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ulafoy病并消化道出血手术治疗12例体会

作者:张雪松 方登华 高瑞岗 李奎。

【关键词】 Dieulafoy病 消化道出血 阶梯治疗 手术切除。

Dieulafoy病为一种罕见的消化道出血性疾病,临床上易发生漏诊、误诊。1998年12月~2006年6月,我科共收治Dieulafoy病并消化道出血12例,均通过手术治疗获得治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42~69岁,平均年龄50.3岁。男:女=11∶1。

临床表现:12例均表现为急性消化道出血、呕血、大量黑便,3例表现为间隔2~3天的间歇性血便。检查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血红蛋白明显降低。9例出现休克。其中5例病人既往有“溃疡”病史。2例有肝硬化病史。

诊治经过:12例中,有1例因胃镜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活动性溃疡”而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第5天开始出现多次频繁的鲜血便,经2次急诊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在回肠下段距回盲部40cm处,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后治愈。病理证实为回肠局部黏膜破损,中央有小动脉裸露破裂。1例因患乙肝后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脾切除术,而术后未能止血,再次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部小弯侧活动性出血,行全胃切除术治愈

5例在入院2天内行胃镜检查,均距贲门6cm内胃小弯侧发现病灶,给予电凝、钛夹止血无效。其中1例当时短暂止血,17h后再次出血胃镜检查发现钛夹脱落。该5例患者均在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治愈。另2例为入院当天行胃镜检查发现胃底部动脉喷射状出血,立即行胃近端部分切除术获得治愈。3例发病时呈反复多次的鲜血便,入院后行结肠镜检查,1例在升结肠距回盲部20cm处发现病灶,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治愈。另2例结肠镜下未见病灶,行急诊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在回肠下段发现病灶,均给予高选择插管局部动脉推注立止血2KU,1例当时止血8h后再次出血,另例当时不能止血,2例均行肠切除肠吻合术治愈

2 结果。

全组12个病例均获治愈,随访2个月~6年未见再次出血

3 讨论。

Dieulafoy病为先天性血管畸形,主要来源于胃左动脉的胃黏膜下恒径动脉,经浆膜进入肌层缺乏逐渐变细的过程,而以异常粗大的直径直抵黏膜下,该动脉直径常大于1.8mm,约比正常的黏膜肌层粗10倍。由于有Wanken 纤维束将该动脉黏膜紧密相连,并缺少细小的血管分支及毛细血管供应该处黏膜,加之其从黏膜下折返,形成垂直袢,故在黏膜下形成压力很高的锐角状血管突起,致使该处黏膜缺血、坏死、脱落形成压迫性急性溃疡,恒径动脉裸露,易受机械性损失及消化液侵蚀,引起出血。Dieulafoy病最初仅见于胃体小弯侧,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发现病灶可分布在食道、胃、幽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直肠、胆囊等部位。本病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好发年龄为46.3岁[1]。本组病例平均50.3岁。一般认为该病无先兆症状和诱因。大部分病人出血前身体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上消化道和(或)下消化道出血出血量凶猛,短暂内可致失血性休克。偶表现为间歇性反复呕血和(或)黑便。

急诊内镜检查是最主要的首选的诊断手段,晋佩禹认为胃Dieulafoy病在胃镜下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贲门区黏膜局灶性缺损伴喷射样出血;②胃黏膜浅表凹陷中间有血管行走,表面有血块或血痂;③偶尔可见小动脉孤立突出于黏膜表面,有时可见到搏动性出血;④更少见的是黏膜表面呈出汗样渗血,这种类型常在正发生活动性出血时被发现[2]。由于该病出血呈周期性,可在发病间歇期胃镜下表现为正常黏膜,且病变范围小,部位隐匿,可能合并浅表溃疡,因此应强调在出血期间及时反复的行胃镜检查,并加强内镜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以防误诊漏诊。本组12例病人有7例为胃Dieulafoy病,均通过胃镜检查确诊。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