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运动疗法对颈椎病的干预现状

[摘要] 运动疗法是一种防治颈椎病的有效手段,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本文简要介绍了主动运动疗法作用于颈椎病的机制,以及该法在颈椎病中的临床应用。

最后,对主动运动疗法干预颈椎病现状进行小结与展望,以期为将来的课题研究有所启发。

具体来说,传统养生运动疗法已有的研究说明对颈椎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同时还兼有养生的功效,今后临床上需要推广;现代运动疗法干预颈椎病的研究相对更具体,包括关节功能训练肌力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等,针对不同的颈椎病问题可以选取相应的训练方法;临床与科研今后需要紧密合作,争取早日达成科学的、量化的运动处方,更好地服务患者

[关键词] 主动运动疗法颈椎病;作用机理;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8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2(a)—0049—04  Intervention status of active exercise therapy on cervical spondylosis  ZHOU Jian1 LU Qiang1 ZHANG Hong2  1.Massage Department, 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437, China; 2.Rehabilitation Department, 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0437, China  [Abstract] Active exercise therapy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prevent and treat cervical spondylosis, and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research and promotion.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mechanism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ctive exercise therapy on cervical spondylosis. Finally,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a short summary and expectation which can give researchers more revelations of active exercise therapy on cervical spondylosis in the future. Specifically, there are three points as follows, first, traditional health exercise that has been studied not only has a certain role in the prevention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but also has the health care function, and it needs to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practice later; Second, the study on modern exercise therapy on cervical spondylosis is more detailed relatively, including joint training, muscle training, proprioceptive training and so on, and it is available for solving the different problem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and there are the corresponding training methods to choose; Third, the relevant researches closely need to combine with the clinic in future, which is to form scientific and quantitative exercise prescription for the sake of serving the patients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 Active exercise therapy; Cervical spondylosis; Function and mechanism; Clinical application  随着现代生活工作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快速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愈加明显,越来越多人的身心正承受着颈椎病所带来的困扰,诸如颈肩痛、项背痛、上肢麻痛无力、头晕、头痛、失眠、耳鸣、视物模糊、记忆力减退、心慌、心率过快或过缓、胃肠胀气,甚者下肢无力等,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质量。

与此同时,临床就诊人数陡增,医生工作压力加大,医保支出负担加重,面对上述一系列问题,函待相关课题深入研究。

目前,临床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很多,大体分为手术治疗、微创治疗和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相对来说,具有一定风险,费用较昂贵,术后康复较费时,也存在术后病情复发的可能;微创治疗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有它的优势,创伤比开放手术小,康复周期短,需要配合先进的高科技设备,但临床上还没有大面积推广,还需要时间积淀;保守治疗方法种类繁多,除主动运动疗法外,总体来讲,每种方法都有它的最佳适应证,即时疗效明显,费用较低廉,绿色环保,但远期疗效欠佳,病情较易反复。

之所以主动运动疗法有别于其他的被动疗法,其一,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预防、治疗及预后全过程,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机体局部或全身的运动,达到消除或缓解病理状态,恢复或维护颈椎的正常功能;其二,相对其他所有疗法,它省事、省力、更省钱,远期疗效更显著。

总之,主动运动疗法颈椎病的预防、治疗乃至防止复发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与临床推广运用。

1 颈椎病运动疗法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并因劳损或感受风寒湿邪(包括咽喉部感染)加重退变,导致颈部动、静力平衡失调,产生椎间盘突出(或膨出)、韧带钙化、骨质增生,从而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1]。

颈椎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十分清楚,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退变、创伤、劳损、炎症及先天畸形等诸多方面[2]。

过去,颈椎病好发于中老年人,50岁左右的人群发病率为25%,60~70岁的人群发病率为50%,70岁以上几乎为100%[3],但近年来,伴随着现代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此病呈高发病率且年轻化趋势[4]。

目前,颈椎病治疗方法主要分为手术疗法和非手术疗法,其中非手术疗法包括药物疗法、针灸疗法、推拿疗法运动疗法、物理因子以及围颈和颈托制动等,当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病情偏重或因创伤急性发病时,一般采用手术治疗[5]。

运动疗法(exercise therapy)是指利用器械、徒手或患者自身力量,通过某些运动方式(主动或被动运动等),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的训练方法[6]。

主动运动运动疗法中常用的运动方式之一,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患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过程,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内在的积极因素,通过机体局部或全身的运动,以消除或缓解病理状态,恢复正常功能[7]。

最近30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颈椎病与颈周软组织病变有一定关系[8—9],即由动力系统失衡逐渐影响到静力系统失衡,最终引发颈椎病

运动疗法作为颈椎病诸多防治方法之一,运用此法治疗颈椎病收到了显著疗效[10]。

2 主动运动疗法的作用机制  运动疗法在防治颈椎病方面有其独到作用,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等长、等张、等速)、本体感觉训练等[11]。

关节活动范围训练:选用适宜的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增大关节活动范围,松解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除,从而有利于关节软骨的营养与代谢[12]。

肌力训练:采用有针对性的锻练方法,达到增强肌肉、韧带力量,增强软组织对疲劳的耐受能力,有利于提高颈椎的稳定性[13]。

如果进一步从生物力学和神经生理学角度解析,颈椎正常功能的维护需要静力系统(椎骨、关节及椎间盘)和动力系统(附着于椎骨的肌群)二者平衡,以及神经系统正常调控。

肌力训练这块主要是针对颈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结构功能的调整,增强其力量及对疲劳的耐受能力,通过改善动力系统间接稳固了颈椎的静力系统,借此提高颈椎的稳定性,减少了颈椎病的发生。

③本体感觉训练:通过激发颈椎、肌肉和关节本体感受器的活动,引起人体内某些生理变化,起到调节内环境失衡的目的。

本体感受器的修复,有助于促进颈椎关节运动能力,维护关节的稳定性,对关节、肌肉、韧带具有保护作用[14]。

④增加了骨的代谢:科学合理的运动使骨骼的有机成分增加,无机成分减少;使骨的强度、韧性增加,脆性降低,起到延缓骨质退变的作用。

换句话说,肌肉收缩可改变骨间隙的液体和细胞活动方向,增加骨的营养和代谢,抑制骨溶解[15]。

总的来讲,主动运动疗法的作用是全方位的,包括骨、关节、肌肉、韧带、筋膜、本体感受器、神经、血管以及淋巴等结构的功能都会得到相应改善和提升。

3 主动运动疗法颈椎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  3.1 传统导引养生功法在颈椎病中的临床应用  传统养生运动疗法历史悠久,为人类健康做出杰出贡献,是一种以中医基础理论及经络学说为基础的保健、强身、预防及治疗疾病的运动方法[16]。

传统导引养生功法中比较著名的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太极拳等,不仅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理脏腑,而且可以培补元气,具体体现在防治颈椎病方面也起到一定作用。

张鹏程等[17]探讨华佗五禽戏对中老年颈型颈椎病患者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疼痛指数的影响,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6个月练习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P 0.01)、疼痛分级指数显著改善(P 0.01),说明五禽戏对中老年颈椎病的康复及预防有着积极的意义。

周勇等[18]观察八段锦对大学生颈椎病患者的康复影响,将6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八段锦练习组、手法组和药物组,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选取颈椎生理曲度为观测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八段锦练习组效果最佳。

凃富等[19]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易筋经练习组、牵引组和药物组,干预后发现3种方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都有较好的效果,但易筋经锻炼组对血液流变学和炎性介质方面的改善作用更加明显,说明了易筋经锻炼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手段。

姜浩等[20]观察传统手法结合太极拳推手治疗颈椎病的效果,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经过3个疗程治疗并随访,结果发现,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说明传统手法结合太极拳推手治疗颈椎病及防止复发均有显著作用。

通过上述临床研究不难看出,研究者采用不同的功法,选取不同的对照,结合不同的人群以及颈椎病的不同分型,都较好地证实了传统养生功法在颈椎病中所起的作用。

3.2 现代运动疗法颈椎病中的临床应用  现代运动疗法是随着人体解剖学、生物力学、神经生理学等相关学科的丰富和发展,临床科研工作者结合大量临床实践,不断探索,在继承、创新和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促使疾病康复的一种疗法[21]。

此法运用于颈椎病方面也具有它的一定优势,正如相关临床研究报道如下:陈香仙等[22]观察Thera—Band抗阻力运动训练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影响,在6个方向上被动拉伸和主动抗阻力量训练颈部肌肉,结果表明,各组患者颈椎功能、肌力、活动度3个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试验前(P 0.05),临床症状得到缓解,说明以针对颈肌为主的抗阻运动疗法对各型颈椎病均有显著疗效

陈燕云[23]观察悬吊运动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颈椎病疗效,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悬吊运动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对照组采用单纯关节松动术,通过3周治疗,试验组的显效率和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据此说明悬吊运动疗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颈椎病的整体疗效优于单纯关节松动疗法

郭昆义等[24]研究本体感觉训练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将46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试验组另加本体感觉训练,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本体感觉评估、静态平衡评估以及平衡功能评估,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右脚平均轨迹差、Romberg长度比率以及Romberg面积比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 0.05),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明显提高(P 0.05),由此说明本体感觉训练能更好地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的平衡功能。

毕霞等[25]探讨等速肌力训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疗效,试验组进行等速肌力训练对照组进行常规力量训练,12周后,试验组在运动后肘关节屈伸肌群的峰力矩、相对峰力矩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说明等速肌力训练在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关节屈伸肌力方面优于常规力量训练

陈立等[26]观察仰卧拔伸手法结合颈肌等长收缩锻炼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从颈部疼痛、颈椎功能障碍、颈椎活动度及颈椎生理曲度4个方面评价各组患者疗效,通过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说明仰卧拔伸手法结合颈肌等长收缩锻炼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有效手段。

纵观上述各临床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研究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针对不同类型颈椎病,也都较好地说明了现代运动疗法干预颈椎病起到了一定作用。

4 小结与展望  颈椎病患者的疼痛与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问题,也是临床医生普遍关注的问题,运动疗法在解决此类问题上具有独特优势,因此成为现代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

其具有滑利关节、松解粘连、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微循环、起到抗炎消肿止痛的作用;增强肌力,改善软组织柔韧性和弹性,提高其抗疲劳耐受力的作用;增加骨的强度和韧性,延缓骨质退变,提高颈椎稳定性的作用等。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医者要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在病程不同阶段,适时选用适宜的锻炼方法,结合运动的强度、时间和频率,遵从循序渐进、动静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给予患者指导。

期间注意及时与患者沟通,尽快帮助患者正确掌握动作要领。

在心理建设方面,帮助患者逐渐认识到运动疗法对促进颈椎病康复所起的作用,增强贵在坚持的信心。

与此同时,医者也要牢牢地掌握运动疗法的一些常见禁忌症,例如颈部软组织急性损伤期、颈髓肿瘤、颈椎结核、颈椎骨折、颈椎脱位、颈椎融合椎及精神病患者等均不宜采用运动疗法

综上所述,颈椎病运动疗法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替代疗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科研上值得深入研究,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目前,运动疗法的研究不多,质量也普遍不高,多数仅局限于临床观察,课题设计不够严谨,观察周期偏短,大多数研究缺乏远期疗效评价等。

作为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务者,今后应通力合作,将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紧密结合,以运动处方为切入点,为颈椎病的防治早日提供量化的、科学化的处理方案。

当前,颈椎病所带来的健康危害已日渐被人们重视,同时大家对运动疗法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入人心,有理由相信,不仅在颈椎病方面,而且在其他功能障碍相关疾病方面,运动疗法必将进一步成为研究的热点和焦点。

[参考文献]  [1] 卢志明,唐占英,叶秀兰,等.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及传统手法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9(1):61—64.  [2] 李家顺,贾连顺,叶晓健,等.颈椎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60.  [3] 邓军平,张艳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及推拿疗法运动疗法方法探讨[J].陕西中医,2009,30(9):1203—1205.  [4] Rajen N,Naidoo. Occupational use syndromes [J]. Best Practice Research Clinical Rheumatology,2008,22(4):677—691.  [5] 陈新华.非手术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0):136—137.  [6] 刘宏,杨和平.运动疗法治疗颈肌型颈椎病62例疗效观察[J].右江医学,2010,38(1):71—72.  [7] 龚志刚.大学生颈椎病运动疗法[J].中国校医,2010, 24(10):770,772.  [8] 张义,郭长青.颈肌改变与颈椎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8):2045—2047.  [9] Sueo Nakama,Kikuko Nitanai,Yoichi Oohashi,et al. Cervical muscle strength after laminoplasty [J].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cience,2003,8(1):36—40.  [10] 庞建,来永庆,王件件,等.颈椎病运动疗法研究进展[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3,15(3):170—173,179.  [11] 缪鸿石.康复医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693—1720.  [12] 庞建,来永庆,王件件,等.颈椎病运动疗法研究进展[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3,15(3):170—173,179.  [13] 刘保新,王力平,徐敏,等.论颈椎病运动锻炼[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81—82.  [14] 罗汉华,郭友华,农文恒.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 24(2):118—121.  [15] 周勇.传统体育对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3):354—355,360.  [16] 杨强玲,胡志俊,唐占英.养生功法防治颈椎病的研究及应用[J].黑龙江中医药,2013,(3):6—8.  [17] 张鹏程,兰崴,唐巍.五禽戏对中老年颈型颈椎病患者简化McGill疼痛询问表疼痛指数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0):2763—2764.  [18] 周勇,李程秀,张佳楠,等.八段锦锻炼对大学生颈椎病患者的康复影响[J].辽宁体育科技,2011,33(6):52—54.  [19] 凃富筹.健身气功、易筋经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干预和机理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  [20] 姜浩,吴诗城,黄杰.传统手法结合太极推手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19):2087—2088.  [21] 黎万友,杨立群,何本祥,等.颈椎病运动疗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22(2):71—75.  [22] 陈香仙,綦湘,吕品.颈椎病的Thera—Band抗阻力运动疗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39):7405—7410.  [23] 陈燕云.悬吊运动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颈椎病疗效观察[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5,35(6):924—926.  [24] 郭昆义,唐智生,徐晓兰.本体感觉训练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4):3802—3804.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