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曲是什么及相关简介|拿波里舞曲简介

舞曲是电子音乐的一种载体,指的是电子舞曲和DANCE—POP,跟HIPHOP、RB都是没关系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舞曲的相关介绍,欢迎阅读!

舞曲的发展历程。

在原始社会中,舞蹈与音乐、诗歌是结为一体的,由于物质生产条件和艺术水平的低下,音乐十分简单(多为原始的歌唱或打击乐器的敲打)。在西方,舞蹈于古希腊首先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中世纪早期,由于教会的激烈反对,舞蹈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力。1300年左右,在音乐理论家若阿内斯德格罗谢奥所撰写的论文中,始有关于斯丹蒂佩斯(一种吟唱诗人所唱的舞蹈歌曲)和杜克梯亚(一种只奏不唱的舞蹈乐曲)的记载。在13世纪后期的经文歌中,又有舞曲旋律出现在男高音声部中的情况。

西方的舞蹈音乐于15世纪进入它的第1个繁荣期,这是由于15世纪时的欧洲宫廷热衷于此的缘故。到16世纪,在琉特和键盘合奏音乐中,出现了包括前舞、后舞两首速度不同的所组成的成对舞曲(如意大利的帕萨梅佐—萨尔塔雷洛、英国的帕凡—加亚尔德等)。与此同时,德国的阿勒芒德、法国的库朗特、西班牙的萨拉班德和意大利或英国的吉格开始跃升为重要的舞曲体裁,并在17世纪中叶由前、后舞的对比原则,发展成为由4首舞曲组合而成的古典组曲。这一时期,一批来自法国民间的舞曲(布雷、帕斯皮耶、里戈东等),在法国宫廷里得到了艺术加工。其中最重要的为小步舞曲。18 世纪是小步舞曲流行的时代,也是苏格兰舞曲、连德勒舞曲等在维也纳得到重要发展的时代。19世纪盛极一时、雄踞社交舞曲主导地位的圆舞曲,就是从连德勒舞曲发展演变而来的。19世纪30~50 年代,马祖卡、波尔卡、加洛普、波洛奈兹等舞曲在欧洲得到广泛流传。民族乐派兴起后,又有许多民族舞曲体裁被作曲家们所发掘和重视。其中,西班牙的塞吉迪亚、霍塔、凡丹戈等为人们所普遍瞩目,并被专业音乐家所运用。进入20世纪后,拉丁美洲和美国的不少民族舞曲和社交舞曲(探戈、伦巴、桑巴、康加、狐步舞曲、一步舞曲、查尔斯顿等)又在世界许多国家风行。

舞曲的主要体裁。

1、古典舞曲

流行于16、17世纪舞曲,到了17、18世纪时,因舞蹈不再流行而成为纯器乐曲。最常见的有:

2、阿勒芒德 allemande[法]。

意为日耳曼的。起源于德国。速度适中地缓慢。中速,多为4/4拍,弱起于一短时值音符。旋律流畅而多装饰,采取平均的节奏,织体倾向于主调化。常用作古典组曲的第1乐章,近似前奏曲。

3、库朗特 courante[法] corrente,coranto[意]。

有法国式和意大利式两种:法国式库朗特的速度适中地快,3拍子,常从第3拍的弱部开始,含有一长一短的附点节奏,在每 1段落的结尾中,常把3/2拍子和6/4拍子结合在一起,有时甚至6/7拍子在全曲中占优势,织体比较复调化;意大利式库朗特速度较快,3拍子(3/8或3/4),旋律流动,有如奔跑(库朗特有跑的意思)。两种库朗特都常用作古典组曲的第2乐章。

4、萨拉班德sarabande[法]。

16世纪初由东方传入西班牙,原是一种有色情动作的舞蹈。16世纪末传入法国后逐渐变得庄重缓慢。3拍子,第2拍常为长音符。旋律富于装饰,用主调织体写成。常用于古典组曲的第 3乐章。17、18世纪的声乐曲亦常采用萨拉班德的体裁,G.F.亨德尔的歌剧《里纳尔多》中的《让我痛哭吧》就是著名的曲例。

5、吉格gigue[法]。

起源于意大利,一说起源于英国。速度很快。3/8、6/8或12/8拍子。富有欢快活跃的情趣。常用模仿复调的织体,类似赋格。第2段多采取倒影(反行)赋格的写法。常用于古典组曲的末乐章。

帕凡和加亚尔德 一译孔雀舞和快活舞。两者都起源于意大利,16世纪流行于英国。帕凡是庄严缓慢的2拍子舞曲,加亚尔德是活泼快速的 3拍子舞曲。加亚尔德是继帕凡而起的后舞曲,两者在速度上、节拍上和性格上形成鲜明的对比。17世纪中叶以后,作为舞蹈音乐渐不流行,而成为纯器乐曲。

帕萨梅佐和萨尔塔雷洛 一对意大利古老舞曲帕萨梅佐是近似帕凡的 2拍子舞曲,较帕凡稍快。萨尔塔雷洛是帕萨梅佐的后舞,用同一主题而处理成快速的3拍子。另有一种3/8或6/8拍子萨尔塔雷洛,是一种活泼的、有跳跃动作的舞蹈,近似塔兰泰拉。

中国的著名舞曲

1、《Play我呸》蔡依林

2、《美人计》 蔡依林

3、《大艺术家》 蔡依林

4、《花蝴蝶》 蔡依林

5、《舞娘》蔡依林

猜你感兴趣:

1.2016流行广场舞歌曲大全精选60首。

2.最著名的拉丁舞曲

3.经典好听的歌曲排行榜。

4.2016最新广场舞歌曲有哪些。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