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会计的国际化

【摘要】国际化的内涵就是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包括中国会计准则(含会计制度)的国际化会计实务国际化两方面。

我国会计准则已经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国际化,而我国会计实务国际化水平却是相当低的。

在加快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的同时,应大力加强会计准则、制度的落实工作,使会计准则国际化会计实务国际化齐头并进。

【关键词】会计准则 会计实务 国际化会计国际化是当今世界会计的趋势,是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改革开放20年,我国会计已初步纳入了国际会计体系之中。

加入WTO,将为我国会计的第二次国际化大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

加速会计改革,促进我国会计国际化,是我国会计界的主要任务。

一、中国会计国际化的含义经过近年来的研讨,多数人认为,中国会计国际化可以表述为:以中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为促动力,通过、借鉴,使中国会计国际会计惯例逐步协调

但此处还存在如下几个:一是国际化中国会计是指哪些方面?二是国际会计惯例是什么?三是何谓协调?1 中国会计国际化包括哪些方面。

许多人将中国会计国际化理解为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这虽然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但却是不全面的。

我国会计国际化的目的主要是增进我国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可解性。

制定一套符合国际会计惯例会计准则无疑为实现该目的提供了制度保障,但是否一定能实现该目的还要看会计实务的状况。

会计实务来源于会计准则,会计准则国际化似乎代表着会计实务国际化

但实际上,会计准则国际化会计实务国际化并非完全相同,因为会计实务可能会偏离会计准则

弗雷德里克、乔伊等(1999)将这种偏离解释为以下几个原因:第一,很多国家对不遵守官方会计公告的处罚很微弱或无效;第二,公司可能会自愿地报告比所要求的更多的信息;第三,一些国家允许公司脱离会计准则,如果这样能更好地反映公司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话。

从以上几方面看,一国会计实务的水平可能高于会计准则的要求,也可能低于准则要求。

一国会计实务国际化才是该国会计真正的国际化,而会计准则国际化只是为会计实务国际化提供一套基本标准。

我们认为,我国会计国际化应该包括会计准则国际化会计实务国际化两个方面(广义的国际化还应包括会计职业的国际化以及审计标准的国际化等)。

毕业论文 2 什么是国际会计惯例问题。

世界各国的会计惯例一般都具有明显的国家色彩,某一国的会计惯例或各国会计惯例的综合都不能称为国际会计惯例

因此,我们赞同大多数者的观点,即把大多数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或规则看作是国际会计惯例,并且倾向于以国际会计准则和英、美会计惯例为主,因为国际会计准则和英、美会计惯例将是国际会计惯例的主流。

首先,国际会计准则毕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套成文的、可资借鉴的惯例,且已被大多数国家和众多国际组织所认可。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其国内准则,有些国家甚至直接将国际会计准则作为国内准则

其次,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输出资本、技术、管理、文化的同时,也输出了会计思想和惯例

再次,即使一些发达国家,也越来越多的受到美、英会计国际会计准则的,如英国的“真实与公允”观念已使欧盟成员国的会计发生了某些变化,法国证券管理委员会(COB)“试图使法国接受世界级的会计和报告准则———至少对较大的公开上市的法国公司而言”。

(弗雷德里克,乔伊,1999)最后,美国和英国会计被认为是“公允反映”会计,与“遵循法规”的会计相比,质量更高。

3 什么是协调

协调既可以理解成一种存在状态,又可以理解成一个过程。

会计协调作为一种存在状态,表示各国会计存在协调一致的关系或联系。

协调一致包括各国会计计量、披露实务会计准则的统一性和逻辑上的一致性而不发生冲突,即统一性和逻辑上的不冲突是会计协调的两种状态。

会计国际化所要达到的就是这两种状态。

会计协调化作为一个过程,是指对会计实务会计准则设定限度以消除各国会计间存在的差异或减少逻辑冲突的活动过程。

会计协调化过程的目标或结果,就是为了使各国会计实现协调的状态。

毕业论文 二、中国会计国际化程度我国会计国际化进程主要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非常迅速。

以下从两个方面对我国会计国际化程度作一概要。

1 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程度。

首先,会计规范的形式问题。

世界上多数国家的会计规范采用“准则”的形式,但也有的国家采用“制度”或“”的形式。

会计规范采用何种形式并不是判断会计国际化的重要因素,关键是看规范的具体是否与国际会计惯例协调

因此,我国目前采用的准则加制度的形式并不存在是否符合国际化要求的问题,关键是如何处理好准则与制度的关系。

同样,也不能把是否在将来取消会计制度看成是否国际化的标志。

其次,会计准则制定主体。

目前世界上存在三种模式:由民间机构制定,由政府制定,由政府和民间机构联合制定

一个国家采用何种模式主要取决于该国的法律制度、经济体制和传统,没有一种模式是世界各国通行的。

但一般认为,准则制定者的广泛代表性有利于产生高质量的会计准则

我国会计准则采用由政府制定的形式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没有必要学习英、美模式。

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这种模式也越来越暴露出不足,如准则制定者缺乏广泛的代表性、的参与意识不强、制定过程的透明度不够高等,这些都是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过程中需要改进的。

再次,准则制定程序。

合理的准则制定程序是高质量准则的重要保证。

财政部在1994年就拟定了我国准则制定的程序。

从程序的四个阶段来看,与英、美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准则的程序是非常接近的,只是“在征询意见的范围、征询意见的广泛性、对征询意见的汇总和反馈的规范化与已发布的准则的衔接和定稿方式等方面还有改进的必要”。

(曲晓辉,1999)最后,会计准则的内容。

我国已发布的具体准则的征求意见稿尤其是已发布实施的具体准则国际化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因为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依据主要就是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准则以及国际会计准则,通过比较以上准则,找出其共有特点,再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我国每一准则中的定义以及确认计量标准。

我国已发布实施的具体准则中的内容大部分都可以找到其国际性出处。

但从已发布实施的准则的数量来说,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

毕业论文 2 会计实务国际化程度。

如前所说,即使我国国际会计准则作为国内准则,也不一定就能说明我国会计已经完全国际化了,只有会计实务实现了国际化才能达到会计国际化的目的。

我国现实情况看,会计准则国际化相对容易,而会计实务国际化的任务则更加艰巨。

第一,会计准则及新会计制度的实施结果并不理想。

仍坚持这样的原则,即怎么有利怎么做,怎么简单怎么做,许多符合国际惯例会计程序、方法难以在我国会计实务中得到体现。

第二,由于会计人员水平的局限、对财务会计信息作用的轻视以及利益的驱动,我国会计工作中对会计政策运用的随意性、不准确甚至滥用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我国会计信息严重失实,失实的会计信息也就谈不上国际可比性。

我国会计实务远没有达到会计准则要求的质量和国际化水平。

第三,国际化追求高水平的会计实务

高水平会计实务不但要求严格执行高水平的会计准则,也要求企业自愿披露更多的人们所需要的会计信息,要求不拘泥于会计准则而去更好地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由于我国文化传统的原因,要形成如此的会计实务是有相当难度的。

总之,我国会计准则制定已走上了正确的国际化道路,并且进展很快,而我国会计实务国际化水平则远远落后于会计准则

3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