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手法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小儿前臂闭合骨折的临床价值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手法复位固定切开复位固定小儿前臂闭合骨折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5.06—2017.05收治的78例前臂闭合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手法复位固定,观察组进行切开复位固定,评价其临床价值。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前臂轻度功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手法复位固定切开复位固定前臂闭合骨折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5—03——02   临床上对小儿前臂闭合骨折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争议性,本次对我院收治的78例前臂闭合骨折患儿采用手法复位固定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详细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06—2017.05收治的78例前臂闭合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被诊断为前臂闭合骨折,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9例,年龄在3—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9.2±0.9)岁,其中10岁以下的15例,≥10岁以上或外固定不稳定的24例;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在3—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9.1±1.2)岁,其中10岁以下的14例,≥10岁以上或外固定不稳定的25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可进行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进行手法复位且石膏外固定,指导患儿进行手指屈伸活动,每周进行一次X线片复查,观察患儿骨折断端复位情况,若复位良好则进行骨痂生长观察。

固定时间在1.5个月,若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骨痂生长良好,则可以拆除石膏,叮嘱家长帮助患儿进行前臂旋转、腕指屈伸、肘部屈伸等活动。

观察组入院后进行切开复位固定,一般在伤后1周左右进行手术,按照患儿的病情进行钢板内固定的32例,弹性髓内针固定的3例,克氏针固定的4例,对患儿的伤口恢复情况、末梢血运情况进行观察,术后临床疗效的评价标准,优:患儿主诉无疼痛感或者是前臂旋转3周指导患儿进行腕指功能、肘部屈伸以及前臂旋转等活动,术后2个月进行X线片检查,若骨折断端恢复完好,可进行持重训练,术后4个月左右进行拆除内固定

1.3 评价指标 角度丧失10度以内;良:患儿主诉在进行重力活动时有不适感或者是前臂旋转角度丧失11—30度;差:没有达到以上标准。

优良率等于(优+良)/总人数*100.0%。

对比两组患者的功能丧失情况、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以上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展开 或t检验,若组间存在差异性,则P0.05),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前臂闭合骨折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手术治疗是最常使用的方法,手法复位固定治疗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术后并发症较少,因为患儿的骨骼可塑性较强,因此临床上多采用闭合复位固定治疗

但是该方式术后患者的旋转功能丧失较多,因此,切开复位固定临床上得到开展应用,减少了患儿前臂功能的丧失[1]。

本次对我院收治的78例前臂闭合骨折患儿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存在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临床上对前臂闭合骨折患儿采用手法复位固定切开复位固定临床效果相当,但是观察组患者的前臂轻度功能障碍、并?l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再次骨折发生率优于观察组,存在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参考文献   施建东,卢一生,黄波等.两种方法治疗小儿前臂闭合骨折的疗效分析[J].临床骨科杂志,2015,10(2):230—233.   邱书清.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小儿前臂闭合骨折的疗效比较[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4):83—83.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