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配伍依沙丫啶针中期引产效果分析

摘 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丫啶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自愿终止妊娠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100 mg;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米非司酮150 mg,观察两组患者中期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产妇平均引产时间(32.94±11.25)h,引产总程为(6.28±3.31)h,对照组产妇平均引产时间(41.06±13.77)h,引产总程为(10.35±3.51)h(P<0.01);两组产妇引产成功率均为100%;比较观察产妇产后出血量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引产后药物不良反应、胎盘残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依沙丫啶中期引产疗效肯定,引产时间与产程时间明显减少,不良反应较少。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关键词:米非司酮;依沙丫啶中期引产   中期终止妊娠是避免先天缺陷儿降生的主要干预手段[1]。依沙吖啶是一种强力杀菌剂,将依沙吖啶注入产妇羊膜腔内,药物可以在羊水中被胎儿大量吸收,引起胎儿中毒死亡,并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将胎儿排出体外,可以用于产妇中期引产。为探讨探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丫啶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对自愿终止妊娠的妇女进行对照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0年9月本院92例自愿终止妊娠的妇女,妊娠14~22周,均为单胎妊娠。92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其中观察产妇,年龄18~35岁,平均(25.6±7.5)岁,初产妇16例,经产妇3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19~36岁,平均(25.7±6.8)岁,初产妇15例,经产妇31例。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产妇给予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100 mg;观察产妇行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 mg后,给予患者口服米非司酮150 mg。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产妇终止中期妊娠引产时间、引产总程为及引产成功率;观察两组间产后两小时内出血量引产后药物不良反应及胎盘胎膜残留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引产时间、引产总程及引产成功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引产时间、总产程及引产成功率比较 组别例数胎儿娩出时间(,h)总产程(,h)引产成功率(%)观察组4632.94±14.25①6.28±3.31①100对照组4641.06±13.7710.35±3.51100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1 2.2 两组产后出血量、胎盘及胎膜残留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产后出血量、胎盘及胎膜残留情况比较 组别例数产后出血量(,ml)胎盘或胎膜残留[例(%)]观察组4670.93±30.91①8(17.3)对照组46101.46±35.577(15.2)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随着产前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中期终止妊娠成为避免先天缺陷儿降生的主要干预手段。依沙吖啶是一种强力杀菌剂,广泛用于引产,该药注入羊膜腔内,在羊水中被胎儿大量吸收,引起胎儿中毒死亡,并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将胎儿排出体外。研究及临床经验均表明,宫颈是否成熟是引产能够成功的关键[2]。但依沙吖啶作用于不成熟的宫颈,易导致产妇宫缩乏力,故引产产程延长,产妇常发生产后出血量增多,甚至因子宫不协调收缩造成子宫撕裂。   米非司酮与孕酮受体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的亲和力比黄体酮强5倍,从而产生较强的抗孕酮作用,使妊娠的绒毛组织及蜕膜组织变性,内源性的前列腺素释放,促使黄体生成素(LH)下降,黄体溶解,从而使依赖黄体发育的胚囊坏死产生流产[3]。有报道米非司酮可促进宫颈成熟,更有利于终止中期妊娠。 代写论文   为探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丫啶中期引产的临床效果,笔者通过对使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引产产妇与单独使用依沙吖啶比较,结果观察产妇平均引产时间与引产总程为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产妇引产成功率均为100%;但观察产妇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两组引产后药物不良反应、胎盘残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米非司酮联合配伍依沙丫啶针用于中期引产有较好的疗效,引产时间与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不良反应较少,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依沙吖啶。 4 参考文献 [1] 乐 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98. [2] 淡佩华.米非司酮配合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终止妊娠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7):365. [3] 潘 岩,马月霞.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终止l6~36周妊娠[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7,18(5):500.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