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五国潜在经济增长估算与分析

【摘 要】潜在经济增长是衡量地区经济增长实力的标志,也是反映实际经济增长问题的有效方式。

它包含了潜在经济增长率与潜在产出两个概念,能有效的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态势。

本文运用HP滤波分析东盟五国潜在经济增长状况,(1)估算出1961—2013年东盟五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与潜在产出;(2)计算出各国年度产出缺口并指出了其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的近似正相关关系;(3)将1961—2013年划分为五阶段分析出了东盟五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增长幅度不均衡与非平衡化;(4)得出东盟五国潜在产出中同步性较高,而在潜在经济增长率上同步性较差的结论。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东盟五国;HP滤波法;潜在经济增长率;潜在产出产出缺口   一、引言   估算分析潜在经济增长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统计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其中潜在经济增长又包含潜在经济增长率与潜在产出

本文援用De Masi在1997年提出的潜在产出概念,即指在不引起通货膨胀的基础上经济所能取得的可持续的最大产出,这反映出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

而在经济统计中潜在产出即为潜在GDP。

潜在经济增长从短期来看能分析经济增长偏离潜在经济增长的程度,确定产业缺口从而确定经济是否过热或者过冷,从长期来看分析潜在经济增长又能更好的预测经济发展的轨迹,是分析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重要工具。

针对潜在经济增长计算的方法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4种:(1)HP滤波法;(2)生产函数法;(3)趋势法即Kalman滤波;(4)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法。

而其中,大部分学者主要运用HP滤波法以及生产法来分析国家层面的潜在经济问题。

如陈亮、陈霞、吴慧(2012)运用HP滤波法基于日韩及金砖四国等典型国家分析了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变动;郭庆旺、贾俊雪(2004)运用HP滤波与生产法比较估算了中国潜在产出产出缺口;而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课题组在2011年基于生产函数法估计了中国的潜在产出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

东南亚国家联盟(以下简称东盟),是世界经济发展中迅速崛起的新兴经济体,也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生产与出口基地。

最初由东盟五国,即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下文简称印尼)、菲律宾于1967年成立。

本文主要以该五国为研究对象估算其从1961—2013年的潜在经济增长,并分析潜在经济增长变化的趋势与因素。

东盟作为中国的近邻之国,同时也是中国贸易的重要伙伴之一,其与中国的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

研究东盟五国经济发展状况对于我国有着深远的意义。

所以研究东盟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学者已越来越多,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学者专门针对东盟国家来估算潜在经济增长分析产出缺口问题。

二、潜在经济增长的测算方法――HP滤波法   HP滤波法是分析序列组成成分长期趋势的最广泛运用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较好地分解出时间序列趋势要素。

其基本原理如下:   设{Yt}是包含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的经济时间序列,{YtT}是其中含有的趋势成分,{YtC}是其中含有的波动成分。

则   Yt =YtT +YtC t=1,2,3…T (1)   计算HP滤波就是从{Yt}中将YtT平滑出来,一般地,时间序列{Yt}中可观测部分趋势{YtT}常被定义为下面的最小化问题的解:   将(3)式带入(2)式,就得到HP滤波法的最小化下的损失函数,即   Min∑{(Yt— YtT)2+λ[(Yt+1T— YtT)—(YtT— Yt—1T)]2}(4)   所以最小化问题是由[c(L)YtT]2来调整趋势的变化,同时随着λ的改变而同向变化。

即HP滤波依赖于参数λ,该参数是必须先确定的。

而λ是对趋势光滑程度和对原数据拟合程度的一个权衡参数,不同的λ值即为不同的滤波器,确定了不同的平滑度。

当λ=0时,满足最小化问题的趋势序列为{Yt}本身,随着λ的增加,估计的趋势越光滑;当λ趋于无穷大时,估计的趋势将无限接近于线性函数。

而对于λ的选择,尤其是针对年度数据,Eviews软件默认λ=100,而在国家层面数据上大部分学者的取值也都为λ=100。

所以本文主要沿用Backus and Kehoe(1992)认为的平滑参数λ=100[8],来分析东盟五国年度统计数据。

三、基于HP滤波法的东盟五国潜在GDP与产出缺口分析   1.东盟五国潜在GDP估算   本文采用HP滤波法估计东盟五国潜在经济,其中取平滑度λ=100。

数据主要来源于世界银行数据库,东盟五国的数据均为1961—2013年,使用的软件为Eviews6.0。

首先对各国GDP取对数化来消除异方差。

然后运用GDP对数化序列估算潜在GDP对数化序列,将消除异方差后的对数化GDP用HP滤波估算潜在GDP对数化后,取回原值,并将潜在GDP与实际GDP进行对比。

东盟五国潜在GDP与实际GDP趋势图见下图1。

从图1可以看出,东盟五国潜在GDP同步性较高,从1961—2013年一直呈上升状态,并经历了先期增长较慢、中后期飞速增长的过程。

其中,印尼的潜在GDP总值到2013年是东盟五国中最大的,但是其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却不是最高;而从潜在增长水平来看,新加坡与泰国的增长速度较快于印尼、马来西亚与菲律宾,菲律宾的潜在GDP增速最慢。

同时图中五国潜在GDP变化曲线都出现了拐点即说明东盟五国基本上都经历了潜在GDP增长又慢变快的过程。

这是因为对于东盟五国,除了新加坡以外都是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小国,印尼有丰富的矿藏、石油;马来西亚有橡胶、棕油、石油;菲律宾的糖、铅产量、椰子以及泰国的糖、大米、铅产量都很丰富,在东盟成立初期由于本身经济基础较差,加上自身政治不稳定因素,所以导致初期潜在GDP变动较为缓慢,而后期,由于东盟贸易区作用逐渐明显,对外贸易发挥出重要作用,所以潜在GDP逐年大幅提高。

而新加坡,虽然物资资源匮乏,但是其在1985年以后充分利用其地理位子优势逐渐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金融、转口贸易、旅游中心,从而导致潜在GDP增幅大幅提高。

所以,总体来说,东盟五国潜在GDP都在持续的增长中,只是各国增长的幅度略有不同。

下文将具体分析各国产出缺口潜在经济增长率问题。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