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学分析及其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其对母婴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为观察组,按照血小板计数观察组分为观察1组(轻度血小板减少症,30例),观察2组(中度血小板减少症,30例),观察3组(重度血小板减少症,20例)。

另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血小板计数正常的妊娠妇女80例为对照组

分析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的主要病因,观察各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等指标以及血小板减少症严重程度与贫血、早产及产后并发症、围生儿结局关系。

结果 导致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包括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分别占61.3%和12.5%;观察组剖宫产率、阴道分娩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2组与观察1组间,观察3组与观察2组间比较,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57、17.028,P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妊娠结局新生儿;贫血;早产   [中图分类号] R7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8(c)—0080—04   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血小板计数出现异常而产生的以出血、感染及贫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是妊娠期妇女血液系统常见疾病,具有高发性的特点,发生率约为10%[1]。

血小板减少症会对产妇的分娩方式和母婴的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严重者会威胁到母婴双方的生命安全,因此,面对母婴风险较大的情况下,能否允许继续妊娠,能否通过加强围生期保健、严密监测、针对性的治疗等一系列措施改善母婴结局意义重大。

随着医学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器械、药物的应用,妇科临床在妊娠合并血小板计数减少的诊断与治疗方面有新的突破,产妇产后出血的情况得到有效的控制,母婴死亡率大大降低[2]。

本文以我院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初产妇62例,经产妇18例;年龄21~38岁,平均(25.9±2.6)岁;孕龄36~41周,平均(37.7±3.1)周;孕次1~4次,平均(2.3±0.3)次;产次0~2次,平均(0.80±0.02)次;将该80例患者列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血小板计数正常的妊娠妇女80例为对照组

对照组初产妇59例,经产妇21例;年龄22~41岁,平均(27.3±2.2)岁;孕龄35~40周,平均(37.2±2.9)周;孕次1~4次,平均(2.5±0.6)次;产次0~2次,平均(0.90±0.03)次。

两组年龄、孕龄、初产、孕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执行[3],患者入院后立即采集肘静脉血液标本2 ml,两次测定结果均50×109/L;中度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20~50)×109/L;重度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5血小板减少症严重程度与围生儿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各组新生儿均未出现颅内出血,无死亡,各组间新生儿平均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患病率观察2组与观察1组间,观察3组与观察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57、17.028,P参考文献]   [1]肖慧英.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研究新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8):1398—1399.   [2]马蔚霞,邢志红.足月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对母婴的影响50例临床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12):50—51.   [3]Veneri D,Franchini F,Random F,et al.Thrombocytopennias:a clinicial point of view[J].Blood Transfus,2009,7(2):75—85.   [4]孙云霞,何莲芝.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研究新进展[J].吉林医学,2012,33(13):2819—2821.   [5]陈蓉,袁凯峰.妊娠并发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及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2014,40(2):83—85.   [6]Rote AR,Bari PD.Spectrophotometric estimation of olmesartan medoxomil and hydrochlorothiazide in table[J].Indian J Pharm Sci,2010,72(1):111.   [7]孙淑川,刘娟娟.100例妊娠血小板减少症孕妇的分娩结局分析[J].河北医学,2011,22(10):1324—1326.   [8]刘凌,帅虎,李流娇,等.固相凝集法在产前血小板抗体检测中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1):1360—1361.   [9]陈哲,梁梅英,王建六.妊娠血小板减少程度对母儿结局的影响[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1,14(5):267—272.   [10]刘果霞,杨丽,薄晋魏,等.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100例临床分析及产后恢复情况[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7):13—14.   [11]李秀彦,茹美艳.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6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2,2(5):65—66.   [12]肖慧英,李银凤,李海玲,等.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围产结局分析[J].内蒙古医学,2014,46(2):140—141.   [13]尹红亚,辛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101例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10,26(3):27—30.   [14]朱文艳,李兰萍,高华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100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5):805—806.   [15]张玉琼.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对产妇分娩方式与母婴结局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02):79—80.   (收稿日期:2016—06—13 本文编辑:顾雪菲)。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