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护理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 护理交接班制度

关键词:普外科 交班 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7)11—0147—02      交接班制度是全国医院管理年护理管理的核心制度,它不尽能保证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连续性,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且是减少医疗护理纠纷发生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如何规范交接班制度,完善交接班内容,提高护理质量是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环节。

笔者对我院及医学院附院普外科护理交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管理对策,以供同仁参考。

1 存在的问题      1.1 对交接班重视   通过临床观察,不是所有护士都有较强的交接班意识。

多数护士重视晨、夜间交班,不重视中午、下午交班;只交接新入、手术、危重、死亡病人病情和抢救治疗情况,而忽略其它护理信息,甚至发生差错事故。

有的护士潜意识里认为没有一种完整的制度来衡量她们的交接班行为,交班时不细致交接;及管理者对交接班制度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不能持之以衡。

1.2 患者病情的特殊性交接不详细   我院及医学院附院是一所全国三级甲等医院,为提高年轻护士的技术水平,护理部每季度进行护理技术的规范训练,随时考核,并将考核成绩与每月奖金挂沟,采取三基三严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严格管理、严谨态度、严格要求,不断训练高素质的护理队伍。

起到了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的作用。

但因患者的年龄、病种、病程长短及病情轻重决定了许多操作的特殊性。

如一高龄女患者,因脑梗塞偏瘫久病卧床并发双下肢深静脉血栓,由于住院时间长、静脉穿刺难度大,责任护士轮修时,只交待某床患者穿刺难,忽略了交待血管的穿刺特点,使代班护士穿刺时不能得心应手,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从而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

1.3 忽视患者心理及社会需求   长期以来的交班只局限常规治疗、皮肤护理,而忽略患者心理状态、情绪与期望[1]。

实施整体护理后,由于责任护士固定分管患者,通常情况下责任护士患者的接触最多,彼此间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患者易产生心理依赖。

如忽视患者心理需求的交接,一旦责任护士轮修,代班护士的工作就会遇到来自患者方面的障碍。

2 对策      2.1 加强安全质量教育   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2]。

特别重视低年资护士的医德医风、护理安全知识的教育,确保护理安全。

2.2 强化交接班意识   护理工作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完善的连续过程,总会有新的问题出现。

部分护士工作阅历浅,缺乏敏锐的观察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思想上不重视交接班护士长、科护士长应不定时抽查护士交班的情况,组织护士不断学习交接班制度,通过具体事例,举一反三对护士进行较育,讲明忽略交接班的危害性,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通过督促检查以保证交接班的连续性。

2.3 规范交接班内容   强调危重患者床边交班内容包括:生命体征、夜间睡眠、晨起精神状态、各种管道情况、皮肤、出入液量、患者主诉、心理状态、当班内采取的主要护理措施、存在的护理重点、难点[1].   2.4 改进交接班方式   做到口头交待要讲清,患者床头要看清,各种治疗输液单要交清,护理记录单要写清,以保证交接班内容的制度化。

2.5 重视特殊对象的交接   除常规交接外,护士应做到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特别注重对新患者危重患者、诊断不明患者、病情反复患   者、特殊检查及治疗患者、特殊需求患者及特殊社会关系患者交接

保护患者的隐私,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陈松.应用循证护理危重患者交班实行规范化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4,24(2):34~35.   [2] 叶贞.基层医院门诊注射室纠纷与差错预防措施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A)64~65.   简介:陈玉梅(1964—)女,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李小银(1963—),女,大专学历,主管护师。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