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雨排系统越冬现状及改善措施

摘要:我国北方屋面排水系统在越冬时期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相对条件下内排系统有较好的优势。

在不影响室内热损失的情况下,采用自然传热方式对改排水系统现状有积极的意义。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北方 雨排 现状 改善   受北方气候特点影响屋面及雨排水系统大致有这几种类型:公共及民用建筑有保温和防水,保温层还可有倒置式;排水分为自由排水、有组织排水

有组织排水又可分为内排和外排两种。

一、现状:上述几种屋面排水形式在北方气候面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局限性。

冬季前后受雨雪影响,常常使屋面积雪。

在水落口处发生凝结封冰,天转暖时出水口渗漏,屋面局部发生破坏

如果防水材料老化或质量不过关,即引起屋面渗漏。

部分水落管在入冬前期及转暖时期发生反复充水冻胀,进而引发水落管破裂、胶节甚至坠落,墙体受长期受水发生冻融破坏

二、现状分析:   1、自由排水   主要集中在老式建筑、工业建筑及单层坡屋面上,在屋檐处常常有许多冰溜子,尖部向下,随时威胁下方行人安全。

冻融产生的冰溜子需要人工干预打落,一般此种形式的屋面用于低矮的房屋中,现大多数民用及公共建筑在设计上尽可能避免。

2、有组织外排水   这是屋面排水遭受破坏的普遍排水方式破坏方式主要表现在雨水管破裂、截断、脱落、出水口冻死;天气转暖时屋面大量积水,这是屋面水落管发生破坏的主要形式。

其中,雨水管破裂后还常常将身后的墙面淋湿、挂冰,进一步引发墙体冻融破坏

水落管部分受冻融影响,尤其暖转冷时期,管内不断充水,渐渐将落水管胀破。

另外,随着内部冰柱的增多,重量加大,直接导致管子下坠、脱节,使水落管失去作用。

屋面出水口处发生冻结集中,将其牢牢冰封,只有天气开始转暖时屋面冰雪开始融化:第一,与屋面接触部分受室温影响自下向上开始融化,冰雪下方形成“溶洞”,天气进一步转暖时屋面表层开始溶化成冰雪(水)混和物,这样两层水中间夹冰,此时出水口的封冰即使天气转暖为正温时也不一定融开,部分雪水即进入因冻胀产生的裂隙中。

此外,外排系统对墙体尤其是外装饰墙体影响较大,不论对美观要求和功能上均不合理。

3、有组织内排水   有组织内排水系统主要危险为屋面入口处的冻害。

室内水采暖,其受害行为与外排水带来的危害相同。

室内有采暖,内则只需考虑顶部屋面入口处的“加温”影响,但可能带来室内的热损失。

三、改善措施   从上述几类排水形式上看,目前并没有成熟有效的简化改进方式

如采用加热法、上水冲洗法、太阳能法及其它方式,均需要人工干预或耗费一些能源,在经济上不合理,且维护不方便,所以主要的改善措施是采取内排水方式为最佳手段。

1、自由排水,公用及民用建筑上尽量不采用。

2、有组织外排水,需要将水落管做加强固定,如角钢。

管材用低温下弹性、延展性均佳的产品。

3、有组织内排水屋面雪水状态同上,只是在落水口处可以受室温影响,通过热传递将落水口周围融开,使水引下,各项性能优于外排水系统。

方式唯一需要改进的是将与屋面板接触的一段管路露出,使之与室内空气接触,但此管路宜置于楼梯、走廊或管道井中。

若在管道井上方开一小洞口,以利于对流传热且不影响室内热损失。

总结:通过对以上几种排水方式的分析,楼房屋面排水宜采用内排水方式,这对于冬转暖时屋面排水极为有利,是目前技术状态下和传统观念下最可靠、最耐久的排水方式

参考文献:   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 50345—2004   2、屋面工程设计与施工手册, 作者: 王寿华,王比君,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