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个人信息撑起“保护伞”

个人信息保护是信息伦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之中小学生网络信息活动的日益频繁,个人信息保护应该成为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本教学设计通过网上聊天这一真实任务,运用个人信息保护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以期探索信息伦理教育的典型课例,反思信息伦理课程内容的组成,总结信息伦理教育的有效途径。

本课的任务呈现方式是多样的,或是让学生讨论什么是个人信息,或是在给出的具体聊天情境中讨论如何避免泄露个人信息聊天技巧,或是完成一个聊天情境的表演。

本课不涉及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学习,主要是帮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具体情况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自我建构对个人信息知识的理解,掌握网上安全聊天的技巧。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1)了解一些常见的聊天软件,如:QQ、MSN等;(2)让学生掌握个人信息的内容与一般的表现形式;(3)让学生了解他们可以发展在线的人际关系,但要记住不要向仅仅在网络空间中认识的朋友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4)掌握聊天时避免泄露个人信息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1)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导,增加学生独立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习惯与能力;(2)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调整;(3)本课教学设计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让学生在一系列连贯的问题与任务驱动下学习、探索。

情感态度价值观:(1)提高学生信息伦理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认识泄露个人信息的危害,学会与他人合作,尊重他人意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个人信息的内容以及一般表现形式;掌握一些避免涉及自己个人信息的谈话技巧。

难点:使学生记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个人信息之前要征得父母或教师的同意。

教学过程。

1.引入。

提问学生是否有网上聊天的经历,并让一些曾经在网上聊过天的学生说说他们的经历(比如,聊天的地点、时间、内容、感受等等)。讨论:和身边认识的朋友聊天与未见过面的网友聊天相比,两者有什么不同?

2.新课。

学生分组。提问学生:你认为下面列举的哪些是个人信息?提交小组讨论。

◇ 你的姓名      ◇ 你的住址。

◇ 你的学校地址    ◇ 你的Email地址。

◇ 你的电话号码    ◇ 你的密码。

◇ 你父母的姓名    ◇ 你父母的工作单位。

◇ 你的照片      ◇ 你的外号。

◇ 你的期末评语    ◇ 你的考试分数。

小组讨论完毕,给出一般个人信息的概念:一切直接或间接辨别个人身份的信息。让学生按照定义对上面项目重新衡量。

3.读故事。

学生读完下面故事后,教师通过提问简单了解学生的反应。针对故事后面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

小明经常去一个网站的聊天室和网友谈论一些学校的事情。他非常喜欢与一个网名叫“果冻”的网友聊天。每次小明聊到学习上遇到问题的时候,“果冻”都能给小明出些解决问题的好主意。“果冻”是个非常好的倾听者。有时候,小明和“果冻”会约好下一次聊天的时间。小明觉得“果冻”是他非常要好的朋友。

有一天,小明与“果冻”正在聊天,他们在比较他们所在两所学校的不同。

小明输入“我的学校纪律可严了,我们在走廊都要靠右侧走,还不能喧哗,更不能打闹”。

果冻”回复:“我们学校不那么严格。你在哪个学校啊?”。

(1)小明应该回答什么?

(2)怎样回答更好一些?

4.读相关提示资料。

《可以上网聊天》。

小明和“果冻”是网友,但不是面对面的朋友。他们只是在网上聊天相互认识的。两个网友可以聊得非常好,他们能分享彼此的情感,他们能谈论一些与面对面的朋友不能谈论的一些问题。

学生读完以后,提问:是不是与网友聊天比与熟悉的朋友聊天更轻松、更容易呢?为什么?(因为网友不是面对面的,并且不必担心对方会怎样看待自己)。

网友是陌生人》。

你能真正知道你的网友是男还是女吗?你能确定网友的年龄吗?回答当然是不能,因为你不能确定。这就是网友与面对面的朋友的不同。所以,把网友看作是一个陌生人吧。

学生读完以后,提问:你是否在网上装做另外一个人?(告诫学生他们的网友也有可能是另外一个人扮演的)。

5.讨论如何回答。

读完两则相关提示资料后,让学生回到先前的故事,看看学生是否对先前回答有修正和完善。

学生讨论怎样更好地、妥善地回答网友问题。例如,比较理智地回答:“我不能告诉你,那样不安全。”“那是隐私,我们不要谈论那个。”比较幽默地回答:“我的学校在地球(北半球)上。”。

6.角色扮演。

学生两人一组,扮演聊天网友,一个问个人信息,另一个要尽量想办法避免泄露个人信息。看谁的回答更安全并且有创意。请其中几组到教室前面表演。

7.总结。

提问:面对面的朋友与网友有什么不同?(尽管你与一个网友分享一些内心的想法,但网友始终是一个陌生人,在学校中通过目睹一个面对面的朋友的行为会让你更好地了解你的朋友。)。

如果网友问我们的个人信息,我们应该怎么办?(让学生记住一条原则:在没有征得父母或监护人同意之前,一定不要泄露你的个人信息。)。

教学过程评价与分析。

笔者以该案例为教学实验的内容,选择了某所小学六年级的一个教学班进行教学实验,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课后与两位听了这节课的信息技术老师围绕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探讨。两位老师一致认为这节课较符合目前的教学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学生们比较愿意接受这种新挑战。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例如,教师在教学之前对教学目标的界定不够明确。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问“你能通过什么途径进行网上聊天?”学生回答出通过QQ或网上的聊天室、BBS等。笔者只是简单提到了MSN却并没有加以强调,使得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聊天软件的教学目标并没有很好地完成。在小组协作学习过程中,合理有序的组织是能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在小组讨论的环节上,笔者发现,一些小组成员并未真正参与讨论中,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不强。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是发挥评价发展性作用的有效途径。笔者发现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的环节时,总是觉得无所适从,不会有效地进行评价。如何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以及活动任务设定的趣味性是开展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进行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的特点,笔者认为开展信息伦理道德教育首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将其分为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标要求。其次,学习内容设计应贴近学生实际,任务应有趣味性。信息伦理道德教育不应该是说教,而应该成为学生在实际生活场景中解决一些信息伦理问题的向导,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途径。再次,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相应学习支持工具,通过“脚手架”策略能够使学生获得体验、内化各种学习策略和问题解决策略。第四,在教学中,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设计多种评价工具,能够保证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公正评价,体现教学评价对学习的激励和调节作用。

开展信息伦理道德教育需要加强以下工作:

1.教师的信息伦理观念意识对于学生信息伦理教育的开展具有制约作用。目前,教师的信息伦理意识与我们的期望值相差甚远,建议多开展有关信息伦理道德教育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以提高教师信息伦理意识,提高教学水平。

2.开发关于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教学资源。信息技术课程中涉及信息伦理教育内容比较匮乏,而且形式多是比较单一的说教,应该尽快开发一些符合小学生实际,并能解决小学生生活中信息伦理问题的教学资源。这是目前最为迫切的问题。

3.及时对目前信息技术课中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缺失的内容进行补充、总结,评选优秀课例,进而引导信息伦理道德教育教学

4.教师应该通过多学科教学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结合或渗透其中,如健康教育课、思想品德课等,从而对学生进行信息伦理方面的教育以及信息伦理知识的普及。

5.成立专门信息伦理道德教育的研究机构,为信息伦理道德教育课程的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网络礼仪。

网络礼仪的词汇来源netiquette,是network (网络) 与 etiquette (礼节) 的结合。在因特网上,随时间渐渐发展出的条文式的在线行为规范,便称为“网络礼仪”,表示尊重对方,展现自己使用网络的负责态度,以及避免带给对方使用网络的不便及无意间产生的误解。

——摘自台北市教育局《资讯素养与伦理(高中版)》。

信息窗。

2007北京教育信息技术高峰论坛召开。

由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北京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以“音视频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融合趋势”为主题的“2007北京教育信息技术高峰论坛”于4月19~20日召开。北京市教委、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的领导、北京高校及业界著名公司等近百人出席了大会。

会上,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总工程师黄铭晖做了《关于音视频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融合趋势》的主题发言。来自北京高校及业界著名公司的专家、教授分别就《音视频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融合是实现教育资源均衡的有效手段》、《数字时代的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统一通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IPTV及其在教育行业的应用》、《高清现场解决方案体验电化教育新境界》和《拨云见日,“清”舞飞“洋”——迎接高清时代的挑战》等六个专题做了发言。发言人同与会者进行了热烈的现场互动交流。

(龚峰)。

京、沪、苏、港举办首届远程书法笔会。

京、沪、苏、港四地首届远程书法笔会于2007年5月17日举办,主会场设在北京电化教育馆,分会场分别设在上海的中国福利会少年宫、苏州东莱小学和香港的圣文德书院。这是首次在国内举办的远程书法笔会。CCTV主持人常笑主持笔会。

这次活动是“京港手拉手”项目的延伸,其目标是通过“视像中国”平台,运用现代远程技术宣传书法国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段学明先生、江德兴先生、陈宇先生、雷国威先生分别代表京、沪、苏、港四地挥毫创作。

笔会安排了网上互动创作、书法家异地联袂创作等环节,他们的作品及创作过程即时呈现在四地笔会现场的大屏幕上,使与会者即刻体验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氛围。据悉,组织方还将邀请来自各地的中小学师生书法高手,并与各地形成更紧密的合作与互动,把远程笔会办得更出色。

(龚峰)。

相关热词搜索: 保护伞个人信息撑起

3 次访问