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外贸政策的分析与改革建议

[摘要] 作者通过对我国外贸政策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外贸政策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在对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外贸政策改革方向进行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一些建议

[关键词] 外贸政策 改革方向 改革建议      一、我国外贸政策的现状   1.中国对外贸政策面临的经济环境   首先,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必然加快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为各国扩大进出口贸易创造条件,进而推动各国经济的发展。

其次,知识经济的来临,促使世界各国调整经济结构,这为中国经济与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再次,世界各国对外贸政策的变化,对中国的对外贸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我国目前的外贸政策主要是进口替代政策出口导向政策   (1)进口替代政策

进口替代政策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限制某些外国工业品进口,促进国内有关工业品的生产,逐渐在国内市场上以本国产品替代进口品,为本国工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工业化进口替代理论的宗旨是保护国内市场,为民族产业的成长创造条件。

为使国内替代产业得以发展,就要使用提高关税、实行数量限制、外汇管制等手段,限制外国工业品进口,以使国内工业在少竞争、无竞争的条件下发育成长。

(2)出口导向政策

出口导向政策的出发点是以出口为主导,它强调出口的扩大刺激并主导国内经济的发展;主张国家要改变为了进口替代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政策,推行鼓励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关税和汇率政策

二、我国外贸政策亟待改革的原因   1.现行外贸政策存在的弊端   (1)导致资金空转。

政府积聚大量外汇储备,大量购买美国国债,输入美国的美元以FDI形式回流。

国内过剩资金则主要集中在银行间空转,出口导向政策经济的大量剩余转移到出口上,并以外汇形态存在,使国内金融体系更加“边缘化”。

(2)诱导企业无序竞争。

在盲目鼓励出口政策诱导下,出口商为了争取退税而不惜盲目压价出口,以出口量最大化为目标,忽视出口利润。

面对政府15%的退税,企业不会去计较1%~5%的利润率。

要素成本低廉,是中国产品的优势所在,但通过政策诱导企业将价格压低到市场均衡点之下,却容易被他国指责为不公平竞争,从而引发国际贸易摩擦。

(3)重商主义倾向。

中国目前奉行的由政府政策主导、出口导向加上部分进口替代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说,接近于历史上的“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时代,追求的是金银,今天追求的则是作为国际硬通货的外汇,这些外汇被视为是一种国家财富。

为了获得这些财富,采取种种经济政策:鼓励出口,压低工资,维持低利率、高储蓄率等等。

2.除了外贸政策自身存在的缺陷外,还有其他一些很重要的原因使得外贸政策改革势在必行   (1)贸易条件持续恶化。

目前,我国许多出口商品在出口数量猛增的同时,价格却大幅下跌。

出口商品量增价跌造成国内能源、资源浪费和经济利益外流,恶化了外贸条件。

(2)外贸结构不合理,缺乏自主品牌,影响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当前,我国出口增长方式仍属于粗放的数量增长型,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

同时由于缺乏自主品牌,我国出口规模虽然快速增长,但获益很少。

(3)贸易摩擦不断并且近年来我国一直是WTO成员国反倾销调查的主要目标国。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