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报账网上预约系统的实施分析

摘要:目前,随着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层级以及办学的种类在不断地扩大,有关高等院校的各种财务报账问题就显得十分的棘手。

财务报账是高等院校财务工作中的一项最为基础的部分,也是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共同严格对待的一项工作。

本文就以高等院校作为实验的研究背景,采取对比的方式,分析传统的财务报账模式与应用财务报账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讨论了适合高校应用该系统的方案,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高校财务报账;实施;网上预约系统对于高校财务部门而言,财务报账使其最为基础也是作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其可以作为展现师生服务的一个示范的窗口。

财务报账工作需要承担的工作压力极大,日常工作就是需要重复的进行会计入账、数据计算以及票据审核等。

财务报账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拥有专业的工作素质,还需要耐心与细心,对数据进行处理。

尽管如此,在面对繁琐的工作流程,长时间的报账等待时,工作人员往往还是会力不从心。

面对这样的问题,高校可以应用网上的预约系统,从而提高报账的效率,加强管理,为学校财务的稳定运作与发展提供保障。

一、 传统财务报账模式的缺陷   (一) 报账排队等候时间较长   传统的财务报账运作流程下,工作较为繁琐,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对报账单据、原始票据以及审批签字等工作,整个工作流程就会增加大量的等待时间。

与此同时,由于工作人员对于每一次报账工作的报账人数、报账单据的数额难以预测,因此对于报账排队等候的时间难以进行事先的预计,该种现象也导致了等待时间的进一步加长。

另外,倘若在报账的过程中,原始票据存在错误填写,粘贴不规范,归类不恰当的现象,报账的进程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等候的时间同样会加长。

另外,由于等候时间过长,报账人员的耐心就会一定程度的流失,对与进行财务工作的工作人员的理解就会减少,进而容易激发二者之间的矛盾,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质量。

目前,报账等候时间过长已经成为了报账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1]   (二) 高校财务报账的工作量日益增多   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使得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等院校的教学规模,教学层次以及教学的类型范围在不断地扩大,高校的在校人数持续增多,教育资金的来源也越来越多样化,校内的报账项目以及经费的总量也在不断地攀升,高校的各种经济活动呈现着多元化发展趋势。

这样的高校经济环境下,财务工作人员在每一次的报账工作时,都需要对原始数据的有效性以及真实性进行审核,对整个报账流程以及单据填写的合理性进行核对,对签字手续的合规性进行把关,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报账的金额进行反复的核对,从而保障报账工作的有效进行。

[1]不仅如此,工作人员的工作,实际上在以上的方面以外,有时还需要向办理人解释相关的报账制度以及报账的流程,这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三) 制度信息的不透明现象严重   进行报账时,由于报账办理人员对于相关的制度与法规的了解不足,在不了解制度以及办理流程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手续不齐全、票据不合理的现象,这样的现象下,往往会导致在消耗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完成票据整理,排队等候以及领导审批过后,又因为不合报销规定而不能够报销的现象。

该种现象会进一步导致报账效率的降低,工作人员的人力成本的浪费,与此同时,报账办理人员的抵触心理也会增强。

这一系列的现象实际上,究其原因,都是由于财务部门对于流程与制度的宣传力度不足,制度信息不对称,报账的依据不透明。

二、 网上报账预约系统的应用构建   在高校应用网上预约报账系统过后,需要进行报账的办理人员可以不受时间或者空间的限制,可以直接依照报账业务的类型,以在线的方式对报账信息进行填写,从而预约报账的时间以及打印报账的单据。

与此同时,财务部门可以依照办理人的预约信息,对资金进行提前的准备工作,从而对财务业务进行合理的安排。

网上预约报账系统在体系结构上,采取了B/S构架,在数据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植入了Web应用服务器,两端各自的操作共同提交到Web服务器上,具体的工作再由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完成。

在功能模块方面,系统的功能模块包括了借款业务模块、差旅费报销模块、财务审核模块、一般业务的报销模块以及角色权限模块等。

系统的每一个功能模块中都有具体的操作选项,报账办理人员需要依照相关模块的具体规定,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填写,例如在借款业务模块中,办理人需要对结款的事由、借款日期、借款的方式以及借款金额与部门进行填报;差旅费报销模块中,办理人需要填写出差的事由、出差的日期、出差人员、出差交通费以及住宿费等。

在网上进行预约报账的流程方面,如图1所示,主要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要点:登录网上的预约系统界面,填写需要报账的相关信息,具体包含报账业务的类型,报账单上的信息,要选择的支付方式等等,然后在进行打印网上报账的单据,预约报账的时间以及报账的窗口,经过相关主管和部门领导的审批。

审批成功过后,办理人可以携带者相关原始凭证到学校的财务部门报销,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在系统中调出电子报账单,对其进行数据审核,在审核无误后生成记账凭证,再依照办理人所预约的支付方式对其进行报销。

[4]图1网上预约报账基本流程图   三、 系统应用的措施及其注意事项   (一) 提升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与和系统有关的专业知识   网上报账预约系统实际上是对传统报账模式的一种创新的表现,是财务管理工作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巧妙融合。

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作为该系统的操作者,其不仅需要掌握有关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知识,还需要具备有关信息系统运作与使用的相关知识。

目前,由于高校财务工作人员并不是信息化系统的专业人员,对该项技术的了解与应用知之甚少,因此,想要更好的实现网上预约报账系统,就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系统知识的培训,从而提升其对系统的掌控能力,(上转第94页)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实务中的应用陈巧雅摘要:本文阐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提出和含义,分析了这一原则会计实务工作中的应用,提出了完善在会计工作中应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建议。

关键词:实质重于形式应用会计准则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企业业务多样化的发展,对会计核算带来不小的挑战。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进行了全新的阐述,这一原则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的会计实务工作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人员所遵从和重视。

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提出和内涵   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同于国有企业企业组织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产生,如个体经营户,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

不同的企业组织形式对信息披露和会计核算的要求不同。

而且我国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大量新型的企业业务出现,如融资,企业合并,股权投资等业务。

会计人员处理复杂的业务时在会计对象的确认和会计原则的选择上面临挑战。

其次,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交往不断加深,我国正式加入WTO后进一步参与国际竞争和融入国际市场,且跨国经营,跨国融资,跨国合并等跨国业务增加。

我国企业要向国际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公允、真实的会计信息这就要求我国的会计准则趋向于国际会计准,减少两者之间的差异。

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和企业组织形式和业务的复杂化因素的影响下 2006年我国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第16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指出当企业的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不一致时,应当以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和反映。

只有以经济业务的经济实质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确认和报告,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切入本质,会计信息使用者才能根据有效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实务中的具体应用   (一)资产核算中的应用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资产的定义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同时应满足下列条件: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1)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处理。

从法律形式上讲租赁双方签订了租赁合同,在租赁期间出租方拥有租赁资产的所有权,承租方在租赁期满后获得优先购买权,只有购买后租赁资产的所有权才归属于承租方。

但是分析融资租赁的经济实质,承租方付出了相当于资产公允价值的义务,在接近资产使用寿命的租赁期内获得了租赁资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权。

综上所述,在法律形式上资产的所有权归属于出租方,但是从经济实质上来与资产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承租人。

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承租方应该将租赁资产确认为固定资产并进行折旧处理。

(2)借款费用的确认。

根据借款费用准则规定:购建或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前,借款费用应当资本化。

这项规定也符合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在固定资产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前借款费用的发生是为了取得固定资产,此项固定资产未来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固定资产的经济本质与借款费用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借款费用在固定资产交付使用前组成了资产价值的一部分。

(二)商品销售业务处理中的应用   根据收入准则规定,确认销售收入应当满足下列条件: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 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4、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运用准确的职业判断针对不同的交易特点分析交易的实质进而做出正确的会计确认和计量。

例如,售后回购业务处理。

售后回购是指销售商品的同时,销售方同意日后再将同样或类似的商品购回的销售方式。

通常情况下,销售方的回购价等于销售价加合理回报,从经济实质来看,销售回购是一项融资行为,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企业不应确认收入,回购价大于原售价的差额,企业应在回购期按期计提利息费用。

(三)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应用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加以确定。

企业会计准则》中控制的定义: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

不难看出对控制的定义强调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当一个公司即使拥有另一公司50%以上的权益性资本,但是并不具备有效的控制权和管理能力时,就不能将其纳入本公司的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中。

三、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工作的要求   (一)把握好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用尺度   在会计实务工作中实质重于形式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一项重要原则,但是过分的强调、苛求反而会影响会计信息的总体质量。

所以会计工作人员应该正确把握应用尺度,使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二)不断完善监管制度,建立会计信息检查制度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用给了会计工作人员非常大的自主权,一项业务的经济实质是否和法律形式一致取决于会计人员的判断,这就给会计人员进行犯罪行为创造了条件。

所以企业内部要加强监管,确保会计信息准确可靠。

同时企业也可能通过控制会计核算操控利润,使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抉择,所以国家有关部门也应当加强监管。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财务管理的不断完善,企业活动日益复杂,这种交易行为和财务事项的内容趋于多元化,在金融工具、兼并收购、终止营业、销售创新、租赁会计等业务领域经常出现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一致的现象。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剥离交易或事项的外在表现形式,合理把握其经济实质

为了确保能够正确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会计人员要正确理解会计准则,熟悉所在行业、公司的各种交易或事项,加强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要有探索的精神,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讲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王婷.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会计实务工作中的合理应用[J].财会研究,2011(11)   [3]王?P.简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J].财会研究,2011(17)   [4]钟骏华,郭世超.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