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地形、小品、植物协调一致,精雕细刻,追求园林生命在于细部[2],要注重景观外表,更要注重它的精神和内涵。  2.4 个性和实用并存  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与总体布局统一,发展个性化景观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传承学校历史。同时,结合教学需要,注重实用。  3 微型园林校园景观中的应用价值  微型园林校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校园景观的一种文化现象和精神表述,包含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树木、花草树木是校园景观的物质层面;校园文化内涵校园景观的精神层面。  3.1 体现校园文化特色  微型园林体现校园景观特色,特别是小品,如雕塑、花架、木亭等,形式多样,布置自由,内涵丰富,融入周边环境,各种植物合理搭配,挂上树种的名称、生长特性、景观价值和产地,让学生了解植物、森林、生物等科普知识,体现森林校园文化特色。  3.2 丰富校园景观内涵  有人把微型园林比作物质的世界,隐形的课堂[3]。微型园林中的小广场、小游园,小平台的设置,为学生提供开展科普、书画展、摄影等校园文化活动场所,增加师生的感情交流,增强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的凝聚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增长知识,在有益活动中成长,提升校园景观的品味和文化内涵。  3.3 弘扬校园文化景观精神  园林景观校园文化景观的物质载体,可以体现校园文化的精神[4]。一个环境优美、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可以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淀学校的成长历程、彰显办学理念和突出办学的特色。  3.4 突出校园文化景观文脉的延续  校园文化景观一大特点是传承历史和崇尚文化。通过建筑、小品、植物园林要素来体现校园文化景观。注重地域自然特征,挖掘、提炼和发扬校园文化传统。通过微型景观内涵建设,让校园文化景观具有高档次的文化品位。  4 福建三明林业学校微型校园景观设计应用  4.1 学校基本概况  学校位于福建三明市三元区,文笔山森林公园半山腰,可俯瞰三明市区,学校占地面积67 670.05 m2。呈山字形,山峰向东,南北长,以400 m跑道大操场为中心,分区明确,校园依山傍水、绿草如茵,花木葱郁,环境优美。  4.2 景点介绍  景点一:展望(图1)  展望倡导节能、环保。立体式植物栽培和现代园林设计相结合,用先进的植物生态循环净化体系进行无土栽培与养护,用十几种水培植物,垂直绿化,装点墙面,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资源循环利用等功能,体现植物与人居环境和谐共存。  图1 展望  图2 文化广角  景点二:文化广角(图2)  文化广角是学习、休憩广场,也是学校爱鸟周、科普教育等文体活动场所。广场上法桐,榔榆,金钱柳,油松靠凳,与四周环境融为一体,成为独具生态特色文化小广场,既是独立的活动空间,又与校园通道平顺相接,成为校园一景。  景点三:文化长廊(图3、4)  图3 文化长廊  图4 长廊小景  文化长廊(图3)是学校综合宣传栏,有生态拓展训练绿色、低碳、生态、环保、安全知识等内容和画面。  一旁的微型自然山水庭院景观长廊小景(图4),汀咚泉水、植物、石厩、置石、回廊、和憩亭,构成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体现小空间,大园林,感受不深不浅溪水,半砖半阁人家自然风情。  图5 园林之窗  景点四:园林之窗(图5)  园林之窗又称园林工程模拟实训场,是教学与园林景观完美结合的园林实训场,精美园林的典范。采用以小见大园中有园的造园手法,通过地形改造,叠山理水,小品刻画,将假山、植物、景墙、 水井、石磨、木亭、石灯、仿生坐椅、花纹路面有机组合,传统元素和现代元素完美结合,具有古典和现代园林的韵味和特色,让人感受到江南小庭院之美。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