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战时期的教育救助问题

摘要: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难童救助、青少年学生救助、教员救助方面的政策,采取了招致、收容、安置,以及经济救助等一系列救助措施,对各类学生和教员实施了有效救助。通过实行教育救助,不仅救济和安置了大量的流亡师生,使他们免遭战火的蹂躏,也使我国的教育没有因战乱而中辍,保证了教育的延续和发展。同时,为抗战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人才,为抗战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由于受到战争客观条件和国民政府统制政策的影响,救助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如教育救助经费短缺,压制学生思想,在救济和安置流亡师生的过程中带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关键词:抗日战争;教育救助;救助政策;救助措施学术界关于全面抗战时教育救助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开始逐渐关注这一问题。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尚没有专著,一些教育史著作对此有所涉猎。①。

此外,一些论文研究了全面抗战时国民政府通过创立国立中学和联立中学等措施对青年学生进行的救助国民政府所推行的贷金制与公费制的救济政策,以及教師服务团、招训会等救助机构。②。

从已有的成果来看,对全面抗战时期的教育救助还有很多相关问题尚缺乏研究。为此,本文拟对其中一些问题展开论述和分析,以期有助于更加全面地认识这一时期的教育救助

一、全面抗战时教育救助的基本政策。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之时,深谙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在战争之初,就开始破坏中国的教育机关、文化机构,大肆轰炸学校,对爱国师生进行血腥镇压与屠杀,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我国教育事业遭受重创。1938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对战前、战后各级学校的数量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等学校战前有108所,战后沦陷区及战区共计83所;中等学校战前有3184所,战后沦陷区及战区共计1926所;初等学校战前有294000所,战后沦陷区及战区共计129900所”。顾毓琇:《抗战以来我国教育文化之损失》,《时事月报》,1938年第19期。

同时,在沦陷区,日本侵略者在各级学校教育机关强制推行和实施新的教育制度,开始对学生采取奴化教育,通过对青年学生强制灌输亲日思想,瓦解和消除学生的反抗斗志和民族意识。在日伪奴化教育的高压之下,许多爱国师生无法忍受,被迫逃亡。

面对教育遭受的困境,全面抗战之初,国民政府就意识到战时教育的关键性作用。1937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并推行了《总动员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大纲》。该文件明确规定:“处于安全区的学校应当尽量将招收范围扩大,及时收容那些从战区转移来的学生。”。

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编:《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第1编,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10页。同时颁布了《战区学校处置办法》。其中规定:“在比较安全的区域内,选择若干所原有学校进行扩充或简单布置成临时校舍,以收容战区学生。”。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1938年,教育部明确颁布“战时需作平时看”的教育指导方针,提出“教育工作并不存在战时与平时的区别,应当同等对待,从容应对各种状况的发生”。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第25页。1939年,蒋介石发表训词,提出“不能因为在战时,就将教育摆在一边,将所有青年人从课堂中赶出去,应该以非常时期的方法来达成教育的本来目的。总而言之,发展教育,没有战时与平时之分,当前,我们的关注点不应该仅停留在战时,还需要重视战后相关工作的开展”。

教育杂志》第29卷,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第89页。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国民政府战时阶段的总体教育指导思想,即“抗战”与“建国”并举,体现了国民政府教育基本功能的重视,以及对教育传承性和规律性的把握。

随着战事的发展,由于国民政府在前期提出的战时教育政策中没有充分考虑到战时教育的特殊性,导致许多学校学生得不到及时的安置和转移。为此,一些流亡师生开始联名上书,希望能够得到政府的救助,切实解决流亡师生的实际困难。1937年,平津流亡同学会的流亡学生联名上书国民政府,向政府发出要求救助的呼声。他们提出:“自从平津地区失陷后,学生们不仅无法继续求学,生命安全也无法得到保证。为此,希望政府能够重视平津地区及其他战区学生的求学问题,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困难,提出妥善的、切实的救助办法,使学生们得以维持基本生活并能够继续求学。”。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第138—139页。流亡学生的呼声引起了政府相关人士的注意,开始意识到救济流亡师生的迫切性。教育部长陈立夫指出:“随着战事的发展,沦陷区逐渐扩大,导致大量师生被迫向大后方迁徙,由于失去经济来源,这些流亡师生急需救济以维持生活。”。

陈立夫:《成败之鉴》,(台北)正中书局1994年版,第242页。与此同时,舆论界也开始声援流亡师生。1939年,戴应观发表文章《抗战时期的中学教育》指出:“日军的大肆侵略和破坏,使大量学生和教职员或不幸死于屠杀或轰炸中,或失学失业,奔走逃难。如何解救各战区大批失学失业的学生和教职员是抗战时教育上的第一个问题。”戴应观:《抗战时期的中学教育》,《教育杂志》第29卷第7号,1939年7月。在社会各界的呼吁下,国民政府开始重视对流亡师生救济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教育救助的措施。例如,成立临时和固定机构对战区流亡、内迁的师生进行收容和安置;实行贷金制、公费制,对各级学生和教师进行经济救助,为学生解决基本生活和学费问题;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等。

同时,教育部还出台了一系列救助法规,对如何救济和安置流亡师生进行了具体的规定,并设立战区教育机关予以监督和落实。总体来说,这些办法和法规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对各级学生和教师进行临时安置的法规,如《处理战区学生升学就业办法》《战区各级学校学生转学及借读办法》等;二是关于成立固定机构和临时机构以安置师生的法规,如《战地失学失业青年招致训练委员会组织规程》《战区中小学教师服务团工作大纲》《战区儿童教养团暂行办法》等;三是对各级学生和教师进行经济救助的法规,如《国立中学战区学生贷金暂行办法》《战时救济大中学生膳食暂行办法》《抗战期间国外留学生请求救济办法》等;四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法规,如《二十八年度大学生毕业生就业与训练计划》《高中以上学校学生战时后方服务组织与训练办法大纲》《创办县市初级适用职业学校实施办法》等。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