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穆拉利最后的坚守者】巴里艾伦最后有多快

如果说100多岁的福特公司需要一个救世主来力挽狂澜的话,那么艾伦穆拉利是最当之无愧的。

艾伦穆拉利,福特公司现任总裁,曾就职于波音公司,并因为解决9・11事后问题一度挽救波音公司,而被称为波音公司力挽狂澜的“刀斧手”。

临危授命于2006年,在拯救福特的计划“小荷才露尖尖角”之际即遭遇全球金融危机。

穆拉上任前,105岁的福特汽车大有走向暮年之势,不仅在当时油价高涨的情况下依然迷信那些耗油量极大的汽车型号,而且子公司之间各自为政,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生产成本;而福特的亚洲竞争对手,如丰田、本田、尼桑等却联合起来,共同参与竞争。

2006年,也就是穆拉上任的第一年,福特年亏损额高达126亿美元,创下其有史以来的亏损之最,穆拉利上台后当即决定对福特的老车展开一次“全面的维修”。

英雄的前尘往事      艾伦穆拉利,1945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

奥克兰地处旧金山海湾地区中心,“奥克兰”是英文“橡树之地”的音译。

穆拉利早年就读于堪萨斯大学,1961年原苏联首位宇航员加加林进入太空,因此穆拉利这个年龄段很容易对航空航天产生兴趣,这也是他的大学专业。

创立于1862年的堪萨斯大学,被认为是全美就读后投资报酬率最高的公立大学之一,所谓“最省钱学校”。

堪萨斯州地理位置位于全美的中心,或者有利于培养全局观念。

穆拉利曾参加过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选拔,不过因为轻度色盲未能选上。

1969年,穆拉利毕业并获得航空航天工程硕士学位。

他来自波音      毕业那一年,穆拉利进入了专业对口的波音公司,成为一名工程师,参与到波音系列型号飞机的设计中。

爱情也同步降临,1970年,他同一位演员结婚,后来生下三男两女。

随着工作中承担责任的增加,他决定进一步进修,在阿尔弗雷德・P・斯隆基金资助下,进入了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

直到1994年,穆拉利担任波音民用飞机集团高级副总裁,负责所有飞机的研发、试飞、取证和政府技术联络业务。

2001年,穆拉利开始行使CEO的权利从那时起他开始力挽狂澜般地拯救波音

但当年由于发生了“911”恐怖袭击事件,世界航空旅游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萧条时期,进而影响了飞机制造业。

在此情况下,穆拉利首先做的就是裁员,“挨刀”最狠的就是由他担任总裁的民用飞机部门,先后共裁掉了3.5万名员工,同时还取消了那些已经被证明无法赚钱的飞机型号的生产。

由于穆拉利独特的经营管理理念,波音逐渐从“911”事件的阴影中走了出来,2005年和2006年,波音飞机订单连续创下纪录。

当翅膀变成轮胎      现年63岁的穆拉利此前并没有在任何一家汽车公司或者与汽车有关联的公司工作过。

哪怕是在涂鸦的习惯中,他喜欢画的也是飞机,而不是汽车

3年前福特汽车董事长比尔・福特宣布起用穆拉利为福特CEO时,质疑的声音铺天盖地而来:这位飞机业务出身的副总裁能够管理好生产地面交通工具的汽车公司吗?   1994年,穆拉利担任波音民用飞机集团高级副总裁,负责所有飞机的研发、试飞、取证和政府技术联络业务。

从1997年2月起,穆拉利开始担任波音公司高级副总裁,兼任波音信息、空间及防务系统集团总裁,负责波音的防务、空间和政府事务。

37年的波音职业生涯与汽车一点关系都没有,但福特董事长任命他为CEO也绝对不是一时兴起。

比尔・福特穆拉利充满了信心,“艾伦亲自处理过波音公司在‘9・11’事件之后面临的棘手问题。

他深知,无路可退是种怎样的绝境;他也知道,面临困境如何精心谋略、完美执行、杀出重围。

”      廉颇老矣 尚能饭      每个人的成功背后,都隐藏着辛勤的汗水,不似外人看去那么简单平淡。

我们有理由这样描述穆拉利,虽然他离成功还有段距离。

穆拉利住在离公司不到三英里的地方,每天早上5:15抵达办公室,一天工作12小时,这对一个已经63岁的老将来说,是非常难得的,而他看上去依旧精神百倍。

穆拉利的办公室有着180度的视野,透过宽大的窗户玻璃,他不仅可以看到福特汽车历史久远的荣格总部,还可以看见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汽车

如今次贷危机影响下的美国汽车业已经是羸弱得摇摇欲坠,通用和克莱斯勒的崩塌使他未免心中有种孤独,曾经的对手已倒在脚下,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己?前进依旧需要马不停蹄,他没有时间过多的感慨如此境地的对手,因为他不想如他们一样轰然倒下,他要做美国汽车业坚守到最后的卫兵。

一鸣惊人的“外行人”         当穆拉上任时,外界对其评价是稚嫩的“外行人”,他的言谈穿着完全没有汽车业内人物的样子。

上任后的动作,外人也丝毫看不出他有什么内行的举措。

上任的第6天,艾伦穆拉利便宣称了出售捷豹、阿斯顿・马丁、路虎和沃尔沃品牌的决定。

这个惊人的决定被所有人如傻瓜一样嘲笑他的“愚蠢”,然而,正是这番外人看不懂的举动,才使福特汽车在金融危机到来的前期,就靠出售捷豹和路虎这两大品牌获得了大把珍贵的现金,从而在危机更猛烈的摧残下、全球车市萎靡不振的时候,没有如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一样倒下。

倔强的坚守      面对次贷危机的侵袭,在诸多企业伸手向美国政府申请援助的时候,穆拉利倔强地对外界说:“福特不需要政府援救,即使2009年全年美国轻型汽车的销量跌到900万辆,福特汽车也能靠自有资金储备渡过难关。

”   倔强的穆拉利大刀阔斧地开始了自己的一系列拯救福特的举措。

首先是裁员,包括各种出售的品牌和分公司,福特共裁员4612人。

之后穆拉利等福特高管也降低了薪酬,穆拉利率先在美国巨头企业中将自己的薪酬降为一美元,管理层和北美员工的奖金也被取消,这样的做法也进一步赢得美国社会的同情。

同时,穆拉利将重点转向游说美国政府提供消费者购车支持,以促进福特汽车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

一系列改革举措之后,福特市场份额出现了反周期增长。

美国调查公司显示,福特已经连续数月在美国市场份额提升。

福特高层说,我们在整体市场都衰退的时候,能够比其他企业衰退小一点儿就是不错的表现了。

事实上,北美市场对福特品牌认可度和忠诚度都在稳步提升。

无疑,底特律和福特都正在经历恢弘的历史,这同没有最糟只有更糟的悲观论调不同,整个底特律,或者全球汽车业,都将目光锁定在穆拉利身上,所有人都在期待穆拉利能够带给底特律乃至美国汽车业一次重生。

而他和他带领的福特汽车,也成为了美国汽车制造业最后的防线。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