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人从疲劳调至健康

疲劳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

一个人如果没有疲劳感,像一个永动机一样不知疲倦地劳作,不用太久他(她)就会因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也就是说,身体的疲劳感和我们的痛感一样,是保护我们身体健康的一道屏障。

记得看过一则新闻报道:有一孩子得了一种怪病,身体无痛感,经常会被利器划伤或被烧伤、烫伤,结果这个孩子终因伤口感染不治而夭折。

而身体的疲劳程度则是我们健康状况的晴雨表,简单又明了。

所以,古人有“积劳成疾”一说。

毕业论文网   为什么会“积劳成疾”?这里谈谈我对疲劳的认识。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1985年7月,学了5年中医的我,没去医院当一名临床医生,却歪打正着进了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的大门,从事专业的运动医学抗疲劳研究,至今已经30个年头。

特殊的研究方向,为专业运动员服务的特殊领域,让我对疲劳、对身体、对疾病有了我自己独到的认识和理解。

研究疲劳,首先需要搞清楚人为什么会疲劳?也就是说疲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运动医学界关于运动疲劳产生的机理有广泛性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是“能量衰竭”学说和“中毒”学说

“能量衰竭”学说认为,运动疲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细胞组织代谢的能量物质供应不足,或消耗殆尽,比如运动时组织细胞的三磷酸腺苷(ATP)急剧消耗造成肌肉疲劳的发生。

而其相应的消除疲劳的手段就是加强能量的供给;而“中毒”学说则认为,运动导致组织细胞代谢加快,从而产生了更多的以乳酸为代表的代谢毒素,大量的代谢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在体内蓄积,是疲劳发生的主要原因。

“中毒”学说有一个重要的实验做支持:两只猫,一只让它在活动平板上做力竭运动,另一猫安静不动。

运动的猫在活动平板上跑到不能再坚持,即力竭状态时,把它身上的血液抽出一部分,注射到始终安静不动的另一只猫身上,结果这只猫同样也跑不动了!根据这一实验结果,“中毒”学说所主张的抗疲劳的方法就是要促进体内代谢毒素的消除。

对我的抗疲劳研究有着深刻影响的还有一篇重要的文章:记得是1986年,也就是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我在国内运动医学唯一专业期刊《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6年第2期上读到著名运动医学专家浦钧宗先生的一篇文献综述《运动与肾》。

文章中写到,有研究发现,剧烈运动时流经肾脏的血流量会急剧减少,从而导致肾组织出现一过性损害,出现运动性蛋白尿、血尿等。

肾脏是人体第一大排泄器官,体内代谢毒素70%以上要经由肾脏排出。

从“中毒”学说的动物实验到剧烈运动肾脏功能的一过性损害,显然,肾脏疲劳的产生和消除方面起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我在研究应用中草药消除运动疲劳时,更倾向于“中毒”学说,即如何将体内蓄积的代谢毒素更快更有效地排出体外!而保护和改善肾脏的功能是技术关键。

于是,我以现代药理学对古方、经方的实验研究为依据,从中筛选抗疲劳的中药方剂。

在查阅大量的文献研究资料中,我注意到有研究者在对“六味地黄丸”进行现代药理研究时发现,该方药有显著改善肾脏血液循环的作用。

于是,“六味地黄丸”成了我研究的第一个抗疲劳的中药方剂。

而我随后的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证明,“六味地黄丸”确有显著的抗疲劳功效。

追本寻源,“六味地黄丸”方源于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的“肾气丸”,是宋代儿科医家钱乙因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而去掉了“肾气丸”中的两味“助阳药”――附子与桂枝化裁而来,功在“滋阴补肾”,专治小儿肾阴不足。

所以,“肾气丸”是“六味地黄丸”的母方。

而中医又有“孤阴不长,独阳不生”之说,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

”故按中医学理论,无论是滋阴也好,助阳也好,仲景的原方“温补肾阳,通利小便”的“肾气丸”才是最佳组方,而在日常生活中,完全的“肾阴虚”和“肾阳虚”是没有的,多是阳虚与阴虚的复合体。

因此,在后来的研究应用中我弃用“六味地黄丸”,而改用仲景的原方“肾气丸”,结果疗效要好于“六味地黄丸”。

需要指出的是,二者的现代药理研究即改善肾脏血液循环的药理作用是相一致的。

随着“肾气丸”方的广泛应用,以及抗疲劳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对疲劳有了更深的认识。

疲劳是所有疾病共有的一个症状,它是人体脏器功能下降或不足不能满足生命活动需要的一种自我保护性反应。

正常情况下,通过主动积极的休息,身体的疲劳感会得到较快缓解;如果相反,或第二天睡起疲劳感仍然得不到消除或缓解,则意味着前一日工作或运动的负荷过量。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数周以上,则意味着我们脏器的功能开始下降,特别是肾脏和心脏功能存在异常,应该及早服用中药予以干预,进行调理。

否则,疲劳的进一步发展,就是“积劳成疾”的结果。

所以,对于疾病的发生,我是这样理解的:一般情况下,疾病发生的前期首先是脏器的功能开始出现异常,下降或不足。

这种异常如果得不到及时修复,便会呈阶梯状向下发展、逐渐演变成各种疾病。

感冒之前,身体多有无力的感觉;极度的疲劳感,双腿沉重如铅,多是心脏病的表现;而一些大病,如癌症的形成,身体的疲惫感一般都会持续十年或更长时间。

说到这里,大家就会明白为什么多年来我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文章里不厌其烦地向大家推荐中成药“桂附地黄丸”!杂志社的编辑曾转告我,有一医院的老教授质疑我向所有人推荐该中成药不符合中医辩证施证的理论。

这里我要说明一下,目前市场上所售的非处方药“桂附地黄丸”的组方基本上和仲景的“肾气丸”的原方相一致。

所不同的是,“桂附地黄丸”把“肾气丸”中的“生地”换成了“熟地”,把“桂枝”换成了“肉桂”。

这种替换,我个人认为是对仲景的原方理解不够深刻所致,误把“肾气丸”作为一种“补药”,即“补肾”的方子来用。

其实仲景“肾气丸”的本意在于治疗“小便不利”,功在“通利小便”,这与该方的现代药理研究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是相一致的,这也是我利用“肾气丸”抗疲劳的根本。

我向大家推荐“桂附地黄丸”,是因为现在无厂家生产“肾气丸”,大家在药店只有“桂附地黄丸”可买,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看,二者是相一致的,其作用的原理都是改善和提高肾脏功能,促进体内代谢毒素的排泄,具有消除疲劳的功效。

药店所售的“金匮肾气丸”,是“肾气丸”加味而成,通利小便的作用更强一些,属处方药。

著名医学影像学专家巩若箴教授在服用了“桂附地黄丸”后,广泛向亲友推荐,他评价说:“这是对社会的一大贡献!”将疲劳消灭在萌芽之中,当身有小恙,从抗疲劳的角度对身体进行适时调理,即有病治病,无病保健,把我们的肾脏功能精心呵护好,或许是我们健康百年的开始。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