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完美未来_问鼎苍穹

北京时间9月13日凌晨0时0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自行研制的“中星22号A”通信卫星发射升空并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中星22号A”为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

这颗卫星从研制到发射历经4年。

其间,中国航天技术人员突破了从元器件、部组件到系统的重重难关,多少个日日夜夜都投入到工作岗位上,加班加点毫无怨言,他们牺牲了个人利益,舍“小家”为“大家”。

这颗卫星的成功发射,不仅凝聚了全体试验队员的智慧和汗水,也是全体研制人员辛勤耕耘的结晶。

是中国航天人的又一大喜事。

对于“中星22号A”通信卫星的总指挥迟军来说,这只是长征途中的又一次胜利。

立志少年时      迟军,1967年5月出生于北京。

他从小生长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亲都是毕业于哈军工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给迟军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松的成长环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有兴趣的东西,必然会引起发自内心的求知欲。

迟军航天的兴趣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由于父亲在空军工作迟军从小就对飞机、坦克模型很感兴趣,玩起来常常爱不释手。

当时还在上101中学的他业余时间最爱读的是《航空知识》杂志。

天资聪颖的他一直学习成绩优异,高中毕业后,迟军考取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与国际宇航联副主席,神舟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成为系友校友。

1990年,23岁的迟军大学毕业后放弃了读研的机会,直接来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结构研究室,在航天战线上一干就是15年。

迟军非常热爱所从事的航天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创新、开拓进取。

他能够积极主动地站在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满足于现状和已取得的进步,不断为管理工作提出新的目标,带动大家思考和行动。

他严谨务实、扎实肯干。

坚持说到做到,雷厉风行、注重管理的最终效果,能够带动和培养下属的务实作风。

敢于负责、勇挑重担。

对于问题勇于承担责任。

迟军说,有了航天后,就没了自己,航天是他的第二次生命,这里满载着自己所有的热情。

特别是担纲总指挥一职以后,他更真切地感受到,整个航天研究是个大的系统工程,人与人之间都是互补的,彼此间都应学会互相欣赏。

独木难成林,一棵树再高大,只能称作为树,许多大树聚集起来,那才是一片森林。

他说,庸才看不见别人的才华,情有可原,人才看不见人才就很狭隘了。

辛勤的工作换来了沉甸甸的收获,迟军获得了很多荣誉,其中包括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04年6月,迟军出任“中星22号A”总指挥

卧薪偿胆      起床的铃声好像响在遥远的天际,真不愿意醒来啊!昨晚睡得太晚了,仿佛刚刚睡下,又要马上起来。

时间犹如上紧了发条,不敢怠慢,赶快爬起来,洗了一把脸,简单吃了点早餐,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这是迟军在美国监造亚太二号R卫星的一个早晨。

1996年6月至1997年1月,迟军由原航天工业总公司委派,前往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Space Systems/Loral)监造亚太二号R卫星,作为监造队的副队长负责监造队的管理工作,他深感肩上担子的分量。

刚到美国的他。

首先想到的是美国的一句谚语:你买到一粒柠檬(指劣质品),如果你聪明的话,可以把它挤成(好喝的)柠檬饮料。

就是说,要学会在困难中找到出路。

在学习汇报中他写道:“通过学习,增添了自己为我国航天技术赶超先进国家做贡献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我们中国人是最早梦想走向太空并为此而献身的民族,为了人类的未来,我们应当为做出新的贡献而努力。

”   在美国8个多月的时间里,迟军自己本着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思想,积极参与到卫星生产过程中去,他刻苦钻研,学习了解国外先进的设计思想、管理经验,并针对国内情况进行思考,写出了多篇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论文。

圆满完成“神三”的发射任务      面对世纪之交繁重的科研生产任务,刚刚组建不久的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了“决战2000年”的口号。

2000年的发射任务中新项目多,要求高,难度大,周期紧,影响深远。

能否完成这些任务,关系到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关系到集团公司的长远发展,任何一次失败都可能造成全局的被动,会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时任结构室主任的迟军要求大家卧薪尝胆,戒骄戒躁,严格质量,确保进度。

迟军担任五○一部科技处长和飞船系统总体副指挥期间,他负责总体部综合计划与经费管理、计划进度管理、合同管理工作

作为五○一部试验队队长,参加飞船返回舱综合空投试验的靶场工作,负责五○一部试验队的组织管理,圆满完成了任务

作为神舟三号五院试验队一分队的副队长兼书记,参加神舟三号的靶场发射任务,负责一分队的组织管理任务安排。

“人是应该有点精神的,要干就干出个样子。

”性格倔强的迟军迎难而上,决心啃下这块硬骨头,带领员工去克服神舟三号研制中元器件问题带来的巨大压力,他知道这一次的发射“只能成功”,别无选择。

接下来的日子里,迟军常常彻夜难眠,十年前“长二捆”火箭在西昌留下了让航天人刻骨铭心的遗憾:十年后的这一天,是长征二号F火箭与神舟三号飞船对接后从厂房转到发射塔架旁的日子,再过三天,“神箭”即将托举“神舟”第三次腾飞。

他们心须通过努力圆满地完成神舟三号发射任务

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

当“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太阳翼帆板正常打开,工作正常”的报告传来时,迟军心里的那根弦才松了下来,欣慰地笑了。

迎接新挑战      在担任总体设计部和总体部副部长期间,迟军主管质量、技术安全、技改、在轨管理、资料档案、知识产权、通信系列型号、二代导航及热控、综合测试研究室的工作,协助部长圆满完成总体设计部和总体部的组建、管理体系的建立和组织结构的完善。

通过努力,全部门人员的质量意识逐步提高,在自己任期内没有发生技术安全责任事故。

迟军担任“中星22号A”总指挥后针对“中星22号A”的特点,迟军建立了每周例会制度、厂所信息每周通报制度、关键研制过程日调度制度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工作中,他深入厂所,及时了解一线情况,及时解决各种问题。

工作中,他更看重的是基础性工作做得是否扎实,他的团队能否在“战斗”中快速成长,能否确保技术决策和管理制度的落实。

对于全型号,他建立了将解决长寿命、高可靠性问题作为质量管理重点的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时刻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

在初样转正样之前,他严格要求对其他型号在研或在轨问题进行100%的举一反三,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潜在故障的发生。

通过努力实现了所有有电磁兼容性要求的单机100%通过电磁兼容试验,为正样研制的顺利进行打下好的基础。

“轻舟已过万重山”。

辉煌已成过去,挑战直面眼前。

迟军眼里,后面的工作和目标,才是他现在需要重点考虑的。

问及迟军从事航天十几年来的感受,他肯定地回答:踏踏实实做事,坦坦荡荡做人,认认真真完成手中的每一项工作,胜过任何豪言壮语!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