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书斋的教育理论

我在很偶然的情况下,从北京一位朋友手中看到袁振国先生的《教育新理念》,而且最初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特殊的外观——几乎呈正方形的16开本深蓝色的封面;然而,刚翻了几页,我便完全被其内容所吸引。

我是出差途中,在机场候机厅和飞机上一气呵成读完这本书的。作为一个正在攻读教育哲学博士的中学教师,近年来因为专业学习的需要,我也读过不少教育方面的著作,但像这样富有魅力的教育著作是不多的。这本书告诉我,教育理念不是抽象的,而是与教育行为联系在一起的。

人们常说:“深化教育改革关键是提高教师素质,而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是转变观念,也就是确立新的理念。”不过,在许多人看来,无论“观念”还是“理念”,都是很抽象的东西,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因此一说“转变观念”、“确立新理念”似乎就是纯思辨的“灵魂深处爆发革命”。然而,袁振国先生在其新著教育新理念》的序言中告诉我们:“只要有教育行为发生,就一定有教育理念在起作用,只不过有些人比较明确,有些人比较模糊。一对农民夫妇教他们的女儿穿针引线,或者教儿子除草犁田,那是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孩子将来生活必要的本领。”。

是的,理念就在行为中,或者说理念总是通过具体行为乃至细节表现出来。教育新理念》所谈论的许多新理念均是在教育教学的外在行为中展示出来的。全书不是以系统的理论框架而是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向我们展示这些新理念的,内容涉及“课堂教学的革命”、“学科教育的新视野”、案质教育——跨世纪的教育理想”、“对理想教育的追求”、“教育研宄重心的转移”,等等。应该说,这些话题都是当今教育的热点,也是广大教师最关心的问题

作者在论述这些新理念时,是以鲜活的事例予以展示的。比如,在阐述“问题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本能”时,作者这样写道——。

问题意识、另辟蹊径是人与生俱来的本领,并不需要培养。孩子刚刚勉强学会走路,就试图摆脱成人的束缚,离开成人认为天经地义的、习惯了的大马路,去到那泥塘、石子、杂草丛生的不是路的路上去。说它不是路,那是从成人眼光来说的,说它是路,那是从孩子的眼光来说的。孩子们本来并没有关于路的概念。那是因为家长的反复教导和强迫,孩子才放弃了每次不一样的路,走上了大家公认的马路,一旦走上了大家公认的马路,就再也不去探寻泥塘、石子、杂草丛生之地的乐趣和新奇了。

(作者这样向我们形象地展示孩子的“问题意识”(即“好奇心”)是怎样被大人一步步扼杀的——。

当小孩子开始学会说话以后,说的最多的就是问题:“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无穷无尽的问题。当你回答了他的问题,他接下来就是新的问题——“为什么?”。

“没有什么为什么。”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家长对孩子的回答。

“那为什么没有什么为什么?”家长以为可以搪塞过去了,不料引来更大的麻烦。

“你长大了就知道了!”。

读到这里,我想每位读者都会觉得悲哀:过去,我们的伺题意识”的确就是这样被丈人不知不觉地扼杀的!更可悲的是,现在,我们也正在不知不觉地扼杀着孩子问题意识!而这样生动形象而叉深刻的论述,在本书中比比皆是。正是在作者夹叙夹议的论述中,“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等新理念便如泉水一般注入我们的心田。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这使我们教师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新的理论武装,需要新理论指导下的实实在在的行动。然而,“教育新理论的普及”也使某些人找到了“滴机”,各种谈“新观念”、“新思维”、“新模式”的书浩如烟海,令人眼花缭乱。高深莫测的术语连同“高屋建瓴”的论述,让一线教师自卑因而对许多大部头教育学著作望而却步。

其实,越是学问精深者,表述其学问的语言越平实;因为学问大家己将知识融会贯通且思维清晰,所以善于把高深的道理转化成大众化的语言。恰恰是那些才疏学浅者,其语言才令人莫名其妙;因为才学有限者往往自己都没有把要说的道理弄明白,思维混乱,所以只好装腔作势,在吓唬别人的同时也糊弄自己。而一线的教师却在呼唤亲切平易的教育表达。

正是在这样急切的期盼中,我读到了这本《教育新理念》,喜悦的心情真是抑制不住的。该书当然不是无懈可击的,比如,在我看来,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一章比起该书的其他章节就略显逊色。但这不影响该书在总体上思想前卫而语言朴素、观点新颖、表述形象的特色。我堅信,这本书一定会赢得广大教师的喜爱,因为它是走出书斋教育学,是紧扣中小学课堂的教育学,是一线教师都读得懂的教育学。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