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下联合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80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联合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效果。

方法对8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蝶腭、筛前神经鼻甲联合手术治疗。

对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症状评分及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分别为11.5±3.3、2.1±0.8、3.2±1.6,术后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时有效率均达90%。

结论鼻内窥镜下蝶腭、筛前神经鼻甲联合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持久,手术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鼻内窥镜鼻甲部分切除术筛前神经鼻内支切断术蝶腭神经微波热凝术常年性变应性鼻炎 2005年1月到2008年12月我院采用鼻内窥镜下蝶腭、筛前神经鼻甲联合手术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80例,并经1年以上随访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80例患者,均符合变应性鼻炎的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1]中的诊断标准。

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19—58岁,平均36±10.2岁。

病程1—18年,平均4.5±2.3年。

主要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涕及鼻塞等症状。

经鼻内镜检查存在鼻内结构异常者62例,表现鼻中隔偏曲11例,息肉样变、中鼻甲肥厚、反张、气化15例,下鼻甲增生肥厚20例,筛泡肥大3例,钩突肥大、息肉样变10例,中鼻道狭窄3例。

所有患者均先接受过口服抗过敏药、鼻部血管收缩剂、鼻用类固醇皮质激素等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改善后又反复。

1.2手术方法: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以下手术方法之一进行手术治疗。

1.2.1通过鼻内窥镜鼻甲部分切除、筛前神经鼻内支切断及蝶腭神经微波热凝术:适应症为合并鼻内结构异常的患者

手术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鼻内窥镜照明,用1%丁卡因20ml加1:1000肾上腺素2ml对鼻腔粘膜进行表面麻醉,用1%利多卡因(含1:1000肾上腺素)对双侧下鼻甲、一侧鼻中隔前上方粘膜下、鼻丘区及蝶腭孔进行浸润麻醉。

麻醉后,有鼻内结构异常患者,先行鼻息肉摘除术、鼻中隔矫正术、中鼻甲成形或切除术。

再行筛前神经鼻内支切断及蝶腭神经微波热凝术,在鼻腔外侧壁的前上方,与鼻背保持垂直,以鼻丘为中心,作一长约1.0—1.5cm切口,切开粘骨膜,切断筛前神经鼻外侧支,创缘微波热凝止血;于靠近鼻背部处的鼻中隔前上方与眶下缘平面相交处,采取与鼻梁垂直方向,作一长约1.0—1.5cm切口,切开粘软骨膜,要切断筛前神经鼻中隔支,创缘微波热凝止血。

剪除双下甲的1/3—1/2,微波热凝创面;最后对中鼻甲后端蝶腭孔区的粘膜采取微波热凝,要深达骨面,直径约1.0cm左右,以阻断蝶腭神经

术毕在下鼻甲创面贴含200U凝血酶明胶海绵,用油纱条轻填鼻腔。

1.2.2通过鼻内窥镜筛前神经鼻内支、蝶腭神经及下鼻甲微波热凝术:适应症为鼻腔结构正常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

手术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用鼻内窥镜照明,同前法麻醉。

麻醉后在上述筛前神经鼻内支切断术切口部位,对双侧筛前神经鼻外侧支及一侧鼻中隔支用微波热凝阻断,要深达骨面,在下鼻甲粘膜下用微波探头插入,进行多点热凝,以缩小下鼻甲,最后对蝶腭神经进行热凝阻断。

1.3疗效评定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为期一年以上的随访。

根据变应性鼻炎诊治原则和推荐方案(2004年兰州)中疗效评定方法评定,全部病例均按要求进行症状和体征分级记分,以(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计算减分率,减分率≥51%为显效,50—21%为有效,≤20%为无效。

1.4统计方法:用spss12.0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双侧)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症状及体征分级评分见表1,疗效结果见表2。

表1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症状及体征分级评分比较。

注:t1为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t2为术后12个月与术前比较;P均<0.01。

表2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疗效结果比较。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