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并发症处理体会

【关键词】 颅内血肿;穿刺术;并发症

微创颅内血肿消除术是治疗脑出血的一种安全、简便、有效、创伤小、适应证广泛、生存率高、病残率低的先进方法。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气颅[1]、术中再出血穿刺针孔感染、广泛性脑血管痉挛、脑脊液外漏、癫痫发作等,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我科近5年来65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中发生并发症17例,现将其处理体会报道如下,以便提醒同仁在应用此项技术过程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共65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其中男41例,女24例,年龄32岁~83岁。发生气颅7例,术中再出血3例,穿刺针孔感染1例,广泛性脑血管痉挛1例,脑脊液外漏2例,癫痫发作3例。

2 并发症处理。

2.1 气颅   4例为男性,3例为女性,发生率10.77%,4例在手术过程中因穿刺针顶帽未拧紧,抽吸过程中气体进入颅内(CT检查抽吸量时发现)。处理:更换顶帽并拧紧,抽吸血肿过程中连同气体同时抽出,复查CT未见残留气体。另3例为术后第3天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经CT检查提示气颅内顶帽漏气造成。更换顶盖,抽气同时给以脱水,抬高头位等处理症状缓解。

2.2 术中再出血

共3例,发生率4.6%。1例为男性患者,56岁,发病3 h出血量130 ml,血压180/140 mmHg,脑疝形成,中枢性呼吸衰竭,紧急抢救,穿刺后出血不止,用付肾素冲洗未能奏效,患者术后3 h死亡。2例患者术前使用过甘露醇、速尿等,穿刺后血肿抽吸困难,负压过大,引流管不断有新鲜血液流出,立即给以250 ml盐水加付肾素液体冲洗后无新鲜血液流出,6 h后注入血肿液化剂,逐渐将瘀血排出。

2.3 穿刺道感染。

患者男,62岁,右侧基底节出血35 ml,微创血肿清除术后第6天穿刺针孔红肿,有炎症表现,CT检查血肿清除80%,立即拔除穿刺针换药,同时给以大量抗生素治疗,术后第10天好转。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