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的诊断与矫治

[摘要] 儿童多动症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等为主要特征,属于破坏性行为障碍患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有时出现动作不协调、性格或其他行为异常的综合征。

本文对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症状诊断以及矫治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儿童多动症,诊断矫治 儿童多动症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MBD)、注意缺陷障碍等[1],是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等为主要特征,属于破坏性行为障碍

患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有时出现动作不协调、性格或其他行为异常的综合征。

其症状一般在7岁以前就表现出来,典型年龄为3岁,8~10岁为发病的高峰期。

儿童多动症发病率的统计差异很大,从1.3%~15.87%不等,平均发病率为3%。

男女比例为4∶1~9∶1,男童发病率明显高于女童,其原因之一可能与男童更易有冲动和攻击行为,并且容易伴随品行方面的问题,而更为人们所注意有关[2]。

1 儿童多动症的主要症状[3] 1.1 注意力集中困难 近年来对多动儿童的研究发现,注意力集中困难是这种儿童最突出的表现

这类儿童比一般的同龄儿童更缺乏专注及贯彻到底的能力,他们很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分心。

轻者,对感兴趣的事情还可以集中注意听讲或观看;重者,对任何事物都不能引起其注意,一件没做完又去做另一件事,所以他们经常表现为做事有头无尾,丢三落四。

1.2 活动过度 这类儿童似乎有一股用不完的精力,会不断地活动,有的儿童从婴儿时期就有过度活动的特点,爱哭闹,难以入睡,喂食困难,常以跑代走,平时老是翻箱倒柜,不是拆开玩具就是打翻碗盆。

上学后,在需要安静的场合,表现显著的过度活动,小动作很多,在课室里总是坐不住,屁股总是在座位上扭来扭去,严重的甚至擅自离开座位,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喜欢跟人讲话,开玩笑,扮小丑,常惹是生非。

1.3 任性冲动,情绪不稳 多动症的儿童经常是行动先于思维,行动之前从来不考虑后果,比如,他会在课堂突然喊叫,甚至离座奔跑,抢同学东西或袭击别人,排队缺乏耐性,往往还没轮到他便抢先占队,有的儿童也经常破坏东西。

但他们出现这些行为并非出于故意捣乱,而是没有考虑其行动的后果,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有的儿童表现出比一般的同年龄儿童胆大,不怕危险,比如,他们不会游泳却跳进游泳池;在街上奔跑不顾前面有没有汽车;敢从高处跳下,有时甚至在屋顶上走路;有的则经常表演高难度动作,如表演跳火圈等。

这类儿童有时显得情绪不稳,兴奋时难以自制,令人感到莫名其妙;不高兴时甚至会出现攻击性行为,有的儿童不如意就大发雷霆,甚至踢人、咬人。

1.4 学习困难,认知障碍[4] 多数多动儿童的智力是正常的或接近正常水平。

但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肯定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他们的学习成绩较差,常常不及格,或成绩忽上忽下,波动很大。

少数患儿伴有认知功能缺陷,主要表现为视—听或视—动功能障碍,以致动作不协调,产生阅读、计算、书写、绘图以及分析图形困难等。

1.5 不良行为 几乎80%患儿有各种各样不良的行为表现,如好打架、好顶嘴、不服从命令、倔强、横行霸道、恃强凌弱、好发脾气,纪律性差等。

这些不良行为的出现很多时候不是出于品行不良,而是他们实在不能控制自己,但如果不注意教育,可能就会发展为品行问题。

2 诊断及鉴别诊断 2.1 诊断程序 2.1.1 病史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史必须由与患儿关系密切的家长提供,且正确、完整。

而且要注意询问母孕期有无有害物质的接触史、有无嗜烟酒史;围产期有无窒息史;家族中有无多动病史;患儿发育史及健康史等。

2.1.2 体格和辅助检查 体格检查:常无特殊阳性体征或病理反射。

有时可表现动作笨拙缓慢,精细动作、眼协调困难,如写字、绘画笨拙,缺乏表象,扣纽扣、系鞋带稍感困难,写字凌乱歪扭,时间方位判断不良,辨别立体困难,不能把握整体等。

可有指鼻试验、翻掌试验阳性等软性神经体征。

实验室检查:部分儿童可有血、尿、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或代谢产物的异常。

2.1.3 心理测评 (1)智力测验:常用韦氏学龄儿童智力量表(WISC—R)。

患儿表现为智力正常或处于边缘水平。

(2)学习成就和语言功能测定:国外常使用广泛成就测验(WRAT)。

患儿常有学习成就低下。

(3)注意测定:目前国内常用小儿多动注意测试仪,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智力低下、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均可出现注意持续短暂,易分散,故无特异性。

2.2 诊断标准 目前最新的诊断标准参照DSM—IV[5]。

2.2.1 注意缺陷 有下列9项中6项以上,至少持续6个月,达到难以适应的程度,并与发育水平不一致:(1)在学习或其他活动中,往往不能仔细注意到细节,或者常发生粗心所致的错误;(2)在学习或游戏活动时,注意往往难以持久;(3)与之对话时,往往心不在焉,似听非听;(4)往往不能听从教导以完成功课作业、日常家务(并非因为对立行为或不理解教导);(5)往往难以完成作业或活动;(6)往往逃学,不喜欢或不愿参加那些需要精力持久的作业,如做功课或家务;(7)往往遗漏作业或活动所必需的东西,如玩具、课本、家庭作业、铅笔或其他学习工具;(8)往往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9)往往遗忘日常活动。

2.2.2 多动—冲动 有下列9项中6项以上,至少持续6个月,达到难以适应的程度,并与发育水平不相一致:(1)手或足往往有很多小动作,或在座位上动;(2)往往在教室里或在其他要求坐好的场合,擅自离开座位;(3)往往在不合适场合过多地奔来奔去或爬上爬下(青少年可能只是坐立不安的主观感觉);(4)往往不能安静地参加游戏或课余活动;(5)往往一刻不停地活动,似乎有个机器在驱动他;(6)往往讲话过多;(7)往往在他人(老师)问题尚未问完时便急于回答;(8)往往难以静等轮换(游戏、排队);(9)往往在他人讲话或游戏时予以打断或插嘴。

2.2.3 其他 多动—冲动或注意问题都出现于7岁以前。

某些表现存在于两个以上场合,如在学校、工作室(或诊室)、在家。

在社交、学业等功能上,有临床缺损的明显证据。

排除广泛发育障碍、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障碍的可能,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进行解释,如心境障碍、焦虑障碍、分离性障碍或人格障碍等。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可分为儿童多动症组合型[6],以注意缺陷为主型和以多动—冲动为主型,诊断时应予以明确。

2.3 轻重程度分类 (1)轻度:症状少于或稍微超过诊断标准所需项目数,仅有细小或没有学校和社交功能的损害;(2)中度:症状和损害在轻度与重度之间;(3)重度:很多症状超过诊断所需的项目数,在学校、家庭和伙伴关系的社会功能方面有明显而广泛的损害。

2.4 鉴别诊断 (1)正常儿童多动一般发生在3~6岁,以男孩为多,也表现为好动和注意集中时间短暂,但这些小儿的多动常出于外界无关刺激过多、疲劳、学习目的不明确,注意缺陷训练,不善于正当转移,平时未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2)不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特定学习困难

这类儿童由于某种原因对学习感到厌烦,且因学习上屡屡受挫,而显得坐立不安,注意涣散。

这是对不适宜的学校环境的反应。

(3)不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品行障碍

这类儿童表现出明显违反与年龄相应的社会规范或道德准则的行为,损害个人或公共利益,但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行为特征,神经发育不迟缓,智力正常,未发现注意缺陷,且用兴奋剂治疗无效。

(4)适应障碍

特别是发生在男孩的多动症须与适应障碍相鉴别。

适应障碍患儿通常少于6个月,且常发生于6岁以后。

(5)精神发育迟滞,需鉴别的主要是轻度。

上课时对教师讲的课不理解,听不进去,在家时对家长的吩咐和教育同样如此,因而出现坐立不安、多动注意涣散、易冲动等,如详细了解患儿的生长发育史,可发现语言和感知、运动等发育迟缓,智力测验查得IQ在70以下,但社会适应能力普遍低下。

(6)抽动—秽语综合征。

常伴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表现,但主要表现为不自主、间歇性、多次重复的抽动,包括发音器官的抽动,症状奇特,不难鉴别。

(7)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

发病初期常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表现,但一般起病较晚(6岁以后),且有精神分裂症特征,如情感淡漠、人格改变、思维障碍、妄想和幻觉等以之鉴别。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