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增长极崛起与带动辐射作用研究

[摘要]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区与海滨之间,恰好位于渤海半圆形地带的中心位置,滨海新区的建设与发展对整个环渤海区域起着重要的带动辐射作用

本文利用区域增长极理论和核心城市理论,旨在研究滨海新区经济崛起对整个环渤海区域发展带动辐射作用

[关键词] 滨海新区 增长极 辐射      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中央已经明确要使环渤海区域成为带动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的第三增长极

环渤海地区是一个圆心在渤海且弧度较大的半圆形地带,是一个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经济圈。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区与海滨之间,恰好位于渤海半圆形地带的中心位置。

这里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优势明显、土地面积广阔、工业基础十分雄厚,具有超越浦东新区的发展潜力,因此作为环渤海核心的滨海新区的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

一般认为,环渤海地区缺乏一个具有聚集、辐射带动作用的“龙头”,将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正是在环渤海地区确定一个类似浦东那样的“龙头”,先带动京津冀进而辐射环渤海

一、区域经济学中的增长极理论   区域经济学中的增长极理论是在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的增长极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增长极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增长极对周围地区产生扩散作用,扩散作用是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其他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农业产出,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

例如我们把香港看成是一个强大的增长极,它是世界性的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运输中心,香港城市辐射能力波及到全国各地,香港可称之为影响全国的一个扩散中心。

正如深圳对于珠三角、浦东对于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的战略牵引作用一样,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将带动环渤海地区发展,将是中国继20世纪80年代开发深圳、90年代开发浦东之后,又一个区域开发的重大战略举措。

二、核心城市功能理论   增长极理论为研究中心经济城市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作为所属区域经济中心,中心经济城市与一般城市相比,具有显著的特征,并具有强大的聚集功能、扩散功能和创新功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和窗口,能够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核心城市对于城市群经济发展主要具备三个作用,即聚集作用辐射作用和示范作用

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要让滨海马上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确实“为时过早”。

带动别人,自己首先要强大,继而利用京津经济的联合和互补,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再进一步增强与山东辽宁等地的互动与协作,从而发挥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

三、充分发挥滨海新区带动辐射作用   滨海新区要在资金、技术、人才、商贸服务等方面都产生聚集效应和扩散效应,形成一个增长和发展极,具有贸易、金融、信息、技术创新和物流等中心功能,并带动整个周边地区,最终才能形成具有活力的经济区。

结合滨海新区自身的情况,应在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   1.发挥优势,提高港口的利用水平。

天津港是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天津的比较优势和核心战略资源。

当前,一是要加大天津港口的开放程度,充分发展集装箱中转业务,形成和国际大港口尤其是韩国和日本港口竞争的有力力量。

二是加强天津港和大连港、烟台港的关系,减少重复投资,成为有效提升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窗口,使这一地区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释放潜能,增强竞争力,同时也为腹地经济发展更好地服务。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