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应收账款风险之我见

【关键字】化解应收账款风险【摘要】本文结合实际,着重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 分析 如何化解应收账款的风险,具有可操作性。

2006年2月6日的《 中国 经营报》报道说,超过200亿元的存量债务正悄悄趴在全国出版业产业链上,而且还像一颗毒瘤日益膨胀。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因为逃废债务造成的直接损失约为1,800亿元,由于三角债和现款交易增加的财务费用约有2,000亿元。

对于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和应收账款的风险,很多文章都进行了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本文着重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分析如何化解应收账款的风险。

一、宏观方面1、亟需建立一套可供公开查询信用体系

从宏观上看,建立信用制度体系对整个 经济 的 影响 非常大。

格林斯潘曾说,如果没有信用制度体系,美国的GDP会降低5%-6%。

从人性的角度看,我更认同人既不可能是纯粹的经济人,也不可能是纯粹的道德人,而是居于二者之间的道德人的看法。

理论 上,无论是群体还是个人,其道德行为均出于当事人对收益和成本的综合评价。

当违约失信成本较低的时候,就会出现失信的情况。

应收账款是我国商业信用缺失的体现,建立一套可供查询信用体系非常重要。

如果交易各方的信用状况都能公开查到,我们就能解决信息不对称的 问题 ,让失信成本更高,使失信者望而却步。

所以,必须建立一套可供查询信用体系

值得可喜的是,我国 金融 系统已经建立了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已于2006年1月正式运行。

由于该数据库的 应用 范围、涵盖的信息还很少,也不能公开查询,这些都不能满足 社会 的需要,我国亟需建立一套可供公开查询信用体系

论文网 2、亟需建立、健全金融管理体系,增加融资手段。

西方国家比较流行的应收账款管理 方法 是应收账款有价证券化和保理业务,或将应收账款进行抵押与让售

企业 通过抵押或让售业务应收账款变现。

应收账款抵押是企业应收账款为担保品,预先取得货款,收到客户支付欠款时再如数转交给金融机构作为部分借款的归还。

一旦客户拒绝付款,金融机构有权向企业追索,企业必须清偿全部借款。

应收账款让售企业应收账款出售给从事此项业务的代理机构以取得资金,售出的应收账款无追索权。

客户还款时直接支付给代理机构,一旦发生坏账,企业不须承担任何责任。

这项业务可以使企业将全部风险转移。

这些融资方式在西方比较盛行。

我国某些金融机构也在对资信好的企业逐步建立这样的金融业务,这些都有利市场分工和健康 发展。

而 目前 我国应收账款有价证券化和保理业务等金融工具开展的很少。

所以,建立健全金融管理体系,增加融资手段非常重要,也很紧迫。

二、微观方面应收账款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对应收账款进行全程跟踪管理,直至结清应收账款

任何一个环节疏于管理,出现问题,都会出现“木桶效应”。

1.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具备条件的企业甚至有必要成立专门的担保公司负责管理公司的应收账款业务,并设专人对应收账款客户进行调查、管理

思想汇报 /sixianghuibao/ 想做好应收账款管理,必须将风险控制人员与销售人员分开,不能让销售人员既充当教练员,又作裁判员。

这样的双重角色,使业务人员衡量风险与销售的天平往往会倾向于销售。

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一般以财务部门担当信用管理的主要角色进行赊销管理,这已不能适应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的需要。

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须特定的部门或组织才能完成。

企业赊销信用管理需要专业人员大量的调查、分析和专业化的管理和控制,因此设立企业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甚至成立专门的担保公司操作应收账款业务都是非常必要的。

信用管理部门要取得财务和销售部门支持,并在赊销管理中起到主导作用。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