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发展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研

新型城镇化发展能源消费影响研。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我国城镇化正进入快速发展期。城镇化发展方式及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势必带动能源供应结构和消费结构调整,对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和能源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城镇化进程中,最重要的特点是人口迅速从农村向城镇集中,一方面,城镇化是每个经济社会必经的发展过程,其加速推进必然推动经济增长,带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从而加大能源消费总量;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有利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等得到更合理调整、优化,各种资源得到更合理利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单位能耗。如何深刻认识新型城镇化能源消费带来的影响,在不透支生态环境的背景下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镇化节能,是我国当前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关于城镇化能源消费影响,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Parikha(1995)运用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发展能源消费影响显著[1]。York(2007)对14个欧盟成员国1960~2000年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城镇对能源消费影响贡献度大[2]。Poumanyvong(2010)运用99个国家1975~2005年的面板数据构建STIRPAT模型研究城市化能源利用的影响,得出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城市化能源利用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低收入水平的国家城市化有利于减少能源利用,而在中高收入水平国家则会增加能源利用[3]。WEi(2003)对中国城镇化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将带动能源消费总量增加1%[4]。Liu(2009)对中国能源需求与其他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城镇化能源需求之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关系[5]。张传平、周倩倩(2013)利用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能源消费城市化水平等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缺波动关系,得出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长期里城市化水平变动对能源消费产生正向影响[6]。   已有研究对理解城镇化发展能源消费影响提供了广阔的视野,但这些研究均忽视了不同区域之间能源消费城镇化发展存在空间相关性,没有把城镇化发展能源消费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区分开来进行考量。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情况下,测算城镇化发展能源消费影响程度,并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将城镇化发展能源消费影响效应分解为直接影响效应和间接影响效应,基于空间视角厘清城镇化发展能源消费影响大小,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城镇化节能政策。   二、城镇化发展能源消费影响模型构建   本文借鉴Ehrlish P R等(1971)、Dietz Rosa(1994,1997)、York等(2002,2003)学者的做法[7—11],在IPAT方程的基础上,将STIRPAT模型进行改造,将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价格分别引入模型,改进后的城镇化发展能源消费影响模型表达形式如式(1):   lnEC=lna+lnGDP+lnUR+3lnPSI+4lnPTI+   lnSEC+6lnEP+lne=+lnGDP+lnUR+lnPSI+   lnPTI+lnSEC+6lnEP+ε(1)   式中各变量定义为:   EC能源消费(Energy Consumption),用能源消费总量表示,单位为万吨标准煤。   GDP经济发展水平(Gross Domestic Product),用国内生产总值表示,单位为亿元。能源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的主要动力,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不断壮大,能源消费亦会不断增加,因此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为保证各个地区不同年份之间的数据具有可比性,运用各个地区的GDP指数统一平减为2006年不变价GDP。   UR城镇化发展水平(Urbanization Rate),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表示,单位为%。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生产方式的转变、生活消费模式的改变、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总量的扩大,能源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消费量必然受城镇化发展影响。   PSI第二产业比重(Proportion of Secondary Industry),用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表示,单位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并且高能耗的制造业在第二产业中占有较大比重,所以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在助推能源消费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   PTI第三产业比重(Proportion of tertiary industry),用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来表示,单位为%。第三产业是单位能源消耗相对较小的产业,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有利于能源消费的减少,因此第三产业比重偏低是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   SEC能源消费结构(Structure of Energy Consumption),用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表示,单位为%。受我国资源禀赋的影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生产结构决定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随着能源技术进步的提高,能源效率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有助于控制甚至减少能源消费增加的趋势,因此能源消费结构是能源消费的核心因素。   EP能源价格(Energy Prices),用分地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表示。从理论上来说,能源价格的上升会抑制能源消费增长,因此能源价格亦是影响能源消费的关键因素。   本文研究的样本为2006~2012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因西藏能源消费数据缺失,本文研究对象暂不包括西藏),能源消费数据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能源消费结构数据通过分地区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进行测算,其中能源消费总量主要包括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等,按照能源标准量转换系数统一转换成万吨标准煤,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的能源标准量转换系数分别为0.7476、0.9714、1.4286、1.4714、1.4714、1.4571、1.4286、13.3,分煤炭、焦炭、原油等能源品种的实物量数据来自《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国内生产总值、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3》。   三、城镇化发展能源消费影响的空间效应检验。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