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对照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治疗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和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 将54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各27例,观察治疗6 w。于治疗前及治疗1 w、2 w、4 w、6 w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定抗抑郁疗效和不良反应,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结果 治疗6 w末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中后抑郁显效率分别为74.1%、70.4%;神经功能康复显效率分别为63.0%、55.6%。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西酞普兰治疗1 w末起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氟西汀治疗2 w末起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评分两组治疗6 w末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均<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副反应量表评分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西酞普兰治疗中后抑郁疗效与氟西汀相当,且起效更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

【关键词】 西酞普兰;氟西汀;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康复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脑卒中后约60%的患者可发生抑郁[1]。西酞普兰(喜普妙)是一种高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治疗抑郁疗效显著[2]。为探讨西酞普兰治疗P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和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我们与氟西汀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54例PSD患者为研究对象。入组标准:(1)所有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并经颅CT或MRI证实;(2)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4];(3)意识清楚,无失语及理解、表达障碍和严重智能损害;(4)无严重心、肝、肾病史及癫痫、青光眼和阳性精神病史;(5)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5]17项总分≥18分。将入组病例随机分为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各27例。西酞普兰组男15例,女12例,平均年龄(52.4±8.5) a,从卒中到入组平均病程(6.6±2.5) mo,HAMD评分(26.27±3.52)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2.56±8.20)分。氟西汀组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49.9±8.1) a,从卒中到入组平均病程(7.1±2.7) mo,HAMD评分(25.89±4.10)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3.24±7.62)分。两组性别、年龄、病程、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入组前停服用其他抗抑郁剂,并进行1 w清洗期。两组治疗脑卒中的基础上分别给予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治疗,起始剂量均为20 mg·d—1,顿服,2 w内加至40 mg·d—1,疗程6 w。治疗过程中可酌情联用心得安、维生素B6或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治疗前及治疗结束时各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1次。

1.2.2 疗效评定。

治疗前及治疗1 w、2 w、4 w、6 w末采用HAMD和副反应量表(TESS)[5]评定抑郁程度和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6 w末采用改良的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MES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2]。临床疗效按4级评定,以HAMD减分率判定抗抑郁疗效,减分率≥75%为临床痊愈,≥50%为显著进步,≥25%为进步,<25%为无效。神经功能康复:减分率≥90%为痊愈,≥45%为显著进步,≥18%为进步,<18%为无变化。各量表均由2名高年资精神科医师评定,一致性检验kappa=0.85~0.91。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

1.2.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进行Ridit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抑郁疗效比较。

治疗6 w末,西酞普兰组痊愈12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6例,无效1例,显效率74.1%;氟西汀组痊愈10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7例,无效1例,显效率70.4%。经Ridit检验,两组临床抗抑郁治疗显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u=0.47,P>0.05)。

2.2 两组神经功能康复疗效比较。

治疗6 w末,西酞普兰组痊愈8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7例,无变化3例,显效率63.0%;氟西汀组痊愈7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9例,无变化3例,显效率55.6%。经Ridit检验,两组神经功能康复显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u=0.47,P>0.05)。2.3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结果比较,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略)注:与疗前比较*P<0.05,**P<0.01。

表1显示,HAMD评分西酞普兰治疗1 w末起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氟西汀治疗1 w末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5),2 w末起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两组同期评分比较治疗2 w末西酞普兰组较氟西汀组下降显著(P<0.05),其余时点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MESSS评分比较,见表2。表2 两组治疗前后MESSS评分(略)。

表2显示,MESSS评分两组治疗6 w末均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