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肉鸡饲养管理新要点

现代肉鸡饲养管理新要点

速生鸡风波过后,更多人了解到鸡肉是生产速度快、供应充足、物美价廉的优质肉类,具有一高三低(高蛋白质、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的营养特点,最终使其作为健康肉类食品而不断地被大众所接受。随着肉鸡育种工作的进展,每年能提高肉鸡体重40~50克、饲料转化率0.02%~0.025%,由此可见,肉鸡以其饲养周期短,饲料报酬高成为广大养殖户的最爱。  一、育雏前的准备  1. 预温  在雏鸡运达鸡场前应对鸡舍预温,冬季提前2~3天,夏季提前1~2天。用育雏伞的鸡舍需要预温到24~28℃,料盘和饮水器周围的地面温度应达29~33℃,在进雏前将舍温升到33℃,冬季应提高1~2℃。地面平养时,垫料温度应达30℃以上,垫料厚度要求为5~7厘米,并且在预温过程中要多翻垫料,保持干燥。  2. 备好开食盘和饮水器  根据进雏数量计算饮水器(或水线乳头)和开食盘的数量,并考虑到清洗更换所需的备用量(一般应准备两套)。正常情况下,小饮水器20~30只/个,乳头饮水器20只/个,开食盘40只/个。  3. 挡好隔栏  网上饲养时,应对网面进行分隔。隔栏可用塑料网,高度与边网等高,一般应为30~40厘米。每500只鸡设一小栏,每栏面积10~15米2,保证隔栏无缝隙,不跑鸡串鸡。小栏饲养利于观察鸡群、淘汰弱雏和进行免疫用药等操作,还能限制鸡只活动量,提高鸡群增重。雏鸡到场前应确定每舍每栏所放鸡只的数量。  4. 保证鸡舍干燥、充分通风  一般在鸡舍清洗合格后进行熏蒸消毒,消毒后封闭2天再通风,但有的养殖户没有进行彻底地通风,或者在冬季鸡舍较潮湿,虽然通风了,但进雏后舍温升高后甲醛气味又挥发出来,这样不仅会刺激雏鸡黏膜,诱发呼吸道疾病,而且迫使雏鸡闭眼而影响采食。所以,一定要保证鸡舍干燥,充分通风以散尽舍内的甲醛气体,给雏鸡创造舒适的生长环境。  5. 备好所需物质  首先,准备营养全价的颗粒破碎料,因为高本文由收集整理品质的饲料有助于提高鸡体抵抗力 ;其次,备好开水、葡萄糖、电解多维、抗生素和疫苗等; 最后,备好记录本,以便及时记录死淘、用料和用药等情况。  6. 避免热应激  雏鸡到场后,查清鸡盒总数,再随机抽取20盒放在工作间,派专人核对每盒鸡数;其余鸡盒均按计划放在各舍小栏门前,安排专人在舍内打开盒盖。一舍鸡卸完后,留两人(其余人到下舍卸鸡)把鸡迅速放到料盘上。切忌将3~4个鸡盒摞在一起连盒盖都不打开,这样盒内温度会迅速升到40℃以上,进而造成严重的热应激。个别养殖户将鸡盒放在供热管道上面,从而造成整盒的雏鸡由于温度过高而闷死。  二、鸡舍内的环境控制  1. 温度  育雏前三天温度应达32~33℃,第四至第七天每天降低温度1℃,第一周末降为30℃,以后每周降2~3℃,第四周末降到21℃左右。降温一定要平稳,使鸡舍每天的温差不超过1℃,以免造成应激。在下列情况下应适当升高舍温1~2℃:弱雏、小雏以及夜间、阴雨天、接种时、冬季。脱温时间根据外界气温确定,脱温后当外界气温低于18℃时必须加温。  温度计要挂在育雏舍内雏鸡背等高的位置,不要离热源太近,也不要放在边角处。选用温控仪的,应安装在与鸡只等高的位置。  当舍温较低、湿度较大、有贼风时,尤其是夜间,会出现雏鸡扎堆现象,这时我们应及时用手将雏鸡驱散开,这项工作在育雏前三天尤为重要。除及时驱散开雏鸡外,还要立即升高舍温,除去湿垫料以降低湿度,堵塞贼风口,确保环境温度适宜雏鸡生长。  2. 相对湿度  育雏前三天相对湿度应达到70%左右,育雏前两周相对湿度达65%~70%(相对湿度对2周龄内的雏鸡影响较大),随着鸡只的生长,2周后相对湿度下降到50%~60%。如果相对湿度过高,鸡只感受到的温度就较低,鸡群采食量会下降,并且垫料潮湿肮脏,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易导致鸡群发病;如果相对湿度过低,鸡群容易脱水、体弱、羽毛生长缓慢、舍内空气干燥且粉尘较多,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因此,生产中可参照测量数值适当调节。当舍内相对湿度较低时,可以向地面洒水或加热蒸发水来增加湿度,如果鸡舍内装有高压喷雾系统,可间歇使用此系统以提高舍内湿度来调整温度,否则会导致雏鸡受凉,但严禁往垫料上洒水来增加湿度。当相对湿度较高时,可通过加强饮水管理、防止饮水器漏水、更换垫料、降低密度以及加大通风量来降低相对湿度。  3. 通风  科学合理地通风可以排除有害气体、控制温度,降低腹水症、呼吸道疾病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率,尤其是肉鸡饲养密度大、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时通风就显得尤为重要。雏鸡进场后24小时内整体育雏空间较大,可以不进行通风,随着日龄的增长逐渐加大通风量,给鸡只创造一个无异味、不缺氧的舒适环境,有利于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育雏期需要通风时应先升高舍温1~2℃,这样通风时能保证温度不至于降得太低,鸡不易受凉而感冒。通风时应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到鸡身上,这对预防鸡群腹水症也有重要的意义。窗口大小随天气变化调整,不可突然大幅度调整,以防鸡群发生应激。通风最好选择在舍外温度较高的中午前后进行,通风时间尽量短些,保证气流能均匀通过全舍,尽量避免舍内通气死角的存在。确保鸡舍的密闭性,避免贼风入侵。炎热季节如通风达不到要求,可采取强制通风的措施以加大通风量,增加空气流速。  4. 光照  肉鸡的骨骼、肌肉、羽毛在7日龄后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再加之代谢旺盛,使其各个器官始终处于应激状态,尤其是心肺功能在早期发育不完善,跟不上新陈代谢的需要,所以容易发生猝死和腹水症。另外,骨骼的发育相对于肌肉的快速生长来说慢一些,肉鸡也易发生腿。

6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