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医药验方 广西民族医药验方汇编

一、胃、十二肠溃疡病,慢性胃炎      1、两面针2份,水田七9份,七叶一枝花3份,白芨1份。

共研细末,每次16克,每天三次

2、苦参洗净晒干,研细末,装入胶囊,每粒重0�31克。

日服三至四次,每次3―4粒。

3、两面针3克,古羊藤、乌风根、甘草各10克,香附子6克,乌贼骨13克。

将上药烘干,研末。

每次服1克,日服三至四次。

4、青牛胆32克,切片晒干,研细末。

每天服二次,每次3克。

儿童减半。

禁忌生冷、酸辣等食物。

5、杨梅树根皮(去粗皮)、青木香(马兜铃根)各等量。

洗净切片烘干,共研细末,制成蜜丸。

每丸含杨梅树根皮和青木香各5克。

每日二次,每次一丸,温开水送服。

二、重症肝炎      大生地13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14日为一疗程,一般不超过二个疗程。

三、肝炎肝昏迷      虎杖、射干各16克,猪胆3个,酿酒四两。

前二药水煎,取药液加猪胆汁,用酿酒冲匀,每天一剂,分四次服。

四、小儿隐性传染性肝炎      肝炎一号:茵陈25克、栀子10克、熟军3克,神曲、麦芽、山楂各10克,炒谷芽13克、甘草6克。

茵陈一号:茵陈25克、栀子6克、甘草10克、大枣四枚。

上方选服一种,每天一剂

五、急性传染性肝炎      酢浆草、夏枯草、车前草各64克,茵陈16克~32克,均为鲜品。

水煎服,每天一剂,二至三次煎服。

也可将上药晒干后共研粉,制成茶块。

每次二块,每天三次冲服。

六、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      1、十大功劳10~16克,黄花草16克。

每天一剂三次煎服。

2、野葡萄根2两,黄酒一匙(约15毫升),瘦肉2两,水4两,煎服,每天一剂

上午煎一次喝汤,下午再煎一次汤肉并食。

两周为一疗程。

3、茵陈10斤,金钱草(鲜)20斤,板蓝根5斤,将上药洗净加水5万毫升,熬2小时,过滤浓缩至1万毫升

然后,另将7�5斤糖熔于5千毫升水中,煮沸过滤制成单糖浆。

再将药液与单糖浆混合煮沸,晾冷后,加尼泊金3克即成。

每次服20~30毫升每天三次

4、木贼草(干)32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00~300毫升

每天一剂,两次煎服。

5、干威灵仙根研成细粉,打一个鸡蛋兑入10克搅匀,用菜油或麻油煎服,每天三次,连服三天。

忌食牛肉、猪肉及酸辣。

6、山栀子果、田基黄、土茵陈、积雪草各32克,大蓟94克、茅根64克、甘草6克。

每天一剂,两次煎服。

七、急慢性肝炎,肝硬化      柴胡七根散:青柴胡、梨萝根(长叶冻绿)、四月泡、栀子根、五月泡根、十月泡根(乌龙摆尾)、半枝莲、蛇泡根(千里光)各32克,鹅姿根16克,臭瓜葫芦、五爪虎各25克。

每天一剂,两次煎服。

八、肝炎转氨酶升高      健肝汤:柴胡6克,白芍、瓜蒌、焦山楂各13克,甘草、山栀各6克,红花3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

也可配成丸剂服用。

九、肝硬化      九头狮子草(京大戟)   1、取根洗净晒干,磨粉,用小火焙成咖啡色,装入胶囊,每粒0�3克。

每3~7天服一次,每次13~16粒,儿童减半。

早饭后2小时温开水送服,连服至腹水消失后,可服人参养荣丸调理。

2、香白芷(全草)32克。

水煎服或用干粉6克,和白糖冲服,每天二次。

十、肝脓肿      鸡根、香樟、草血竭、菖蒲、通光散各16克。

水煎服,每天一剂,分三次服。

十一、风湿性关节炎      1、银花、乌梅、草乌、川乌、甘草、大青盐各7克,用60度白酒一斤泡21天。

每天服3次,每次5毫升

用于男性病人。

2、红花、乌梅、草乌、川乌、甘草各10克,用白酒一斤泡7天,服法同上。

用于女性病人。

禁忌:高血压、心脏病、风湿热、严重溃疡病患者忌服。

十二、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      川乌、雪上一支蒿、马钱子、叶子烟(烟叶)、花椒各32克,刘寄奴、十大功劳、肉桂、石菖蒲、苍术、茜草、干姜、白芷各64克,樟叶、桉叶各94克,刺老包根125克,独一味、酸浆草(鲜)、石指甲(鲜)各188克,冰片10克。

将上药粉碎或切片后,加入70%酒精6立升,在水浴上回流2小时,冷却过滤,收集抽提液,残渣再加70%酒精3立升,仍在水浴上回流2小时,冷却过滤,合并滤液,约得6立升药酒,加入冰片后即成。

外用涂擦患处。

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对新伤疗效显著,陈旧伤也有一定疗效。

用于风湿性关节痛,手足麻木,能止痛,消肿。

本药酒有剧毒,切忌内服。

十三、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将石龙芮或毛茛全草洗净,切碎,捣成糊状,加粮食适量,混匀后分装瓶内,密封,置干燥处备用。

1、将鲜全草捣成糊状物,放入直径约4厘米的酒杯内,平杯口为度,不要压紧。

2、外敷一般取其穴位或压痛点,如病变在膝关节,则敷双膝眼;在肘关节,敷曲池;在脊柱,敷在痛点上;哮喘、肺气肿病人可取膻中穴;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可取步廊穴。

3、外敷后用脱脂棉条围在杯口周围,再用胶布固定,防止药液外流。

4、敷药约8~10小时,病人觉敷处有烧灼痛感或蚂蚁走动奇痒感时,即将酒杯取下,局部可见许多小水泡逐渐融合成大水泡,由淡黄色变成深黄色。

5、用消毒镊子撕去深黄色水泡的皮肤,可见黄色分泌物外流或见黄色凝固体。

6、放泡后,局部切勿用凡士林纱布处理,只能用无菌敷料覆盖。

如果局部有渗透液溢出,可以勤换无菌纱布;无渗透液时,局部可见到出血点,此时用四环素软膏或金霉素眼膏轻涂表面,以无菌纱布覆盖,一二天后揭开,即痊愈。

注意事项:在发泡和放泡时,要鼓励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冬天发泡时,可在局部用热水袋热敷,促使药液渗入到体内;放泡必须无菌操作,以防感染;体弱年老者在放泡时,因药物刺激而致周身不适,可饮温糖水缓解;深部脓肿、疖肿、癌症、肺气肿患者,在发泡后,一般来说仅有少量液体,可不撕去表皮,但要覆盖消毒纱布;孕妇慎用。

(尚儒彪)。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