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安全教育平台作业 [爱情教育是可能的]

毕生致力于青少年教育的苏联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爱情教育》一书中,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对青少年来说,爱情教育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德育和美育的重要一环。

当然,苏霍姆林斯基爱情教育并不是怎样谈情说爱的爱情过程的教育

在他看来,爱情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的统一,教育工作者不应该也不可能回避这个问题,他们的任务就是积极地研究这些问题,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它摆在了年轻一代的面前。

我们要根据共产主义道德原理、文明史提供的可资借鉴的全部正面经验来研究这个课题。

苏霍姆林斯基是把爱情教育作为整个公民教育的重要一环纳入教育学范围的,这在苏联也是第一次。

为了有效地实施爱情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划分了构成爱情的三个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因素:道德因素、精神心理因素和审美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第一,道德因素。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爱的情感是衡量道德的最灵敏、最精确的天平,”“爱情对人的道德面貌的形成和继续进步,对新人的高尚品德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爱情道德是相互影响的,真正的爱情以崇高的道德感为前提,同时,道德水平也在爱情的发展中得到提高。

道德感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形成的。

青少年来说,培养他们道德情操的重要途径就是集体生活

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可以打破青少年学生的闭锁心理,使男女学生之间的交往变得和谐自然。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这种精神交往中锤炼出真正的友谊,培养了共同的道德情感,这是建立高尚爱情的最重要前提。

”   第二,精神心理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应该创造各种条件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这里,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是和谐地统一的。

很多早恋而又无法把握自己行为的学生,多半是由精神生活贫乏引起的。

因此,只注重学生的学习而不管学生的其它要求的倾向是不利于青少年健康发展的。

学校应该通过集体生活以及为社会做好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友爱、互助、助人为乐和献身精神。

学生集体生活所获得的丰富的心理体验对其未来生活将产生影响。

这些心理体验通过迁移作用,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苏霍姆林斯基把智力水平看作是影响爱情的重要精神心理因素。

所谓精神生活的丰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和智力的因素。

第三,审美因素。

爱情是美好的,如黑格尔所说:“爱情里确实有一种高尚的品质,因为它不仅停留在性欲上,而是显出一种本身丰富的高尚美的心灵。

”(《美学》第二卷,第332页)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在于使青少年“不仅欣赏美,而且要培植美,创造美。

”学校生活应使青少年细心体验美的活动,不断积累对美的认识和经验,这是促使学生在人格上不断成熟的重要内容。

学生如果认识不到真正的爱情所应有的崇高情感,就很容易把恋爱当作儿戏,甚至庸俗化。

审美评价是使学生自觉把握美的钥匙。

学校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建立起审美教育体系。

包括音乐、美术、文学、体育在内的审美教育,是陶冶学生情感,丰富美的知识的重要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艺术作品作审美评价,这不是消极地欣赏艺术,而是对生活持有积极的态度,”并且可以“使彼此敞开心灵深处没有艺术就难以打开的最隐秘的一角。

”   审美评价是为审美理想的建立创造条件。

就其本质而言,人们对包括爱情在内的生活目标的追求最终都是一种审美评价,是对生活理想的一种选择。

因此,学校应为学生健康的、高尚审美理想的建立而努力。

爱情这个问题上,高尚审美理想表现在对人的心灵美的开掘上。

因为,心灵美具有更加持久力量,它是一个人精神高尚的所在。

作为社会的人,单纯的外形美,并不是完全的美。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心灵美与外形美的统一,是人的道德尊严在审美方面的表现。

”“德育和美育的一项极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男女青年感知一个人的外形美与心灵美的统一和对道德审美本质的敏感性。

一个人这种敏感性越强,在生活中就越充满信心,对己和对人提出的要求就越严格,因对美不能进行正确评价而犯错误的可能性就越小。

”   苏霍姆林斯基爱情教育实际上是对青少年的恋爱观教育,是对学生道德情操和审美理想的教育

尽管苏霍姆林斯基举出了与此相关的许多重要环节和方法,但他同时一再强调实施爱情教育的确需要“教育艺术”。

他说:“在培养高尚的爱的情感中所取得的成绩,是衡量一位教师的教育艺术的尺度。

”      (《爱情教育》,〔苏〕苏霍姆林斯基著,世敏、寒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一九八五年五月第一版,1.10元。

)。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