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拼才会赢另类父爱打造“脑瘫拳王”

2017年7月的一天,天津市体育馆的拳击台上,一场激烈的拳击比赛正在进行,只见两位拳手互不相让,雨点一般的出拳“砰砰”作响。

最终,代表红方的汪强以较大点数胜出,成功摘得了省际“保利杯”拳击比赛的桂冠! 毕业论文网   在汪强捧起沉甸甸的金腰带之际,台下的父亲汪宝柱眼睛里一片潮润。

多年前,汪强被确认为重度脑瘫,连生活也难自理。

不甘心的汪宝柱为了让儿子闯荡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利用自己的拳击特长,精心打造起儿子的拳手之路,而通往金腰带的道路之上,更是洒满了父子俩的汗水与泪水……   早产儿子成了脑瘫   1985年5月,汪强出生在天津市一户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汪宝柱与母亲刘惠琴均是一家机械企业的员工。

汪强由于出生时早产了3个月,体重仅仅勉强达到2公斤,能不能活下来都成了问题。

医生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整整抢救了一个多月,汪强的各项生命体征才稳定下来。

汪强捡回了一条命,作为父亲的汪宝柱欣喜异常,可是这样的喜悦并没有维持多久。

汪强1岁生日都过了,还只能软软地躺在床上。

看到汪强像一团棉絮一般,毫无力气地瘫坐在小床里,夫妇俩的心情可想而知。

刘惠琴多次对汪宝柱说:“老话说三翻六坐,可是儿子满周岁还软成这样,是不是早产的缘故呀?”经过天津市一家医院的仔细检查,汪强最终被确认为“脑瘫与智迟”。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如今这一希望却完全被粉碎了,汪宝柱夫妇的眼泪当场就流了下来,   从医生那里,夫妇俩得知脑瘫是医学界一直没有被攻克的病症,那么孩子真的不行了?经过短暂的痛苦之后,汪宝柱渐渐地缓过神来,他决定不管孩子的未来如何,只要出现一丁点儿的希望,他也一定要试试!此后的汪宝柱开始购买大量的医学书籍,试图找到医治汪强的方法。

很快,家里的床头书柜放满了医疗书籍,除此之外,他还自学了《脚底按摩疗法》《百病自我按摩保健》等理疗课程。

为了在自我康复道路上不走偏差,汪宝柱还用近半年的时间,从一位老中医那里学到了一套极其有效的按摩手法。

按照?W到的本事,他每天给儿子做固定的康复按摩

按摩的过程中,汪宝柱特别注重按摩的频率与强度,按摩之后,还不断加强汪强的营养。

这样日复一日地坚持下来,在汪强5岁生日的那一天,汪宝柱像往常那样为他按摩之后,又端来一碗提前熬好的大枣米糊。

汪宝柱用嘴试了试温度,正要拿匙子喂到汪强的嘴边时,汪强突然伸直了胳膊,扶着墙角晃晃悠悠地站起来了。

“咣当”一声,汪宝柱手中的碗掉在了地上,恍惚了十几秒钟后,汪宝柱这才缓过神来,他一个劲地招呼着家人:“快点儿来看呐!儿子已经能站起来了!”汪宝柱那兴奋中带着嘶哑的声音,让妻子忙不迭地跑了过来。

看到这奇迹般的一幕,妻子也兴奋得大呼小叫,夫妻俩喜极之后,又相互拥抱着哭作一团……   汪强的巨大变化,让久陷阴霾的一家人重新看到了希望。

此后,夫妇俩又多方求医,不断训练儿子的运动能力。

汪强9岁的那一年,夫妇俩积极准备起儿子的入学工作,并为他买好了小书包与文具盒,原本死气沉沉的家里,也重新有了热闹的景象。

可是就在夫妇俩充满信心之时,来自学校方面的回答,让夫妇俩的心头又凉了半截。

附近的几所小学均表示,作为一个脑瘫患者,汪强应该去特殊学校求学,与正常的孩子呆在一起是不合适的。

被拒绝后的汪宝柱极不服气,他认为儿子经过多年的康复训练之后,除了学习速度可能慢一点,其他方面并不比正常的孩子差。

幸运的是,在汪宝柱的再三恳求之下,终于有一所离家远一些的小学愿意给汪强上学的机会。

不过,这所学校也提出了条件,那就是汪强试上一堂课,如果他表现得好,就可以让他入学。

为了抓住这一机会,汪宝柱每天都在家中给汪强上模拟课,并按照正常学生的标准,要求汪强学习与作息。

很快试课的那天来到了,汪宝柱忐忑不安地把汪强送进了教室。

那天,汪强的表现让所有人都惊叹不已,他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表扬。

这所小学最终破格录取了汪强!   不屈不挠   风雨里走来一对父子   进入小学之后的汪强,让汪宝柱长长出了一口气,但是没过多久,他发现儿子每天放学回家都垂头丧气。

开始时,汪宝柱以为汪强学习跟不上,可是仔细一打听后,真正的原因让汪宝柱既生气又心疼。

原来,汪强是被其他的孩子欺负了。

汪强眼泪汪汪地对父亲说:“好几个小男孩打我骂我,我每天都提心吊胆的。

汪宝柱气急之下,连忙找对方的家长理论,可是风平浪静了半个月之后,汪强还是依旧遭受着各种各样的欺负。

看到儿子越来越自卑,作为一个父亲又不能时时刻刻地保护儿子汪宝柱的心情可想而知。

走投无路的汪宝柱意识到,只有让儿子自身变得更强大更自信,别人才无法欺负他。

回忆起自己年轻的时候曾经练过拳击,还当过一段时间的拳击教练。

汪宝柱拍了一下脑门,暗暗责怪自己道:“作为一个会打拳的父亲,怎么不教教儿子学一下拳击呢!”当天晚上,汪宝柱便把儿子叫到自己的面前,认真地说:“你想不想练习拳击?一来可以强身健体,二来可以防身!”见儿子连连点头,汪宝柱的心里有底了。

从那以后,每天汪强放学之后,汪宝柱便在家门口的街灯下面教授他拳击的要领。

每次,汪宝柱都以“稳、准、狠”的标准来要求汪强汪强也十分清楚,父亲的严格是出于对他的期许。

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之下,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汪强便掌握了一些拳击的基本技艺。

几个月后的一天,几个调皮的小男孩在放学途中又一次拦住了汪强,像往常一样,他们向汪强索取零食,还将他推来搡去,无奈的汪强只好双手抱着头蹲在地上。

末了,十分愤怒的他对那几个小男孩说:“你们不要这样了!再这样的话,我就要反击了!”   几个小男孩哈哈地笑了起来,“像你这样的废物,还会反击?你来呀!你来呀!”这些讥笑的声音未落,汪强的拳头准确地击在了领头男孩的面颊上,紧接着,另一个男孩的胸口也结结实实地挨了两拳,对方踉跄着倒在了地上!就在汪强准备教训另外几个人时,他们惊叫着朝着各个方向逃开了。

说来奇怪,从那以后,再也没有男孩敢欺负汪强了……   这件事发生之后,汪强一下子信心十足起来,并由衷地喜欢上了拳击这项运动,而汪宝柱也不遗余力,更加系统地训练儿子来。

不过,对于想将儿子训练拳击手,作为汪强母亲的刘惠琴却不以为然。

汪宝柱由衷地对刘惠琴说:“古希腊的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世间有许多奇迹,但是人比所有的奇迹都更加神奇’,失聪的贝多芬写出了《命运交响曲》,失明的华彦钧创作出了《二泉映月》,他们冲破了自身缺陷的束缚,创造出了奇迹,儿子也是一样,他完全有可能成为拳击手,完成这项‘不可能的任务’!”看到汪宝柱信心满满的样子,刘惠琴沉默了……   此后,汪宝柱为了儿子能够更强健,加大了拳击训练的强度。

得知汪宝柱想将“脑瘫儿子”打造成“拳击手”,这一“疯狂”的想法让身边人产生了误解。

一位亲戚看过父子俩的训练场景后,就直言不讳地对汪宝柱说道:“孩子病成了这样,你还要让他去练拳击,你这是让他去送死啊!”汪宝柱知道,脑瘫患者四肢不协调,甚至控制不了自己的动作,让儿子走这样一条道路,难免引来别人的非议。

可是,汪宝柱还是很坚定地对那位亲戚说道:“正是因为汪强身体的原因,我才决定让他打拳,他可以输在拳击的赛场,但是绝不能输在人生的赛场!”见劝不动执拗的汪宝柱,那位亲戚连连摇头与叹气地走开了。

汪强进入初中时,汪宝柱的一位工友听说了此事,也好心地对汪宝柱说:“拳击毕竟是一项需要速度与力量的运动,正常人都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会达到一定的高度,从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考虑,你还是让汪强学点别的东西吧!”这位工友年轻时曾经与汪宝柱一起练过拳击,对这项运动十分了解。

虽然他的话语十分中肯,汪宝柱还是婉拒了他的好意:“恰恰因为汪强是一个脑瘫患者,我才为他选定了这条路,如果他是一个正常的孩子,我也许就不这样做了。

”看出汪宝柱的良苦用心,这位工友拍拍汪宝柱的肩膀,半是忧虑,半是钦佩地离开了……   另类父爱打造“脑瘫拳王”   汪强18岁的那一年,汪宝柱决定让汪强走职业拳手的道路。

不过,职业拳击运动讲究力量与稳健的结合。

由于脑瘫的原因,汪强虽然打拳多年,上身仍有不由自主晃动的现象,虽然汪宝柱使用了多种方法,可是在发出最大力量之际,汪强出拳动作还是有一些“飘忽”,为此,汪宝柱加大了每天按摩的频率,一天的按摩次数保持在4次,每次1小时。

渐渐地,汪强出拳时感觉好多了。

不过,除了出拳稳健之外,作为一个拳击手的出拳速度还要够快,汪强最初练习一个快速出拳的动作时,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一般,速度之慢,重复次数之多,连旁观的刘惠琴都学会了,汪强还没有领会要领。

有一次,汪宝柱戏谑着对汪强说道:“你学个快速出拳的动作,怎么就像是乌龟一样,我年轻的时候最多两三遍就会了,你百遍还是不行。

汪强不服气地反驳道:“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勤能补拙’,慢就慢一些吧,只要最后能学成就行了!”汪强调皮的话,让汪宝柱哈哈地笑了起来。

朝着职业拳手之路发展,各种问题接踵而来,拳击是对抗项目,需要专门的教练陪练。

而多年来的求医问药,汪宝柱家里的经济条件已经不允许聘请专业教练了。

经过深思熟虑的汪宝柱对妻子说道:“没有教练的话,干脆由我来上吧,我要自己当儿子的‘拳靶子’,这样就不用花费学费聘请教练了。

汪宝柱的话,让刘惠琴吃了一惊:“你要想好了,毕竟年龄不饶人啊,当‘拳靶子’一天两天还行,时间长了,你的身体能受得了吗?”可是,心意已决的汪宝柱说道:“只要汪强能进步,我就是被打得鼻青脸肿,哪怕筋断骨折,那又算得了什么!”   从那之后,每天的拳击训练课时,汪宝柱都要求汪强用力去打他,汪宝柱也就此成为了一个“移动沙包”。

有一次,刘惠琴在一旁看到父子俩对练时,汪强的几记重拳打在了汪宝柱的胳膊上。

刘惠琴有些心痛地对汪宝柱说:“你这不是自虐吗?干嘛非得用人来当‘沙包’,找一个真正的沙袋吊起来不就行了吗?”汪宝柱告诉妻子:“作为一个优秀的拳击手,他不仅要学会攻击,还要学会防守才行,这些都是‘固定’沙包做不到的。

”每次练习拳击之时,汪宝柱总是让汪强狠狠地打他,汪宝柱汪强说:“你就把我当作一个‘沙包’,如果你的手太轻,对‘沙包’的击打程度不足,就不??有任何训练的效果。

”听了汪宝柱的话,汪强只好狠下心来,拳头一次又一次地、重重地落在父亲的身上……   2013年1月的一天,作为“沙包”的汪宝柱在与汪强练习防守技术时,头部重重地挨了一拳。

汪宝柱被送进医院,医生诊断为轻微脑震荡。

好几个月的时间里,他的头部都昏昏沉沉的。

可是即使这样,汪宝柱也不愿意停止儿子训练,反而加大了训练的力度。

一天,汪强的一记拳头又结结实实地打在了他的眼角处,撕开的口子渗出了血水。

妻子一边包扎,一边让汪宝柱躺下来休息。

可是汪宝柱却拒绝了,他反而面露喜色地说道:“以前儿子出拳就像是‘挠痒痒’一样,现在居然可以把我打伤了,说明他的进步越来越大了,整个人也越来越强了!”   正是由于有了汪宝柱这个“人肉沙包”,汪强一天天地强大起来,反应能力也在一次次的实战当中显著提高。

汪强参加了河北廊坊举行的一场大型拳击赛,结果他一战成名,顺利夺得了业余组的冠军,汪强的表现令所有的专业人士眼前一亮。

他加入了国内顶尖的拳击俱乐部。

此后,在专业教练们的指点之下,汪强开始频频参加职业拳击比赛。

在上海市举办的第四届中外拳击对抗赛中,汪强一举夺得了银牌。

随后,他又在河北保定举行的“全国全勤俱乐部争霸赛”中夺得了冠军。

2016年,在江苏举办的“中盛国际冠军赛”上,进入决赛的汪强与对手争斗了10个回合,最终以点数斩获了这一职业联赛的冠军。

捧起这一金光闪闪的奖杯,汪宝柱不仅站在了拳击舞台的最高处,还因为成功地注册了国际联赛会员,故而成为世界首位脑瘫拳击职业选手!   2017年夏天,又摘得一项桂冠的汪强由衷地表示,他之所以能成为“脑瘫拳王”,一切都来自于父亲对他的不离不弃。

汪强说:“今后我一定要好好打拳,用一枚枚金牌来回报父母,我要让他们感到,他们这么多年对我的付出没有白费,我要让他们永远为我骄傲……。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